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 达到心愿 (第2/2页)
尽力啦!” “唉,行。俺家长富不是小气人,大半天也差不多了。那行,大哥,我先谢谢你。那啥,大约几点?” “老赵家昨天还剩点,估摸十点多差不离。十一点,十一点吧!” “好,谢谢大哥,那我回家准备去啦,谢谢你,大哥。” 大喇叭边说便高兴的往外走,她需要回家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免得有什么遗漏再耽误时间。要知道这时间该有多么的宝贵,自己天天软磨硬泡才争取来的这么半天时间。她家那些地按正常那应该是一天的工作量,往年杜长富自己干的细致,那都要一天半的时间。但是今年是非常时期,顾不得那么多了。说句良心话,郭文林也确实是尽力了,谁都知道,春耕是耽误不起的,谁家都急。因此挤出半天时间也确实不容易,大喇叭自己心里也明白这一点。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今年的活计本来就急迫,也没人太过于计较,这从另一个角度更助长了郭文林他们几个拖拉机手的懈怠的心理,一味的追求速度与效率,而忽略了质量。凭良心说,在这几位拖拉机手当中郭文林算是厚道的,他是个地道的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 农民一年到头就靠这些土地,家家都不容易,将心比心,谁也不愿意故意拿春耕这个大事当儿戏。再者来说只要存在着竞争,每个人对待自己的工作都不敢懈怠。比如说两个木匠,一个手把好,另一个差一些,那人们自然愿意找手把好的来干活,作为木匠这样收入也会更加的多一些。再比如两个教师都教同一科目,比如说数学吧,第一个讲得明白透彻,另一个只会照本宣科,那么家长请家教的时候,宁愿每小时花上几百请第一个,也不愿意每小时花几十请另一个,因为请你那纯属是浪费孩子的时间。
揽种地这个活也是同一个道理,村里不只是你一个人有种地设备,这就存在这竞争,你种的好,明年的主顾自然会多一些。因此郭文林对待给自己这个工作还是很认真的,起码比杜长富敬业多了。 但今年不同于以往了,看这架势动迁是不可避免了。假如真的动了迁,那也就意味着今年是最后一年种地了。等动迁之后土地都将进行整体承包,也就是老百姓口中所说的“包大户”。因此今年活干得好赖,也就无所谓了,明年想干或许都干不上了。这不仅是郭文林一个人的想法,其他几个拖拉机手也是抱着这种心态。因此,种种内因外因叠加到一起,今年春耕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今年因为少了杜长富的参与,每位拖拉机手所承担的工作量就自然多了一些,家家又都忙着盖房的事,对待种地也不那么细致了,只求尽快的干完,好静下心来着手更重大的事业。因此家家都催得紧,活计的质量自然就要差一些。前面我们说过,今年翻地就没有往年那么精致,起垄后残余的玉米茬是需要家家手工捡拾的,大部分人家今年都忽落了这个细微的环节,大喇叭更没有心思一垄一垄的拣它了。 就算郭文林再认真敬业,因为上述种种原因,今年的春播也不会取得太好的预期,出苗率很难保障,这他心里是心知肚明的,他在惋惜之余也没有别的办法,家家如此,人人如此,他如果再像往年那样干的话,人家是等不起的,他也只好放弃自己的一项所坚持的工作标准。 对待大喇叭家他本来就不愿意接这个活,不仅是因为大喇叭不是老主顾、还曾经是个竞争者,更主要的是大喇叭两口子在村里口碑实在不尽如人意。大喇叭除了嘴不好之外,还吝啬,处处爱占小便宜。杜长富呢也不是个容易打交道的人,凡事好动心计,不是小人,但接近于小人,起码算不得君子。但又是村里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物,是个不可得罪,但又不可过于疏远得人,是个要保持恰当距离的人。 对于大喇叭这个烫手的山芋,他真的是毫无办法,活干好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待见,一旦干不好了那就会落下埋怨,到处讲究你个没完。 大喇叭真的把郭文林给逼的没有办法了,只好厚着脸跟那些老主顾说小话,挤了天时间给大喇叭干活。本来郭文林就不愿意揽这个活,大喇叭又不愿意按次序排号,自己不得不得罪老主顾,给她加这个塞,你说他心里能痛快吗?带着怨气干的活你说能好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