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176 担任《精武门》的副导演 (第2/2页)
米六》等主流影片,并且成功捧红了师弟元彪,拍摄出《败家仔》等经典影片。 而《精武门》的“故事核心”就是由陈真为师父霍元甲报仇,通过这种复杂的内在逻辑升级为民族、国家的仇恨,从而将陈真这个个人英雄塑造为民族英雄之上,赢得所有观众的认可。 《精武门》情节从局部出,在特定段落和场景中引人与事的行为过程和冲突,而怒闯虹口道场则是作为该片的第一个主要冲突,也是突出陈真这个人物的主要场面,同时也为整个影片故事展开具体情节,因果铺陈的过程埋下伏笔。 民初功夫片中,故事背景决定了拳脚功夫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而具体的情节规定了某段武打场景的具体风格样式,所以安文轩在设计这段情节的时候格外身中,在熟悉具体情节的基础上,结合李晓龙版本、甄子丹版本以及李联杰版本,为陈真的武打动作赋予逻辑依据和人物情绪张力。 武打动作一招一式、一回一合的展开都构思的非常严谨,统统都为李晓龙的演出以及后续情节展开做足了工作。 安文轩在李晓龙面前,表情非常严肃认真的扛起一块拍扁,缓缓有力而富有节奏的向前行走,在走出一段距离后,他放下牌匾,双手做拉状用力向两侧甩开,这时程龙、元华、元彪等人立刻整齐排列在空阔的厂房中做着冲拳、踢腿的动作,并且口中出叫喊声。 “吼!” “哈!” 安文轩推开门后,将牌匾重重往地上一磕,双眼蔑视着环视全场,程龙等人停下训练,齐齐望向安文轩。 程龙掐着腰耀武扬威的走了过来说:“你来这里做什么?” “找你们馆主!”安文轩铿锵有力的回答道,眼睛并没将成龙放在眼中。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场所,支那人和狗不得入内吗?”程龙继续说道。
...... 这段情节的对白并不是很多,主要是突出陈真的双目和胆识,当陈真开始动手后,所有的动作都开始升华,场面也开始火爆起来。 众所周知,影视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艺术,只有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影片的价值才能确立,而人物形象的确立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包括性格、心理、文化等,如果仅仅靠一系列过场式的打斗,是不可能对人物形象完成细致、传神的刻画和塑造的。 李晓龙是个性鲜明的打斗者,无论在他主演还是导演的功夫影片中,他永远都是主角。 所以当安文轩充分入戏后,一直在场边观看的李晓龙,也开始摸着下巴认真观看,是的,安文轩的表演与他风格相似,甚至是说话的语气和眼神非常相近,让李晓龙不得不打起精神来观看,不想漏掉任何的情节,而安文轩一拳将程龙打倒在地的时候,李晓龙双目更是散出有若实质的光芒。 很明显,安文轩已经彻底将自己带入了陈真的角色,他在一拳将程龙打倒的时候,已经将自己幻想成李晓龙、甄子丹或者李联杰所饰演的陈真综合体。在那一刻,他并没有将身处的环境作为片场,而是将自己真真正正的架入生死搏杀之中,用以求生存的决心在格斗。 安文轩忘记了这是在片场,忘记了这是一场排练,他已经达到了格斗的心理境界,当失败甚至死亡威胁来临之时,他不仅具备了生存的决心,更用一种忘乎所以、视死如归的态度投入格斗中,这无形中已经暗合了李晓龙所创的截拳道心态! 完全展示真实的打斗场面,在武术格斗与电影语言的结合上,遵循武术格斗的逻辑,将一切打斗过程简化为“快、准、狠”的肢体交流,这是李晓龙在回港后一直都在努力奋斗的目标,而现在,他彻彻底底从安文轩身上领略到这种风格! 安文轩施展连环三脚将三个靠近的人踢倒,并且用正蹬腿将一名企图腾空飞腿的日本武士截击,而后用腾空三腿重创三名靠近的日本武士,种种在安文轩脑中认为精彩的动作,都在这一刻全面的展示出来! 当他腾空落地,双手展开用高姿马步定格怪叫的时候,才现场中一片哀嚎。 大家对于《精武门》能邀请到如此冠军级的人物来参加拍摄,表示非常的惊讶,罗勃贝加乃是李晓龙的截拳道弟子,同时又是他武道朋友,美国空手道冠军。 而这位冠军还是李晓龙的弟子,那李晓龙的功夫可想而知!此时镜头外的几个工作人员架起水枪,从高而下撒起水花,水花密集落下,像极了雨点,身穿蓑衣的黄包车司机拉着一辆黄包车缓缓驶入镜头,黄包车停靠在精武馆门前,身穿白色中山装,手持白色旅行箱的陈真从黄包车中走下,付给司机车费,抬头望向“精武馆”三个大字,心中百感交集。 李晓龙不愧是经过二十二部粤语片和好莱坞的洗礼的老演员,演技较为老道,镜头非常顺利的就拍摄完毕,而且还是一次性通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