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5章 葬经赏析(上) (第3/3页)
,回环重复,若踞而候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阴和阳。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详解】地势,是指平地龙,即支龙的趋势。山势,是指山地龙,即陇龙的趋势。平地龙的趋势是看地表面的脉络,所谓脉原一线,即草蛇灰线。山地龙的趋势是看山脊石骨的走向。好像蛇行走一样,爬向东西又趋向南北,又复直行,又再回环。仿佛蹲在那里要等候什么,又好似抱揽着什么东西。又好似欲进而欲退,欲静止却又深来。行龙象这样的积止又聚集,阳气和阴气既斗争又统一,即九六冲和的变化。土是厚的,水又是深的,草木又非常茂盛,这样的来龙,其贵一定如千乘,其富一定如万金。所以经书说:这样形止而气蓄的形势,就可以化生万物,称为上地
原文: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终始,法葬其中,永吉无凶。 【详解】本节所说土地,土,是指陇龙,即高山龙;地,是指支龙,即平地龙。平地龙,以平坦的大地为贵。山地龙,以分支多为贵。无论是珑龙或支龙,分支以后的生气,都是从分支的地方,另起的生气。分支龙的终点,生气也随之而钟。观陇龙或支龙开嶂分支的方法,为察其行势,束气时要隐隐,即微小得好似看不见;展气时,要隆隆庞大。要之玄屈曲,微妙玄通。这样的龙脉必定是吉龙脉。经书说:平地龙有吉气的是平原随土而起脉,陇龙的分支有止气,其水是随支比肩而来,交会于龙终之前而止。来龙的势一起一伏,回复始终,而与形顺是葬于龙尽气钟之处,就永吉无凶的。 原文:夫重冈叠阜,群陇众支,当择起特。大则特小,小则特大。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详解】在重重峰峦,叠叠冈阜的地方,群龙众支会聚于明堂,选址点xue当区别其特殊的龙脉。如众龙众支都很大,则选取小的,群龙众支都是细小秀丽,则选取大的。参差不齐的形和险恶的势,而且来龙xue(主)和水口、朝应的峰砂(客)都是同样的险恶杂势,决不可以葬。 原文:夫支欲伏于地中,垅欲峙于地上。支陇之止,平夷如掌。故经曰:支葬其巅,陇葬其麓。卜支如首,卜陇如脚。形势不经,气脱如逐。 【详解】若是支龙在地中伏行,而陇龙在地上屹立高耸,无论是支龙或陇龙的势止气钟,其明堂平坦如掌,就可以选制址或点xue。所以经书说:平地龙要葬在高处,而山地龙必须葬在山麓。因此,平地龙选址点xue在头上,而山地龙选址点xue要点在山脚下。否则,葬法不合度,即山地龙若葬在最高处,平地龙若葬在低处,那就要脱气,即扩散生气。 原文:夫人之葬,盖亦难矣。支垅之辨,眩目惑心,祸福之差,侯虏有间。 【详解】其意以寻xue之难,虽差之毫厘,远之千里也。 原文: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故葬者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浅以乘之,深以取之,辟以通之,阖以固之。乘金相***土印木,外藏八风,内秘五行,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 【详解】李定信注:本节总论葬法。山,指来龙。来龙的龙势若险要,必定有吉xue。葬法是葬其所会。即群龙众支会聚之所。要乘生气必须要原其所始,即是从随龙水的源头,来龙起祖的祖山起。乘其所止,即是选址点xue在龙尽气钟而诸水会聚之处。审其所废,即审察来龙是否为断山、石山、童山等,明堂朝水朝峰是否有煞水峰等。择其所相,即审择来龙势是否若水之波若马之驰,xue场龙虎是否迹乎冈阜龙盘虎踞,朱雀水是否曲屈弯环悠扬清澈,朱雀峰是否尖圆高耸方圆秀丽等。避其所害,如理气方面的消砂纳水,形法方面的植树造林等。坦夷宜浅,涸燥宜深,以乘生气。对闭塞而迟缓的生气要使之畅通,如xue场周围是土而井底是石,当培土以通生气。对于总合聚集的生气要稳固以防其扩散。对外防止四面八方生气噫而成风(外藏八风),对内要秘合五行。如此的乘金相水,即金水自相逢,其xue土(指“五土四备”的土)就自然印滋棺木骸骨。对上应天星,对下合地德,使九六冲和而不干不湿、不高不低、不寒不热,而含金木水火土的五土(即所有元素)四季具备。因此,君子夺神功改天命,即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全凭目力的作用,工力的周全,以趋全美而避缺陷,增高益下,其中的微妙全在术者智力,按照上述规律类推,灵活运用,玄通阴阳,乘好生气,自然就功夺造化。 徐弘里补注:势险,势即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势,指较远之山峰、山脉,其势即后文势如万马、势如巨浪、势如降龙、势如重屋;险,非险要之险,指天然屏障。势险指远处有雄伟、秀丽、有情的山峰、山脉作天然屏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