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_第214章 混战一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4章 混战一团 (第2/3页)

昌城下,战线犬牙‘交’错。

    在最外围,太史慈的北海军与曹良的兵马厮杀作一处,再往里些,被团团围住的背嵬军、正兵营两营人马又对着陶应的中军冲杀不已,而陶应身后,大批的后军士卒正在一路狂奔,试图救援陶应。

    对于徐州军卒来说,陶应能够坚持到现在犹未后退已经是个难得的奇迹了。

    面对攻势凶猛的东莱军,陶应的一举一动干系甚大。

    只要陶应的大纛一退,一鼓作气的东莱军卒肯定会穷追猛打,而后头与太史慈纠缠不已的曹良部下会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境地reads;。

    死战不退?要是陶应都退了,曹良找不到坚持的理由。

    即便是现在,太史慈率领的三百铁甲军也已经在徐州军中间凿出了一条血‘rou’之路。

    重甲、长刀,铁甲军不需要刻意的闪避什么,他们只需要不停地碾压,往前,往前,碾压。

    沿途间,不管是长枪兵还是刀盾兵都无法阻止铁甲军的脚步。

    在铁甲军身后,北海军的长枪兵斗志高昂。

    大军初战便大占上风,只要卖力些,大获全胜也不再话下!

    新卒上阵,若是战事不顺,他们的战力可能无法尽数发挥出来,可一旦战局打开,己方人马胜算颇大的时候,新卒们便可以克服恐惧,无所畏惧地冲锋陷阵。

    太史慈之所以耗费了极大的财力物力也要搞出三百具铁甲,就是考虑到北海军从未上阵,急需要勇不可挡的先锋在前头披坚执锐。

    现在,铁甲军横空出世,果然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如此场景,让太史慈很是欣慰。

    情绪极佳之下,太史慈将手中的长枪挥舞得梨‘花’带雨一般。

    曹良畏惧不敢上前,可太史慈却选定了他做对手,打马直奔他而来。

    沿途间,三三两两的徐州军卒试图拦截劝阻,无一例外,全都被太史慈挥刀取了‘性’命。

    有了前车之鉴,徐州兵对太史慈畏之如虎,再不敢拦。

    没了碍手碍眼的炮灰,太史慈转眼间就冲动了曹良跟前。

    “取你‘性’命者,东莱太史慈是也!”

    说罢,太史慈举枪便刺向曹良。

    曹良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只能挥刀迎战。

    “铿铿”,兵器甫一接触,曹良便心道不好。

    太史慈招数老道,刁钻至极,往往攻其必救之处。

    一开始,曹良咬牙坚持,倒也算硬撑了下来。

    可十个回合过后,差距便显‘露’出来。

    一路斩杀过来,太史慈依旧面不改‘色’,看模样,身上仿佛依旧有使不完的力气,可曹良就不行了,为了免遭刺杀,他耗费了心机,无论是体力还是‘精’神都已经到了亏空的边缘。

    这时候,曹良需要己方人马的援助,然而,太史慈的铁甲军已经围拢了过来,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前来送死。

    逃不掉,躲不开。

    绝望之下,曹良一声怒吼,他使出了以命搏命的招数,试图与太史慈拼个两败俱伤。

    只可惜,大占上风的太史慈怎么会犯这种错误?

    长枪轻轻一挑,曹良的武器便直飞云霄。

    手中的武器脱手而去,曹良半晌没有缓过身来。

    太史慈可不会大发慈悲,他急着增援周仓,哪里肯在这里‘浪’费时间。

    “噗哧”,枪头急刺,戳穿了曹良的头颅。

    接着,太史慈‘抽’出枪尖,然后重新刺入了曹良的‘胸’膛。

    “嘿”,蓦然发力,曹良的尸首便高高顶在了长枪上。

    “贼将已死!北海军,杀!”

    “杀!”三百名铁甲军卒人人振奋,他们齐声呼应。

    “杀!”接着,四千多名北海军卒也看到了太史慈犹若天神一般的身影,所有人斗志高昂。

    曹良惨死,后方的军卒顿时发出一阵惨呼:“将军!”

    “将军reads;!”

    另外一旁鏖战不休的曹时见状目眦‘欲’裂,他打马直奔太史慈,嘴里道:“贼子,还我兄弟‘性’命!”

    太史慈不惊反喜,他早就已经发现,曹良、曹时二人是此处徐州军的统兵大将。

    只要将二人尽数击杀,徐州军必败!

    将曹良的尸首高举在枪尖,其中未尝没有引‘诱’曹时来攻的意图。

    眼下,曹时果然中计,太史慈怎能不喜?

    “来得好!”

    将曹良的尸首投掷在地,太史慈纵马上前,毫不畏惧。

    曹时善使双锏,他双手齐挥,铜锏完全封死了太史慈的枪路。

    太史慈目光如电,他长枪直剌剌地往前一刺,只听得“铿”一声脆响,然后对面的曹时脸上突然涨红一片。

    从铜锏处传来的巨大力道完全震麻了曹时的虎口,他没想到,厮杀到现在,太史慈竟然还有如此劲道,怪不得曹良败得那么快。

    冷静下来之后,曹时对自己莽撞的行为已经有了些许的后悔。

    适才打马狂奔而至,虽说有为曹良报仇的意图,可却也有车轮战的意向。

    在曹时想来,太史慈总归是**凡胎,鏖战至今,他的体力肯定会急剧下降,只要曹时能够抓住机会,击败甚至击伤太史慈,那就等于为徐州立下了泼天大功。

    哪曾想,太史慈体力依旧充沛的很,曹时一头撞到了铁板上。

    这时候再去后悔已然来不及了,曹时骑虎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