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第二节 麦加朝圣 (第2/2页)
我明白了。因此朝圣麦加,吻拜黑石,祈求安拉赐福,是每个******心中神圣的大事。” 纪蒲泰:“即使是非常贫穷的******,也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了却这一心中的夙愿。” 喇嘛王:“看样子,到麦加非常难,能亲眼目睹克尔白更是难于上青天。可那神圣的克尔白一定要好好修缮,不然的话,怎能保护好流传一千多年?” 纪蒲泰:“历史上,克尔白也是多灾多难。它多次毁于战火和水灾,但每次重建,都一次比一次修复得好。” 喇嘛王:“那好到什么样子?” 纪蒲泰:“据说,曾有一个朝代,用大量金子装饰克尔白内部,及其四周的柱子。使这座圣殿变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喇嘛王:“今天的克尔白是什么时候修饰的?” 偌尔曼:“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克尔白,是1630年奥斯曼帝国时期所休复的。殿内用三根沉香木柱支撑着屋顶。石殿的四角所朝方向而分别称作伊拉克角,叙利亚角,也门角和黑色角(因黑石靠近该角而得名)。殿门位于东北方向的墙上。下面该蒲泰讲一讲,他是我们的队长,不让他讲,我心里过意不去。” 喇嘛王:“啊,啊。是的,真想不到,蒲泰,在这个事上,你的队员还想着你。那你可得领会他的心情呀,同偌尔曼好好谈泰呀?” 喇嘛众臣:“这样的谈话,使我们的激情产生,那些故事真好听。” 扎布:“呀,好嘛。这也算理由,有问有答,这种事儿的机会,往后在哪里找哇?”
喇嘛王:“是呀,机会难得。喇嘛们,你们平日里不少用心,可,你们最高的学问还不及二人,只是纯粹的幻想,纯粹的佛家学问。现在,有些世界上的事,我们还不真正懂,就得请教二人。因为他们来自我们的想象,我们得同他们大谈一场。” 喇嘛众臣:“我们相信历史,因为它记录着过去,还有那些惊天动地的事迹。有些事儿,我们还真不知道?也想同他们聊聊,这就是对不上号?” 喇嘛首相:“我们还是愿意听,他们讲解那大量历史的时事,以便充实自己。” 纪蒲泰:“谢谢大家,还让我们说话。” 喇嘛王:“这么说来,你让他们如愿以偿?我早就知道,你们会这样的。” 纪蒲泰:“谢谢大王,让我继续发言。克尔白是一座圣洁无比的神殿。为了保持它的洁净,人们每年都要对它进行两此大规模的洗刷。” 喇嘛近臣:“都什么时间,以便我作记录。” 纪蒲泰:“一次在回历7月,一次在回历12月。洗刷天房时,还要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连沙特阿拉伯国王,都要亲临现场参加洗刷。” 喇嘛王:“啊。这洗涮仪式真是圣洁伟大。连国王都要参加?” 偌尔曼:“过后,还要把洗刷过的水收集起来,连同笤帚什物一起作为‘圣物’分给朝觐者。” 喇嘛王:“这个圣殿这么神圣伟大,那平日里怎样保持清洁呀?” 偌尔曼:“平时,克尔白天房用黑色锦缎幔帐所罩盖,幔帐上面用金线绣着《古兰经》的经文。幔帐是从埃及运来的,每年都要更换一次,更换前也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然后将它罩在天房之上,供人们瞻仰。换下的幔帐被裁成许多小块,全部作为‘圣物’出售。” 喇嘛王:“这么隆重的朝觐仪式,都有什么规矩?” 偌尔曼:“参加朝觐的人,一律不穿平时的衣服,统统只用两块白布缠身,以示不分贫富,一律平等。在朝觐时期,不准争吵,不准结婚,不准宰牲,不能打猎,不准折树,以示自己虔诚信教。” 纪蒲泰:“参加麦加大朝的人,只有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活动,才能得到‘哈只‘的宗教的称号。” 喇嘛王:“我想。如今,麦加朝觐,不再单纯只有宗教意义,而是成为了整个阿拉伯世界文化的一大景观。” 偌尔曼:“大王此语不简单,能总结出这种论点,可见您的心与世界紧紧相连。” 喇嘛王:“现在,我的兴致不减。我要为大家上些茶点,吃食,以便挑灯夜谈。” 管家听令,忙去吩咐仆人准备。 其间,众人都稍加休息,默默无语,都在思考着下面会有什么问题,让大家讨论问答。 大庭一时安静下来。酥油灯也点燃起来。庭内一片通明。灯花射出摇曳的光芒,显出一派神秘气氛,每个人的心都随着上下跳动的灯焰,在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