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3、长安气象新 (第1/2页)
坐了乘舆,受了皇帝的玺绶,受了玉具、随侯珠、斩蛇宝剑,受了群臣的大礼,受了万岁的呼喊,刘贺便算是即位了。 与所有的皇帝一样,刘贺的第一道诏令是尊皇后为皇太后。 ——尽管他不是上官皇后之子,但是,如今,他不是昌邑王,而是以皇太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他承继的是大行皇帝之后。 皇帝继位都是有章可循的事情,在尊皇后为皇太后之后,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也很明确。 ——谒高庙。 ——当然,如果新帝自诩正统能如孝景皇帝与孝武皇帝一般,无人质疑,那么,倒也不是非去不可。 安乐与龚遂,甚至刘贺的一些大奴,都劝刘贺去谒高庙,但是,刘贺断然拒绝了, “朕之即位,天日昭然,何必谒高庙,以示天下?”刘贺是理直气壮。 说着,刘贺扬了扬案上的一卷尺一板。 “此乃朕当为!”刘贺斩钉截铁对两人道。 黄门将那份尺一板交到了安乐的手上,安乐展开简册,顿时就是一惊。 ——那是一道吏职的任命。 ——以昌邑相安乐以为长乐卫尉。 安乐没有丝毫的兴奋与喜悦,他完全是大惊失色地望向刘贺:“大王!” ——震惊之下,他甚至喊出了旧称。 幸好,殿上都是昌邑旧人,刘贺也并没有在意安乐的失仪,只是笑道:“诏未下,君不必谢。” 安乐却是恨不得这道诏书永远都别下。他是又惊又怒。 “陛下!”安乐极力按捺着心中的怒意,对刘贺道:“陛下方即位,大行皇帝犹未葬,斩衰丧服尚在身,唯宜日夜哭泣悲哀。朝中公卿皆久侍孝武帝与大行皇帝,陛下岂可亟更?” ——如果是一般的吏职也就罢了。 ——刘贺要换的是长乐卫尉! ——现任长乐卫尉是谁? ——邓广汉! ——那是霍光现在的长婿! ——撤换邓广汉卫尉意味着什么? ——明摆着就是说刘贺对霍光不信任了! ——对霍光不信任…… ——这些道理,其实不用他们说,刘贺也该明白的! ——难道刘贺以为了,即了皇帝位,就真的能将让霍光伏首了? 安乐不太确定地想着。 正在安乐思忖未定的时候,龚遂说了一句话:“陛下将吉之奏书遗忘乎?” ——刘贺抵京后,王吉尚无上书,龚遂的这句话当然是指来京路上,王吉的那份奏书。 其实,龚遂想提醒刘贺的,也不是王吉上书的内容,而是当初刘贺自己说的那番话。 听到安乐的劝谏,刘贺本来是有些不高兴的,但是,没等他发作,龚遂就开口了,刘贺也不是不明白龚遂的意思,自然就xiele气。 见刘贺安静下来,安乐与龚遂便再次提起了谒高庙的事情。 刘贺嗤笑一声,对两人道:“且候大将军。” 安乐与龚遂一怔,再想说什么,却见刘贺已经起身离开了。两人相视一眼,都只觉得身心疲惫。 ——从离开昌邑,不!是从汉使到达昌邑开始,他们就没有好好地睡过了! …… 走出宣室殿,龚遂忍不住驻足转身,看着高台上巍峨庄严的宫殿,默默地出神。 “郎中令?”安乐不解地看向龚遂。 龚遂摇了摇头,没有看安乐,而是低声道:“唯望陛下慎之……” 安乐皱了皱眉,立刻就明白龚遂的意思,但是,他并不完全同意,反而正色道:“若大将军不请上谒高庙……恐难慎矣……” ——如果霍光一直不奏请皇帝谒高庙……那么……就很难说,霍光对刘贺存心如何了…… 听到安乐这样说,龚遂转头看向他,半晌在似笑非笑地反问:“大将军若果然如君所言……君将如何?” ——与其说龚遂在问安乐打算如何,不如说,他在提醒安乐! ——他能如何?! …… ——霍光就是不提谒高庙,又如何? …… ——是的,他们都知道,谒高庙,对于皇帝的正统性有很大的帮助。 ——霍光也不会不知道。 ——否则,当年,上官氏被立为皇后时,为什么会谒高庙? ——在上官皇后,也就是现在的皇后之前,大汉何曾有皇后谒过高庙? ——可是,如果霍光就是不提,他们又能如何? ——就是他们自己人当众提了,霍光也有足够的理由把这件事挡回去。 ——毕竟,孝景皇帝与孝武皇帝都没有谒高庙。 …… ——既然那两位先帝都没有谒高庙,皇帝有必要谒高庙吗? ——因为大行皇帝谒过高庙? …… 都不必细想,龚遂就想到了好几个理由。 ——虽然那些理由对大行皇帝不算什么好理由,但是,的确是说得通的。 ——比如,孝武皇帝临终才立储君,仪式未备,天下未闻…… ——对大行皇帝不好,但是…… ——不说霍光对大行皇帝有几分在乎,就是霍光的确维护大行皇帝,可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