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 太后 (第2/2页)
着,我和这孩子,只怕早都没命了!” 太后又将小目抱在手里,想到当年那时情景,不禁动容道:“唉,都说是老天要成全你们,必定不忍拆散你们一家的。看吧,该在一起的怎么拆都拆不开!”说着眼泪又不住地淌下来,一边抹着泪一边又嗔怪蝶衣道:“你看你,叫我不提当年,你又提。惹得我想起来又伤心!” 蝶衣赶紧上前用手帕替她拭泪,自责道:“怪我怪我!现在都好了,小羽也快回来了。” 太后听了,问道:“小羽?那孩子不是已经……” 蝶衣道:“母亲有所不知,他得贵人相助,平安度过了那一劫。只是现在身在外地,一时间还没有回来。” 太后听了,面色释然,再次叹道:“那孩子极是机灵,竟然能大难不死,看来上天也是不忍心的!” 段延俊道:“是。我们已见过他,已经出落得一表人才。唔,说起来玲珑也见过他了。” 玲珑听了,眨着眼睛问他道:“伯伯是指那个讲鬼故事很难听的哥哥么?” 段延俊笑道:“对,就是他了。玲珑可真聪明,一猜就对。” 蝶衣吃惊不小,几乎是嫉妒地道:“呀,连玲珑都见过他了?” 玲珑点了点头,向她道:“是的。姑姑,那个哥哥长得真漂亮啊!” 蝶衣听了心里更是嫉妒得发痒——全家都见过她的宝贝儿子庭羽,偏偏就剩下她没见过了! 恪文盯着玲珑,终于忍不住地问:“这位meimei又是谁呢?你称我父亲为伯伯,又叫我母亲为姑姑,被你这么一喊,我爹娘岂不成兄妹了么?” 一语乍出,大家都好不尴尬。 段延俊道:“啊,这是玲珑。她是皇上的女儿,你们的meimei。”至于后面这个“兄妹”关系,他一时觉得不怎么方便解释给儿女们听,怕说得太细,母亲听了心里又要难受。
恪文和小昭迅速对视了一下,小声地道:“又多了个meimei?可从来没听说过啊!” 太后听了恪文的话,也觉得是有些不妥,便道:“玲珑啊,以后你不要叫姑姑吧,还是叫伯母合适一些。” 玲珑摇头道:“不要,我喜欢叫她姑姑,不改。” 这下蝶衣难免有些头痛了,若是玲珑一直这么叫,给外人听来也确实是会一头雾水,不知作何感想。 段延俊听了,笑着神来了一句:“那好,你就不要叫我伯伯,改口叫姑父如何?” 恪文和小昭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碍于太后在此他俩也不敢太放肆,只在心中大笑着狂喊:咱们爹什么时候也这么喜感了? 只是这一下太后也被逗笑了,佯装生气道:“乱讲!你就那么不想当我儿子么?” 这边玲珑却皱着眉想了想,还是摇摇头,认真地道:“不行,你是我伯伯呀,怎么能叫姑父呢?” 大家看着她那天真而又认真的模样,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看来她已是打定主意要从称呼上“拆散”这对夫妻了! 太后也只得笑道:“罢了罢了,这孩子真是什么也不懂啊!” 大家笑完,蝶衣便道:“母亲啊,我们还是移驾去行宫再细说吧!” 太后道:“好,正好这一大早坐船也坐的闷了,下地走走去。” 于是,段延俊夫妇一左一右搀扶着太后,段恪文兄妹几个跟在后面,一行人从船上下来了,霞光大人率众族人在白津上隆重迎接。 少顷,段延俊陪同太后来到了西岛的行宫。此时的龙月听香已完善了不少,这一两年来龙月岛人暗中修复了其中大部分的园林湖泊,官兵们这十多天的抢修又修复了一些房屋,虽然已不如初建成时的精致完美,现在也勉强能够一用。 段氏一家也从天恩山上搬到行宫中居住,在这里陪伴着太后,一家人其乐融融。 又过了几日,一名年轻人带着几个侍从渡海而来,那便是段延俊的长子庭辛。 蓝庭辛已经二十多岁,身形伟岸,气质威仪,是个沉稳的青年将领,除了不嗜酒以外,其冷落少语的性情倒与欧阳孟有十分相像。他也颇有长子之风,对父母十分恭顺,一回到家来,也不像恪文和小昭一样只顾陪着太后游玩,而是带领着工匠们将行宫还未修葺完善的地方逐个修复,每天忙进忙出。 欧阳孟在岛上一直没有离去,他在等待蓝庭羽的归来。他用飞鸽传书发了无数密信出去,不光雪原、青城,各个他们走镖时曾落脚过的地方也都发了。除了辛无名和叶总镖头回复说他不在那里以外,其它的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段延俊一家也是在焦急地等待着。他们回来已近一个月了,龙月岛的情形也是一天好过一天,一家人已团聚,却独独不见庭羽的踪影。段延俊自回来不久起,就已通过千叶山庄的友雄和程总管去寻找蓝颜的下落,也没有听到一点音讯。 虽然段延俊不断地安慰着妻子说,庭羽现在已是人在江湖,行踪不定是常事。但时间越久,他越感不安,他有时觉得庭羽像是突然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般。 他常常在半夜醒来,一个人站在行宫中徘徊,心中担忧地想:庭羽啊庭羽,我的儿子,你究竟去了哪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