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134章 首飞2 (第1/2页)
第四部辉煌时代第134章首飞2 安然来到前舱,将两台摄像机固定好,检查拍摄角度后,打开机器,电视上能够看到控制室的画面。 指挥长和赵宏坐在前排主控的位置上,其他人员坐在两边的位置上,将椅子上的双肩背带扣上,腹部压制扣带扣上,大屏幕上示意每个坐人的位子亮起绿灯,说明大家都做好了准备。 电视台演播室里,主持人和嘉宾为大家详细讲解,观众看到,九位宇航员都没有更换全封闭的宇航服,只是固定方式比乘坐飞机复杂一些,真的像平时坐飞机一样简单,都在感叹科技进步的伟大。 六点零一分,进入十分钟倒计时,现场所有人员撤离。 “所以说嘛,美力克的称为航天飞行器,而我们的梦想号才是第一架星际飞船。”嘉宾很自豪地解释道。 电视机里实时传来地面控制大厅与梦想号的对话: 通讯系统正常! 生命保障系统正常! 发动机预热系统打开! 地磁悬浮cao控系统打开! 翼展系统打开! 关闭所有舷窗,舱门密闭性正常! 中控台大屏幕上的绿色指示灯一一亮起,一切正常。而且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飞船下层的机翼在向外展开,扩大获得升力的面积。 广播系统中传来:“一分钟倒计时。” 现场所有人都停下,翘首看着远处的梦想号,静静地等待它的起飞,指挥控制大厅里的科研人员紧盯着屏幕上实时传来的数据,华夏人们实现飞天梦想即将到来。 等到时间剩下十五秒时,指挥中心传来指令:“一切正常,可以打开制动系统”。 开始十秒读数,太空飞船后面的矢量推力发动机喷口慢慢收缩,成梅花状的七个喷口周围六个,喷出了长长的浅蓝色的热浪,将飞船身后的空气加热而形成扭曲的气团。 “出发!”在地面总指挥室的命令下,喷口的热浪突然再度延长,发出了像打雷一般隆隆的声响,飞船开始在跑道上滑行,速度逐步提升。 “在大气内飞行时,内部大功率的涡流发动机从飞船的前端将大量空气吸入,用小功率的电磁光爆能量加热空气,使其膨胀压缩,从尾部喷出,形成巨大推力。 这种方式就像是我们平时常见的打雷,电光一闪,雷声隆隆,原理与喷气式飞机有些相似,不过我们不再使用有机燃料来加热空气,而是采用电能放电现象制造小型雷电。” 电视机里嘉宾结合模型的讲解,让观众听懂了点。 在人们的注目下,飞船滑行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跑道十公里处,速度已经达到每小时六百公里,聂常胜拉起cao纵杆,飞船前轮首先离开地面,接着后轮离地,整个机身开始腾空,仰着头飞向更高的空域。 “好!”电视机钱的观众与现场观看的人们都齐声欢呼起来。 当对话中说到“高度12000米”时,地面指挥室发出指令:“调整仰角,开启01号系统(能量防护层)!” 在摄像机隐约的镜头里,飞船的前端下姿态调节喷口开启,喷射出淡蓝色的能量流,飞船头部快速扬起,呈现出与地面接近80度的仰角,同时主推力发动机中间的喷口开启,喷出紫色的能量流,其他吸入空气的入口和喷口关闭,飞船突然再次加速,在几秒钟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范围内。 将近十秒的静默,华夏各地的观察站报告红外雷达观察结果,飞行姿态正常。 在飞船上也传来赵宏的话语:“三号,九号,请戴上你们面前的氧气罩,你们的心跳过快了,保持平静,请保持平静!” 梦想号壳体采用双层构造,乘员都处在地磁悬浮的内部,飞船的加速、角度变化对乘员是没有影响的,除非有外界的参照物才能察觉。 紫秀安院士毕竟是位女士,是气象学专家,这次参加首飞,纯粹是打酱油的,虽然华夏对外公布,首飞要在太空中释放六颗气象卫星,其实都是骗人的,这六颗卫星上面携带了大口径的电磁脉冲炮,是华夏布局全球而准备的大杀器。 而央视记者安然也是半路出家的,两人听到即将再次加速的对话,飞出大气层的梦想将要到来,内心很激动,心跳不由加速。 飞船加速两分钟后,顺利进入太空,飞行姿态再次调整,聂常胜给地面报告:“梦想号已进入太空,飞行速度每秒8323米,仰角5.5度,主推力发动机已经关闭,两小时十四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一切正常。 地面回答道:“祝贺你们!”这时大厅里上百位工作人员都起立鼓掌,位于龙京的航天科技中心也宣布梦想号首飞成功。 飞船进入太空,地磁悬浮系统转换形成了一个微重力系统,重力加速度大约是地面的六分之一,比在月球表面都好。 太空飞船的舷窗都打开了,可以看到美丽的水蓝星。 在安然摄像机提供的画面里,乘员都解开身上的背带,其他四位宇航员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