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三十二章、第三节 天方夜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第三节 天方夜谭 (第1/3页)

    木里王在客庭里设晚宴款待客人。客人和木里王分坐在自己的桌子前面。除了一些主要的喇嘛留下来陪同客人,而另一些喇嘛,包括木里王的弟弟,都在隔壁的房间里进行着祈祷仪式。

    不多时,仆人们已将茶点,晚餐备齐。晚餐主食是一些rou食,米饭以及各种疏菜,还包括酥油茶水果,以及其他一些很特殊的蔬菜。按照大总管的吩咐,他们一一摆放在每个人的小桌前,便很有礼貌地躬身退出。

    木里王看得晚餐已齐备,便向众人们提议,用膳之后,再开始讨论。虽然众人不言语,也知道这是很丰盛的晚餐。甜品是一小碗很硬的奶油。在偌尔曼看来,很象西方人的奶酪。餐桌上没有摆放刀,叉,和筷子。二位年轻客人,由于不知道木里人的用餐习惯,更不知道怎样用餐,用什么来将这些食物送如口中。扎布瞪着眼向二位使眼色,意思是让他俩看木里王示范。二人会意,等着木里王给他们做示范。从奶茶的碗里,早已发出一股酥油的香味。这种香味,久已引得他们的客人食欲大增,鼻子发痒,心里酣畅。木里王拿起碗,用舌头舔食碗中yingying的奶油。于是,他俩仿效着木里王的作法,开始进餐。

    对客人来说,谁都现出品尝美味的嗜好来了。偌尔曼认为,这是晚餐中,最可口的一道菜,但由于他的舌头还不够有力,又不够长度,因而,他非常遗憾地将大部分奶油留在了碗里,纪蒲泰大致也是同样的进餐效果。喇嘛的外交大臣,坐在他们旁边,作为翻译。二人一看,他只有一碗酥油茶,而客人包括扎布在内,和木里王却使用的是黄金制的碗。这让二位立即感觉出客人的地位尊贵,内心深感木里王的深情厚意。

    在喝吃之间,没有人谈天,都只顾用膳,只消很短的时间,就吃喝得津津有味,解馋肚饱,几乎吃不下去了。吃完晚餐后,客人十分满意,就什么也不再吃喝。喇嘛们都吃喝得很少,只是象征性地吃喝了一些。为的是陪好客人,尽到地主之意,给足他们面子。

    木里王察觉到这种情形,十分满意,便说:“客人们请随意,不要拘束,得吃好喝好。不要看我们这一边静悄悄。大家热闹才好,吃喝好了我们才能多聊?”

    当客主们都站了起来,这晚餐才算是收场了。

    偌尔曼吃喝够了,终于说话了:“我们的讨论,多么象天方夜谭,一整天也未说完。”

    喇嘛王高兴了:“有你们这样的客人陪我,谈上多少个夜晚也谈不完。”

    偌尔曼:“阿拉伯天方夜谭的故事,谈了一千零一夜也未谈完。”

    喇嘛王:“那好哇。那咱们就在木里谈上它三年,夜夜用晚餐。这样我心里才舒坦。你们看怎么办?”

    喇嘛众臣恭恭敬敬地说:“那我们就陪着大王谈吧?”

    扎布:“大王兴致高,所知道的事儿,真不少。”

    纪蒲泰:“当然,大王告诉我们的都是真话。”

    喇嘛王:“现在的谈话,除了基督教和******教外,咱们谈到哪里啦?你们可不要忘记呀。”

    喇嘛首相:“没错。我们的心里都记着哪。就看怎么开头啦?”

    喇嘛近臣:“那事我都记下,一个字也不拉。还是那十字架。”

    喇嘛王:“那就再从这开头吧?因为我们还未讨论完呀。”

    偌尔曼:“那我就先开个头,再说说那十字架。在较早的基督教建筑物中,这种t字形也是大小教堂的平面图的形式,就象现在大都是有,四分支的十字架或拉丁十字架的形式一样。”

    喇嘛王:“什么是拉丁十字架呀?”

    偌尔曼:“据资料记载。拉丁十字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根棍(**的**)顶端套有一个环或圈(****)的图形。这种图形,至今仍在土耳其墓地的许多坟冢上使用。有些图也显示了棍(**)和环(****)的结合,因此意味着****或两性的结合。这就解释了拉斯金关于这两种十字架所说的话的意思。”

    喇嘛王:“他说啥?”

    偌尔曼:“他说:t形十字架是‘受苦的十字架’(未被女人满足的男人),拉丁十字架是‘胜利的十字架’(在和女人****中得到满足的男人)。”

    喇嘛王:“我不是想听两性的结合,我是想知道关于性,人类的祖宗怎么产生,造就了生命?”

    纪蒲泰:“也许人们不知道,印第安的古阿兹台克人,过去就熟悉十字架上的耶稣形象的各种表现。在尤卡坦,十字架是一种神圣的象征。也许前面我们没有讲过,有一种石头刻成的模具,用湿泥在这个模具中印压出浮雕形的样本,然后在太阳下晒干。直到今天,中美地区的印第安人,还用这种办法制作他们的坯像。当西班牙人最初发现美洲时,他们发现了美洲的宗教崇拜使用着这种塑像。”

    喇嘛王:“这种东西怎么传播的那么远呀?竟漂洋过海传到了美洲。那还有哪些国家崇拜这些物件呀?”

    偌尔曼:“巴比伦王国的最早的宗教形式,是一种拜物教,类似于西伯利亚的萨莫耶特人,和近北极的部落至今所信仰的宗教。在这种信仰看来,世界充满了精灵或魔鬼,它们给人带来疾病和灾祸,应该寻找各种吉祥物和护身符来防卫它们。我举例:小天使,有翼的公牛和其他此类动物能守护家里的入口和门窗,是用来防备这些魔鬼的护身法宝。西方的人们在他们的教堂和房屋上,也使用了这种护符。”

    喇嘛王:“那你们还未说这东西是怎样产生?”

    纪蒲泰:“性崇拜和性象征的产生,是人类后来逐步发展的结果。不仅巴比伦是这样的发展过程,在世界其它地区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可能在所具有这种观念的宗教中都是这样的,中国远古时期也有这样的性图腾。男性生殖器崇拜,是从野蛮人那里产生的,那是属于性朦胧时期。这些都与神话传说有关,以后代代逐步相传,甚至直到今天。”

    喇嘛王:“神话是人类幼年时代的故事,是人类童年时期产生的幻想,它不仅是人类对世界朦胧的认识,而且对后人具有宝规的艺术价值。”

    纪蒲泰:“神话是近代一些翻译家,引入中国的一个新的词汇概念。”

    偌尔曼:“它愿于希腊文mythos,它的内蕴,意谓神话,传说,虚构,传奇,又含有字,话,科学的内涵。这便是神话的渊源,世界各地都有这种口头的传说。”

    纪蒲泰:“神话作为世界各民族的集体创作,作品众多,万紫千红,脍炙人口,流传很久。它在原始社会和中世纪就得以繁衍传播,是原始初民对自然现象和历史进程的初步理解,这种神话传说,以超自然的形象,和无尽的幻想的故事形式表现出来。”

    喇嘛王:“我想,原始的上古初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