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105章 葬经赏析(上) (第2/3页)
风。是生气盈而外溢,或聚气不良而扩散的生气。所以藏风的意思应该是使生气不噫,防止向四面八方扩散,即是说扦坟墓要密封,或进葬在较深的地层。阳宅要注意保温和通风设备,使住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适合人的生活生产,就谓之藏风。由于藏的主旨是乘生气,得水则可以得到较旺盛的生气,所以,葬法以得水为上,而藏风次之。 原文:气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详解】得水固然为上,即使水源过长、流量过大,生气过于旺盛而外溢,还是可以使其静止,余气虽然是零散的,并在地层的深处,但也可能聚积使其不扩散。经书曰:外溢的生气(指风)到处流行,而没有外溢的内气是静止的生气。经书还说:气盛的可以浅葬,余气就要深葬,浅深乘的适宜,风水自然是好的。生气这一概念必须弄清楚,生气是阴阳二气的总称,是土生的,生气又生水,生气内在的矛盾是阴阳气的对立统一,是处在不断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之中,世界万物是在“斗争----统一----斗争”的往复过程中而产生的,它是“行乎地中”的,所以,在地中的阴阳气才称为生气。以地球来说,处在地表外的不称为生气,而称为万物。水是万物之一,为生气所生,不应称为外气。“气藏土中”,谓之生气也不能称为内气。本节所称的外气是以葬法而言,所谓内气,是龙气和龙虎气。所谓外气,是指堂气,龙虎外的水和隔水的万物都称为堂气,也可以称为朱雀气。《葬书》说,“以水为朱雀者”,可见朱雀不是专门指水。在古代主要指朝应水和朝应峰,在现代应当指堂前的所有事物。 原文: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藏于涸(音和)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浅。经曰:土行气行,物因以生。 【详解】这里说的土,是指“上浮者为天,下凝者为地”的地。是《周易》的坤。以现代话来说,就是地球的表层。以地理术术语来说,就是除水以外的龙脉。土,是生气之母,有土才有生气。生气是水之母。有生气才会有水。就是说,土生生气,生气生水。生气并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物质。所以要认识生气,只要观土察水就可以了。因此葬于涸燥缺水的地方,必定是生气稀薄,适宜葬深。而在平坦的地方,水较多,生气比较旺盛,所以要浅葬。《经书》说:土发生变化,生气也发生变化,土多质好,生气就多,质量也随之好,水也就多,质量也就好。世界万物就是因土的变化随之生气发生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多与好,是指生物的生长需要而言) 原文:葬山之法,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曰:不蓄之xue,腐骨之藏也。 【详解】葬山的方法,即阴阳宅的选址(点xue),布局、排(放)水、定吉向,其中包括格龙、乘气、消砂、纳水、开山立向、坐xue分金及规划、建筑设计等,以察势最难,其次是观形,方术即理气则比较容易。什么叫做势和形呢?势与形,统称为形势,也称为峦头。方,即理气。形势就称为形法,理气亦称理法。势是生气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迹象,是动态。形是生气的静态,静止的现象称为形。例如为龙的奔腾,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就属于势。朝应峰砂的尖齐高耸,方圆秀丽,xue的乳钳窝突就属于形。在本节以远方来的称为势,近处结的称为形。凡是从远方来的动态势,与近处生气静止所结的静态的形是顺的,即是说什么来势,就应该结什么形,如来龙从天而降,生气旺盛,则形如龙腹,势与形相适应,是谓势与形顺者,主吉。凡属势与形不相适应的,例如来龙从天而降为万马奔腾的势,而xue位明堂狭小,超蜂朝水不秀,势与形两不相适应,是谓势与形逆,则主凶。若势凶形吉,主福不多;势吉形凶,灾祸立至。由此看来,势与形要相适应,而且形比势要重要一些。如果屈曲委婉之势立即势止结xue,而明堂狭小,没有秀峰吉水,就属于外气无以聚内气,内气也就会散于地中。这样的xue位,经书说是不蓄气的xue位,是腐骨之葬。 原文:上地之山,若伏若连,若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斋。若橐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鸾,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 【详解】如是上地的山,其来龙气势磅礴,却似隐伏不见,行龙好像中止,而又绵延相连。其起祖原自天,很高很高,行龙一起一伏象水波一样,而其势如同跑马,勇往直前,在静止的时候,如同死尸,一动也不动。其过峡束气,中间如燕息的细小。其展气起峰像怀有万宝的庞大,之玄灵活秀丽,好像具有万膳洁斋一样。总之,龙的来,要如龙鸾之玄屈曲,或弯环盘踞,或飞翔高耸。龙的到头静止,如同禽伏兽蹲一样,像有帝王的威严。李定信注:如此择意,令人费解何龙、何势或何形也。 原文:地势原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宛委自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