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第四节 河图洛书 下 (第1/6页)
纪蒲泰:“因为按古人所说,四十五的河图与‘九宫算’有关,五十五的洛书则与古人对圆方关系的理解有关。” 喇嘛王:“啊,能理解这一点也不简单!” 纪蒲泰:“所以,以上古人所作之书,并非完全是无稽之谈。要说到‘九宫算’,不能不提到西汉杰出的数学家张苍,他就是西汉初期在数学方面有重大成就的突出代表。” 喇嘛王:“这个张苍《汉书》上说:‘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兵法,张苍定章程。’。具体情况,我也说不清。” 纪蒲泰:“这里说的章,就是对基本算术法则的规定。程,就是计算长度、重量、体积的方法和规定。张苍制定的章程,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备数,就是指的个、十、百、千、万……还详细规定了10进位法则,即10分为一寸,10寸为一尺,10尺为一丈,10丈为一引,并叙述了计算长度所用的工具和方法……还解释了为什么要这样规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喇嘛王:“张苍的这些规定,在西汉时期实在是一种了不起的创举!” 偌尔曼:“以我看,这对当时和后世的国计民生,以及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都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纪蒲泰:“不错,有些制度迄今仍然使用着。另一则,张苍在数学方面的突出成就,还在于他增订、删补了《九章算术》。” 偌尔曼:“《九章算术》出自何人之手?” 纪蒲泰:“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也是我国古代十部算书这最重要的一部。” 喇嘛众臣:“这部书张苍都作了那些增订和删补?” 纪蒲泰:“遗憾的是,这部书的始作者已无从查考,后经多次增订、删补,张苍的贡献尤其突出。” 喇嘛王:“据史书记载:‘张苍删补残缺,校其条目,颇与古书不同。’。具体内容,还是请蒲泰补充。” 纪蒲泰:“史书曰:‘苍因旧文遗残,名称删补,故校其目、则与古或异,而所论者多近语也。’。这就是说张苍对《九章算术》,不是一般的删补,订正、校核,而是进行大量的创造性劳动,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 喇嘛王:“付出心血和汗水,换来补书成功,为后人架起知识的桥梁。这种精神应当提倡。” 喇嘛众臣:“那张苍都有什么学问,竟敢对《九章算术》校核、订正、删补,动了手术?” 喇嘛王:“没有金刚钻,不敢拦瓷器活!蒲泰,你说说。” 纪蒲泰:“没有满腹经纶的学问,是不敢给此书动手术的。《九章算术》删补后,书****收集了246个数学问题,连同每个问题的解法共分九大类,每一类都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方法。” 偌尔曼:“请举例呀?” 纪蒲泰:“其一方田,是分数计算和田亩而积求法;其二粟分,是有关粮食交易的单比例计算;其三衰分,又叫差分,是比例分配问题;其四少广,是开平方和开立方的问题;其五商功,是研究工程积实,计算各种体积问题;其六均输,是整数、分数、四则和比例问题;其七盈不足,是盈亏问题的算法及其别用;其八方程,是引入正负数解方程组问题;其九勾股,是以直角三角形勾股弦之比的关系测量土地的面积,其方法与毕达哥拉斯定理相似。” 偌尔曼:“啊!这些算法比欧洲同类算法,还要早1500多年。不简单,真超前!” 纪蒲泰:“不光这些,这部书对负数概念,及正负数的加减法的算法和叙述,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也是第一次。再说中国的文化传承有序,《九章算术》后经魏晋时期的刘徽,和唐朝的李淳风为之作注,使它进一步完善,成为自《周髀算经》以外,我国最古的一部数学专著。” 喇嘛王:“那么说,它对我国数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 纪蒲泰:“是呀!千百年来,我国一直把它作为数学的教科书。不光中国,朝鲜、日本也都把这部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对世界数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偌尔曼:“所以说,这部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播。以前,我只是听说过这本书,但并不知它的删补作注的故事。这也真让我长了见识,学了知识。” 喇嘛王:“因此,张苍的名字流传古今,永载史册!所以说,河图与‘九宫算’有关。” 偌尔曼:“那么说,直到目前,河图、洛书的神秘内涵,人们仍未揭开?” 纪蒲泰:“是啊,河图、洛书倒不失为研究古人思想,和中国古代数学史的极其难得的好图书?” 喇嘛王:“我几次都听到河图、洛书与禹有关。可见能研究禹也是进一步揭开历史迷案的一把钥匙。” 纪蒲泰:“从历史来看,河图、洛书的演变的确与禹有关。 喇嘛王:“那就从禹谈谈,河洛起因一定与大禹治水有关联。” 喇嘛众臣:“大王为何这样讲?” 喇嘛王:“你们看看,河与洛都与水有关,大禹就是治水才名闻天下,莫非河图是出自大禹之手,洛书由他撰书?” 纪蒲泰:“大王如此高见,真是将河图、洛书理解透彻了!”他接着说:“汉代刘歆以河图、洛书来解释《周易》八卦和洪范的来源。” 喇嘛王:“他又怎样讲?” 纪蒲泰:“刘歆说:‘伏羲为王的时候,天赐河图,伏羲根据河图画出了八卦。大禹治水的时候,天赐洛书,大禹根据洛书而陈述了《洪范》。” 喇嘛王:“大禹著书《洪范》,我看还是与治水有关。但,谁考察过大禹治水之地,又有怎样的见地?” 众人默默无语,因为大家都没去过那里,所以,没人说出只言片语。 不过,在座的有一人应声回答,终于解除了一时的尴尬。 纪蒲泰:“我到过许昌,并考察过禹王城。” 喇嘛王:“禹王城在许昌哪里,有多远?” 纪蒲泰:“禹王城在许昌城西二十五里地。现在城廓的城基还保存着,有一面土夯的城墙部分遗迹还有几米高。田地里,还不时有黑陶碎片出土,象壶,盆,和一些碎砖瓦砾,在沟沿路边,随时可拣。那是大禹带领人们治水后,而筑的城池。后人为纪念他的功绩,起了个名字叫禹王城,也是夏王朝的古都。” 喇嘛王:“啊,夏王朝古都在许昌,你若不说,我还真不知道。今天有所了解,真好。相传大禹治水时,伏羲曾给他八卦图和长一尺二寸的玉简(象征十二时辰),河伯也曾送给他地理图。而他自己来到洛水时,有一只神龟从水中浮出,并爬到大禹的脚下。” 喇嘛众臣:“那为什么神龟会爬到禹王的脚下,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