重生之汽车狂人_第七十八章 功成(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功成(三) (第1/2页)

    秋风萧瑟的时候,澄溪农业和食品加工业迎来了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小经济圈瞬间鲜活起来。源源不断的生鲜农产品和各类食品走出农场和工厂,被发达的物流体系输送到长三角主要城市的大中型超市和酒店。

    今年对外的供货量大减,一是小经济圈首屈一指的金桐农业基地不再内销了,除供应生态农庄和内部所需,产品全部去了国外;二是小经济圈的消耗量增加了三成,一百多万人的吃喝不是个小数目。

    11月10日,澄溪市长再次换人了。在大部分澄溪人的眼中,看似富裕的祥泽跟澄溪不是一个档次,祥泽市长平级调任澄溪市长是高升。中低层公务员更是这样想,都用狐疑的目光看着新领导——这家伙能做好市长吗?

    陈忠宁在句江地区呆了三年多,知道澄溪人难整,也知道自己的履历很难镇住地方。上任之后非常低调,没有玩新官上任三把火,按部就班的工作,将两位前任没做完的事情做完。只做实事,不玩手段,如此态度迅速赢得了澄溪人的好感,顺利站稳脚跟。

    先来的副市长江山林同样,这位背景不明的家伙跟前任柳宝贵一样是技术出身,上任之后很谦虚,很谨慎——首先是调研,走访管辖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村,召集相关人等座谈,认真听取意见。至于是装的还是真的诚心尚不得而知,最起码礼数到了。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不要说领导,于是大家都给他面子。

    陈忠宁和江山林竖起了威望,陆庭城就惨了。这位之前在民间口碑颇佳的土官,现在被澄溪人认为只会算账,而且骨头软,得了一个新绰号“陆会计”。会计大人的知识面显然跟不上时代,澄溪的经济体系发展到现在,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不再是两年前那个简越倔强发作、东拼西凑的货色。听话的人少,自然大权旁落,本土势力于是另找代言人,高清平轻松上位,成为市府仅次于陈忠宁的二号实权派。

    11月20日,高清平在各方的支持下顺利整合永固建设等一批民营建筑公司,将他们拆散并入澄建集团各子公司,并将澄建更名为澄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这项工作没有引起大的波动,澄建早就应该更名,如果不是施尚林的小心思,99年澄建集团成立的时候,就应该用“建设集团”这个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高清平本想乘胜追击,恢复澄建部分子公司,尤其是五建的原名,被各方联手挡了回去。原因很简单,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新名字,包括五建上下,不想再改来改去。对此,春风得意的高副市长只能徒呼奈何。

    陆庭城过得不爽,简郁骏同样,虽有上级鼎力相助,仍无法亡羊补牢。成见一旦出现,就不容易消除。他心一横,破罐子破摔,准备玩绝地求生,开始找岑山经开的麻烦,于是和许水清对上了。

    并非所有的公务员都信奉“千里做官只为财”,部分老派的人更看重名声,但如果能两全其美,正常的人都不会拒绝。许水清为官多年,但积蓄一直不多,之前从未想过能在退休后过上优越的生活,因此分外珍惜新工作。

    岑山经开董事长一职不仅工资高,而且福利好,工作却不重,主要任务是替岑山经开抵御来自政界的风险。这份工作跟许水清是天作之合,他没什么经营特长,也不擅长搞经济,最熟悉的就是官场上的一套玩意,称得上炉火纯青。上任后神清气爽,年轻了一大截。每天六点准时起床,如果天气好,就去爬岑山,然后回来洗澡,在岑山大酒店吃早餐,再夹着公文包去办公室,开始工作,天天如此。

    碰上这么个对手,简郁骏倒了八辈子血霉,连双休日都无法安稳。岑山经开是阳谋,没有任何不能说出去的秘密,运营上也完全合法,称得上无懈可击,寥寥无几的人事隐患也早已消除。许水清带着一帮熟悉官场的前公务员,又有充足的财力和关系圈做后盾,简郁骏无计可施。

    让简郁骏郁闷的是,随着便利店计划的实施,岑山集团的触角四通八达,在澄溪所有的社区和行政村都有网点,包括县委大院边上,想躲许水清都躲不了。

    更让简郁骏郁闷的是,许水清人缘颇好,退休前又是正处级干部,见多识广,深谙为官之道,不仅中低层公务员经常向他请教,市委常委们也不时套近乎,尤其是快要转业的周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简越任命许水清为岑山经开董事长主要是为了对付简郁骏。这个决定现在已被证明是正确的,简郁骏的“柔道”在许水清面前毫无用处。不仅如此,许水清还超出了简越的期望值,而且是一大截。

    澄溪小经济圈的两棵大树——澄宇集团和岑山集团,前者已事实上解体,分化成苹宇集团、永农集团、合兴集团等十多个大小团体;后者虽貌似稳固,但仍有隐患。很明显简郁骏及支持势力不会放弃初衷,但岑山集团与澄宇集团有本质的不同,如果解体,澄溪绝大部分人的利益都会受损。为保住这颗大树,新老势力一起使劲,不停地给它添砖加瓦。

    11月30日,澄溪岑山集团有限公司在岑山经开办公楼正式成立,下属岑山投资、岑山商业、岑山置业、岑山物业、金葫酒业、金桐渔业等六十余家子公司,并参股澄建集团,获得后者24%的股份。虽然法律上澄建集团仍是国资控股,但由于整合民营建筑公司的过程中出让了部分股份,加上双方长期的合作关系,新澄建已成为岑山集团事实上的成员企业。至于最后的结果,大家基本都能猜得出来——只要政治气氛继续宽松下去,岑山集团迟早会将澄建集团整个吞到肚子里。

    股东大会选举了新的董事会,岑山经开董事长许水清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澄溪国投总经理殷坤任副主席,在多家巨型企业工作过的澄溪女婿邓心桥任总裁,岑山经开总裁秦根强任常务副总裁。岑山经开仍保留,成为岑山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齐悦集团的股份转至岑山集团。

    为平衡各方的利益,齐悦集团放弃了部分股权,仅在新岑山集团中持有9%的股份,不足澄溪国投的一半。调整结束后,一个强大的地方企业集团正式浮出水面,总雇员过10万,净资产过300亿,枝繁叶茂,树大根深,人才济济。

    齐悦集团提前放弃了岑山经开的控制权,结果却不是某些人希望看到的,唯一的漏洞不再是漏洞,公务员可以拿干净的钱。简郁骏不仅没有得到期望中的东西,反而更加被动。

    为避免大企业病,岑山集团管理层没有对岑山经开主导时期的运行架构进行根本性的变更,仅根据实际升级了部分管理制度。换句话说,岑山集团总部的权力大小受制于支持率。这种运作模式理论上不难找到漏洞,但对岑山集团来说不是漏洞,因为它不出去,只窝在自己的领地里。至于以后会不会出去,那是以后的事情,明眼人都知道,起码五年之内不会往外走。

    对简郁骏来说,不要说五年,连一年他都等不起,因为权力慢慢被许水清抢走了。严格来说也不是抢,许水清没抢,也没过界,但就是比简郁骏说话有分量。不知道是澄溪人想寒碜简郁骏还是自然而成,大家都叫许水清“许书记”,而不是“许董”。简郁骏恨得牙咬咬,但无法找许水清的麻烦,因为许水清的确是党委书记;也不敢轻易找茬,许水清从政三十多年,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都见过,政治斗争技巧比他只强不弱,关系网更是四通八达。

    书记被架空是官场上的大忌,但澄溪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党的权力并没有受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