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第四节 河图洛书 下 (第6/6页)
明的。所以,至今还把1,2,3……等叫阿拉伯数字。” 喇嘛众臣:“这期间会不会有什么变动?” 喇嘛近臣:“难道欧洲人就那么崇敬阿拉伯数字,而舍得丢掉自己的老祖宗,罗马数字和希腊数字?” 纪蒲泰:“新生事物那会那么一帆风顺。公元999年,格伯按赛里佛斯特二世教皇的名字改为波普。你可能认为,这下子欧洲人都要听他的了吧。” 喇嘛众臣:“教皇就是国王,他的话就是命令,谁敢不听?” 纪蒲泰:“其是不然,当时,有几位有学识的人,提出使用新的阿拉伯数字,但欧洲人还是喜欢罗马数字,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罗马数字的用法。即使这种数字写起来不方便,运算起来也麻烦,可,他们还是喜话它。” 喇嘛王:“是呀。人都是有感情的,老祖宗流下来的东西,谁舍得轻易动它?所以,还一只流传着它,保留着它。” 偌尔曼:“又过了两个世纪,意大利的比萨城出了个列奥那多-菲波那契。他去北非旅行时,偶然接触了印度数字的概念,并于1202年出版了一本书,书中就用了阿拉伯数字和表示‘没有’的符号,并说明了在四则运算中,如何使用这种符号。” 喇嘛王:“那阿拉伯数字和‘没有’的符号,在欧洲流传开了吗?” 偌尔曼:“那时候,欧洲的黑暗时期已经过去,人民生活开始富裕起来,学识也渊深了。特别是在意大利,有许多商人,他们要做大量的计算来掌握盈亏情况。商人们发现,使用阿拉伯数字很方便,就不再使用罗马数字了。” 喇嘛众臣:“为什么?难道他们忘记了祖宗的传统,不用罗马数字?” 偌尔曼:“因为,他们懂得,代表‘没有’的符号是非常重要的,并用阿拉伯字‘sifr’代表它。后来,他们又把这个符号叫做‘zepiro’,因为这个词的发音容易些,看起来也自然些。” 喇嘛众臣:“就这些?好想还未完啊?” 偌尔曼:“我们把‘zepio’改为‘zero’,这个词同样很熟悉。” 喇嘛众臣:“那词它啥意思?” 偌尔曼:“它的意思是‘零’。” 喇嘛王:“蒲泰,我看你也没再发言。你对这些事儿,啥认识?” 纪蒲泰:“这怎么说呢?阿拉伯数字,开始从意大利传遍欧洲各国。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时候,全欧洲都在用阿拉伯数字了。不过,人们今天也使用罗马数字。这样做,有时是为了醒目,而不是为了运算。我举例说:英国有两个女王都叫伊丽莎白,所以,第二个女王叫伊丽莎白二(罗马数字无法显示),就是伊丽莎白二世。波普-保罗是第六个取名为保罗的教皇,所以,我们就称他为教皇保罗vi,也就是教皇保罗六世。” 偌尔曼:“不过,现在不光是殴洲用阿拉伯数字。目前,阿拉伯数字已传遍天下。在许许多多的陌生语言中,尽管人们使用素不相识的各种符号,表示字母和词汇。但是,在它们中间,总可以找到那种眼熟的1,2,3,4,5,6,7,8,9,0。这些阿拉伯数字。人们一看就懂。” 纪蒲泰:“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于原始人琢磨怎样说明,他们拥有多少石斧,猎物,并借助自己的手指,来说明这类问题。” 喇嘛众臣:“我们有问题?” 纪蒲泰:“提吧?” 喇嘛众臣:“难道只有印度人聪明?发明了阿拉伯数字,还带着那个十分重要的0?” 纪蒲泰:“世界上五大人种,依我看还是中国人最聪明。” 喇嘛众臣:“这话我们赞成。你你得说说中国与数字,它的发展历史进程?” 纪蒲泰:“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四大发明,早已传遍世界。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在亚洲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定居的中华民族就创造了历史和文化。” 扎布:“那往下说呀?” 偌尔曼:“不错,除了中国的四大发明。我看,印度发明的数字和0,也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喇嘛王:“你说的数字和0是世上最大的发明,这话我赞成。可,有些事儿,你还真不懂,不清,不明。” 偌尔曼:“请大王挑明,以便让我把未知的事情弄懂?” 喇嘛王:“我可以告诉你秘史一宗。” 喇嘛众臣:“大王,那是什么事?我们也想听听。” 喇嘛王:“许多年前,那时我还年轻,去拉萨朝圣,途经波密,遇一高僧,我们一路同行。他告诉了我,他见过《波密密宗》一书,那是波密王室的秘史档案,里面曾记录着一宗事情。” 喇嘛首相:“那密宗记有什么秘闻密事吗?” 喇嘛近臣也不说话,提着笔,只等木里王讲述,他好记录。 扎布也不吭声,他只是着急着听。 纪蒲泰默不出声,在思索着刚才那些事情。只有偌尔曼还傻乎乎地还在不停地问话。 偌尔曼:“大王。那高僧给您说了什么,直到现在您还没有忘呀?” 喇嘛王:“那话我岂能忘记。其实,要说到数字发展史,你还真不托底细。” 偌尔曼:“为什么?我说的不对吗?” 喇嘛王:“只对了一半,而另一半,你还未说完?” 偌尔曼:“我知道,我的知识在大王面前,还很肤浅。那数字发明的源头,究竟在哪里,请大王指点?” 喇嘛王:“我说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阿拉伯数字根源在藏地,0符号的发明在中国内地。” 偌尔曼惊诧的目瞪口呆:“这……这怎么说的?阿拉伯数字和0符号,可是世界公认的。” 喇嘛王:“这就是刚才我所说的,那位波密高僧告诉我的。他说:‘《波密密宗》里记录着这件事情。古时候,藏地人去朝觐中原周天子,使者带回了一部河图和洛书。” 纪蒲泰:“那河图洛书,可是无字天书呀?几千年来,无人能知,无人能晓。直到现在,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学者都在研究,都在试图破译,可,无人能懂,无人破译。它在所有的历史文献中,都属一片空白,没人能知道它是表明了什么事情,在说明了什么问题?可,责任却要落在我们身上。” 喇嘛王:“是呀。我们有责任把它弄懂。” 喇嘛首相:“它没有字,谁能看懂呢?” 喇嘛王:“我说的就是这件事情。那高僧可懂呀?” 喇嘛众臣:“为什么?他懂什么?难道无字他也能看懂内容,知道远古时发生的事情?” 喇嘛王:“因为他看过《波密密宗》呀。” 偌尔曼:“那大王可否说说那无字天书,描述的是什么东西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