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混战一团 (第3/3页)
下,只能硬着头皮去卖力搏杀。
想瞌睡来了枕头,想吃‘rou’来了煮熟的鸭子,太史慈心情极佳,一身武艺发挥了十成。 十多个回合过去,曹时也被太史慈一枪取了‘性’命。 三百名铁甲军趁势攻击,没了主将坐镇指挥,徐州军大败reads;。 与此同时,周仓已经冲到了距离陶应不过十步远的距离。 陶应额头的冷汗清晰可见,只是他犹自强忍着,没有逃窜而去。 不论其他,单是这份胆‘色’,也算值得人钦佩。 胡庸骂骂咧咧的,挡在他前头的敌卒死状最惨,不是被开膛破肚,就是被削去了头颅。 反观周仓,他的招数就斯文多了。 咽喉、‘胸’腹要害,只是一刀毙命,绝不需要第二刀。 两个杀神硬生生击溃徐州军的中军防线。 六百名督战队、六百名中军护卫死伤惨重,依旧坚持抵挡在陶应身前的人马只剩下了四百多人。 也就是说,整整八百人死在了东莱军的攻势之下。 阵亡了六成的兵力,徐州军依旧未曾溃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时候,陶应身后二十步远的地方,三千名后军士卒正在狂奔而至。 只要中军再坚持短短的一小会儿,一旦这三千名冲到陶应身边,东莱军的斩首计划就失败了。 “二公子,援军来了,后军来了,咱们有救了!” 耳畔传来亲卫惊喜莫名的呼声,陶应强撑着不去回头观望,他佯作镇定地说道:“喔,我早已经知晓了”。 话说的简单,只可惜,颤抖的嗓音已经说出了陶应的‘激’动之情。 徐州军的援军到了? 胡庸与周仓大为恼怒,眼瞅着就要大功告成,绝不能功亏一篑。 身后的两营人马已经冲得筋疲力尽,之所以犹能保持攻势不衰,不过是那股亢奋的情绪在支撑着罢了reads;。 一旦‘胸’口的那股气卸下来,东莱军再想斩杀陶应可就难了。 紧要关头,周仓冷哼一声,他一把夺过一杆长枪,然后往着陶应所在的位置投掷而出。 “嘿!” 心有灵犀一般,胡庸也夺过一柄长刀,他也掷出了刀刃。 “呼呼” 陶应时时刻刻都在盯着周仓、胡庸二人,眼下,陡然遇袭,他第一反应就是打马后逃。 只可惜,无论是长枪还是长刀来得都太快,快到马匹无法作出及时反应。 ‘抽’刀拦阻绝对是拦不住的,拦了一支,势必会被另外一支击中。 稍作权衡,陶应还是‘性’命为先,他一个懒驴打滚,翻身下马,这才躲过了周仓与胡庸的必杀一击。 胡庸见状颇为失望,当下只得愤怒地咆哮一声,将满腔怒火发泄到了对面的敌卒身上。 周仓一击未奏效,并没有太过遗憾,他看到陶应下马躲避,当即灵机一动,狂呼道:“陶应已死,贼帅已死,东莱军,杀!” 四周的东莱军卒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却都是群起响应:“陶应已死,贼帅已亡,杀!” 胡庸可不是傻子,他脑筋一转,也急忙呼喝起来:“陶应死了,快杀呀”。 一时间,“陶应已亡”的声音直冲云霄。 马下的陶应摔的七晕八素,正要爬上马背,闻言不禁一愣,怎么回事?自己明明活的好好的,怎么北海军却说自己死了? “二公子,快快上马,快快上马!” “主帅尚在,二公子尚在!” 听到‘侍’卫呼喝,陶应才一个‘激’灵醒悟起来。 他娘的,感情北海军玩的是攻心计reads;。 远处的徐州兵马看不清楚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只知道一伙东莱军正在与陶应的护卫‘激’烈的厮杀,至于战况如何,没有人知晓。 眼下,东莱军齐声呼喝,顿时让人深信不疑。 陶应死了,二公子死了!这可如何是好? 原本因为曹时、曹良二人身死就惶恐不已的徐州军当即一溃千里,连带着后续的四千人马也闻风而逃。 连陶应都死了,这仗再打下去还有什么意义?考虑如何向陶谦‘交’待才是正经事! 太史慈大喜过望,他带着麾下兵马一路穷追猛打,愣是不给徐州军停留整兵的机会。 城头的李贤见状松了口气,无论陶应是生是死,战局已定。 徐州军败了! 即便陶应打马而立,竭力呼喊着,“我还在,我没有死!” 可是,前方溃逃的军卒们却对此置若罔闻,一队队盔甲不整的军卒从两旁狂奔急退。 身后的援军堪堪来到陶应身边,却也被溃卒冲的‘乱’了方阵。 “二公子,撤吧!” “前军已‘乱’,敌军士气正盛,避其锋芒,缓缓图之才是上策呀!” 陶应咬牙切齿,他望着城头的方向,陡然发出一声怒吼:“李贤,我誓杀汝!” 大局已定!周仓与胡庸对视一笑,两人奋起余勇领着两营人马对徐州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这一次,陶应终于还是撤离了。 人心惶惶之下,即便徐州军数量并未削减多少,可将无战心,兵无战意,再坚持下去毫无意义,不过是自取灭亡罢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