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第一节 先民观天 (第5/6页)
我想起,曹雪芹著《石头记》(即《红楼梦》),其中开篇明义的情形。”
喇嘛王:“这著作,了不起。我只是听说过,那《石头记》还未传到我们藏地。在木里,我们先不说曹老先生,如何写四大家族的兴衰历史。但,你可得说说,它与陨石有何关系?” 纪蒲泰:“那我只好满足您,说说书中的字句:‘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说起?说来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的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媓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但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 喇嘛王:“那剩下一块未用,干啥?” 纪蒲泰:“那书中道:‘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 喇嘛王:“那么说,这弃石也不得了?定能闹出一番事来。” 纪蒲泰:“那是书中所著后话。我但说所著原话:‘因见众石倶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由此看来,曹公甚通天文。” 喇嘛王:“不错,他若不懂天文,地理,家族,历史……也不会写出那世人传诵的《石头记》。由此,我想到,他还可能熟知《山海经》,因为大荒山是《山海经》中,十二座日月出入山之一。所以,他才能写出天下奇书!以传民间阅读。” 纪蒲泰:“大王所讲极是。《山海经》中……数字12、24、36500,可能暗取自十二支、二十四节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等天文历法数字。” 喇嘛王:“这个我倒没有注意,也没有研究。再说,这种事儿,是你们学者的范围,对我来说,就是门外汉了。不过,《太平御览》我倒看过,其中引《王歆之南康记》称:‘归美山山石红丹,赫若采绘,峨峨秀上,切霄邻景,名曰女娲石,大风雨后,天澄气静,闻弦管声。’看来,女娲所炼之石,确有神异之处。所以,曹老先生才将其著书之中,引出一段空前绝后的爱情……哎,扯远了,过度了,越界了,不说了。这不是出家人所应谈的事,还是引入正题吧。” 纪蒲泰:“我们有理由相信,刚才大王所念纳西族民间史诗,和曹老先生所著之书,与其它许多远古神话一样,它们同样记录了人类早期历经的劫难,并世代相传给后人。” 喇嘛王:“我可举例。正月二十三,相传是女皇武则天的生日。如今,女皇故里广元尚有‘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的民谚。不知此风俗,是否与天穿节有关?” 喇嘛首相:“有人认为,从火堆上跳过,源于古老的拜火教……” 喇嘛王:“这习俗倒是有,但至于拜火教,却很少有人知道。或许,古老的先民崇拜的是‘天火’。但天火究竟是什么,这恐怕更少人知道?” 纪蒲泰:“藏地的这方面古老传说,我知道的不多。不过,中原的远古传说,倒是这样说的。女娲部落可能是最早发明冶炼术,或制陶术的部落。因此,才有用炼石补天的方法,和用黄土造人的传说。” 喇嘛王:“那其它部落呢,他们都是怎样对待‘天火’呢?” 纪蒲泰:“这种事多啦。其他部落对这种天灾,则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如善跑的夸父部落,采用的是驱赶追逐的方法,善射的羿则采用弓箭,将多出的太阳射下,颛顼用巫术将塌下的天重新与地分开,女丑和嫦娥,则用自我牺牲的方法,祀求灾难消失。当然,与女娲补天时代环境和情接,最相似的是尧的时代。我认为,女娲时代的浩劫,与尧时代的劫难是同一事件,口口相传,才流传到今天。” 喇嘛王:“这古书有民俗记载。明人杨慎在《词品》中记有:‘宋以正月二十三为穿天日,言女娲氏以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这种风俗,至今仍在流传,只是将时间改为正月二十。” 喇嘛首相:“关于这个传说风俗,民间已重新选妥了日期。据民间传说讲,女娲补天之后,用泥巴做成一男一女,他们在凡间结成夫妻。” 喇嘛众臣:“这传说故事有听头,我们很耽心他们的婚事会有变化,你还是把以后的一切情形都告诉我们吧?” 喇嘛首相:“这倒不难,因为我还未说完。他们结成夫妻后,过年时,夫妻二人做了很多年粑,送给女娲。女娲只收下一点,并指着其余的年粑说:‘我用了三万六千块石头补天,有些缝没有合严。你们把这带回去,到正月二十吃掉,便可以将天上的缝补严。’” 扎布:“哈,哈。我明白啦。从此,便有这种习俗和民歌:‘二十把粑煎,吃了好补天,麦子结双吊,谷堆冒尖尖。’以往,常听汉族兄弟唱,但我就是弄不懂由头,如今,这歌从我肚里升到脑里,让我明白了事理。不过,我还听汉族兄弟说:‘正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尚有燎疳节风俗。届时要在院里点火堆,大人小孩都要从火堆上跳过。同时要吃炒黄豆,并用黄纸剪成娃娃壮,挂在门楣下,以挡‘疳神’。” 偌尔曼:“即然说到这儿,我也有话说。在日本,也有其俗,届时用柴燃起大火,撒豆于其中以驱鬼。” 纪蒲泰:“正月二十五日为天仓节,在《燕京岁时记》中称:‘每至二十五日,粮商米贩,致祭仓神,鞭炮最盛。居民不尽致祭,然必烹治饮食以劳家人,谓之填仓。’” 喇嘛王:“这真是各地风俗都不一样。但却都与水火有关。看样子,从古传今,都有灾难,大火漫延,洪水泛滥,迫使人类离开家园,四处避难。” 纪蒲泰:“多日并出的神话不少,我只能再举少数例子。台湾的日月潭,据说,便与古时二日并出,一日被射变成月亮的传说有关。” 喇嘛王:“纳西族的民间故事里,古时九日并出焦杀草木,后来,有英雄出来与之搏击,将一日便成月亮,另七日变成七颗星星。据说,纳西族妇女,喜爱披着一种七星披肩(用上好的绵羊皮制成,上面用彩线绣着七个盘壮图案,象征七星。),便源于此。” 偌尔曼:“可,偏偏有唱反调的。我说的是,唯独在哈萨克人的传说里,却说古时有七个太阳,在天空同时照耀,一切都风调雨顺。” 喇嘛众臣:“那怎么可能呢?那七日同照,还不烧死人?又怎会风调雨顺?” 偌尔曼:“一个民族,一个传说,世上千奇百怪的事太多了。后来,有个魔鬼夜猫精,将七个太阳统统射下。结果,大地一片黑暗,于是,又有三个故娘历尽艰辛,找回一个太阳,从此天气才恢复正常。” 喇嘛王:“这都多亏了那三位舍生忘死的好故娘!才使天地有了好气象。那三个故娘的恩情,后人将永远不能忘。” 纪蒲泰:“这一切传说都离不开天象。在远古时代,陨石下降,如果是小陨石,古人也许似乎并不介意。相反,确认为它还能够给人们带来财富和运气。” 喇嘛王:“在中原,这有什么道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