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第一节 先民观天 (第4/6页)
海口,大体相衔接。),而当年的居民已不复存在了。” 喇嘛王:“那些先民,在浩劫中可能丧生,或离乡背井融合于其他民族中。因《山海经》中,记有:‘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可能是人类初始悲剧的反映。” 纪蒲泰:“历史上,麻姑的传说很多,她能够看到三次半的苍海巨变,可见寿命之高。大概麻姑献寿的习俗亦源于此。” 喇嘛王:“我国纳西族,有一部民间史诗《创世纪》,就明确唱到,天地开辟之后,又有一条野牛出世。” 喇嘛众臣:“大王,说出来吧,那是怎么回事?” 喇嘛王:“当然。我明确地说:‘天地鸿蒙时,无人耕牛田。野牛大喘气,气喘震山峦。野牛眨眼睛,目似雷电闪。野牛伸舌头,吸卷大江水。饱饮肚腹后,怒发神威风。天震得摇晃,地也在震荡。不重新开天,那有好人间。不重新辟地,那有好日子。” 喇嘛众臣:“啊,现在我们明白了。那时是需要开天辟地,人类才能过上好日子。” 喇嘛王:“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史诗说到:‘重开天辟地不久,天神之子劳阿普就怒火起。他恨天下的人类,侵占了他的地盘风水。他调来洪水,以淹没大地,让人类灭绝。经他一胡闹,那可不得了,上天天太高,下地地水坑,太阳无亮光,月亮不明亮,到处水汪汪,人类遭了秧。” 喇嘛首相:“大王,那是天地还怎样?我也不敢往下想了。” 喇嘛王:“那时天地样,高山已崩裂,河谷已填塞,大地洪水肆,波浪撞山庄,人畜一卷光。整个天地下,大树遭雷轰,岩石起火花,大地生地震,房屋成万片…。。” 喇嘛众臣:“啊。那时大祸从天降!” 外交大臣:“是呀。那时遍地是汪洋!” 喇嘛近臣:“可不是吗,大王,我可记下啦。” 纪蒲泰:“这个故事与中原的古代传说,有着惊人的相似。” 喇嘛众臣:“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纪蒲泰:“这故事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但并不那么详细。” 扎布:“孩子,那你就说仔细。” 纪蒲泰:“传说时代巨星坠地事件,还产生了共工撞倒不周山的传说。据说,不周山是撑天柱之一,共工与颛顼争帝失败,怒而撞倒不周山。从而使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偌尔曼:“你这说的是什么山?它与神话又有什么关系?” 纪蒲泰:“不周山是一座典型的环形山,只是西北方向有一缺口,因此名为不周。在神话中,共工是雷公雷神,是这次天地大破坏的罪魁祸首。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特大陨石进入大气层会发出巨响的轰鸣,这也是自然界正常的事情。因此,让共工来承担此项罪责,也就成为理所应当的事情。” 偌尔曼:“数日并出的神话,并非远古人所能想象出来的,这种天象,只可能是远古人看到的实际情况,而流传下来的真实记录。有趣的是,巴西东北部的马拉尼昂,有一处特殊的地貌。从高空看去好象牛眼睛,又好象是骡马上的货驮子。” 喇嘛王:“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值得你这样记忆?” 偌尔曼:“那地方,当地称为驮子山。实际上,那是具有双层环壮结构的环形山。内环直径3公里,外环直径12公里。这种特殊的地形给地质学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喇嘛王:“那你怎么知道的?” 偌尔曼:“因为我曾有机会被那位地质学家邀请,与他一起考察了驮子山。后经天上和地上多方面的研究,终于论证驮子山是,2亿2千万年前是陨石事件造成的。” 喇嘛王:“两亿多年前,那是个什么概念?那只用神仙才会看见那种事。怎么直到现在才被发现?” 偌尔曼:“由于它长期被埋在地下,才能保存到今天。” 喇嘛众臣:“那它又是怎样露出地面?” 偌尔曼:“后来,那一地区的地壳上升,流水又冲掉了上面的覆盖层,环形山的结构才得以重见天日,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巧合的是,驮子山陨石坑的北部有一大缺口,简直就象中国传说中的不周山。” 喇嘛王:“所以,共工撞倒不周山的神话,值得人类长期记忆。” 偌尔曼:“不过,它形成时,尚无人类。但是,在传说时代,却有可能出现类似的陨石坑。” 喇嘛王:“这使我不得不再次提到沃焦石。因为我常习读汉文历史,在《庄子》司马彪的注云中,有明确注引:‘在扶桑之东,有一石,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海水注之,莫不燋尽,故名沃燋焉。’” 喇嘛众臣:“这种事,我们可不懂,你是否再举例说明?” 喇嘛王:“那我只好往下进行,直到你们听懂。《古小说钩沉》辑《玄中记》里亦称:‘天下之强者,东海之沃焦,水灌之而不已。沃焦者,山名也,在东海南方三万里,海水灌之而即消,故水东南流而不盈。’蒲泰,你可否补充?” 纪蒲泰:“我看古一本书,叫《锦绣万花谷》,也有类似的记述:‘沃焦在碧海之东,有石阔四万里,厚四万里,居有川之下,故又名尾闾。’” 扎布:“那你说,沃焦到底是什么?” 纪蒲泰:“大王刚才已说明,可能你还未听懂。沃焦,有人认为属于归墟类的神话,这不确定。根据传说的初始涵义,沃焦应该是,从天而降的极热的巨石,海水触之即气化而消。这正是巨大陨石落入海中的主要特征,它将激起巨浪造成洪灾。” 喇嘛众臣:“这种巨石可真厉害!” 偌尔曼:“美洲神话中,纳卡威将月亮扔到太平洋中,造成洪水淹没大地,与此极为相似。这说明,它还能使巨量海水汽化,而长时间弥漫于全球。还有,特大陨石还有看能击穿地壳,引起地下看燃物(煤,石油,天然气。)泄漏燃烧,从而引起长期的大火。蒲泰,你可也得说说。” 纪蒲泰:“不错。即使落在海洋里,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所以,有的科学家据此推测,6500万年前,不可一世的霸主恐龙,可能毁灭于这种大火。不过,这种情况也不好说,因为恐龙灭绝的原因很多,这也只不过是推测之一,不能作为依据,而妄下结论。” 喇嘛王:“这事可不是那么简单!《水经注》中,记有燋烧山。有的说,今在山西沁水流域。燋石山,有的说,在今洛水流域。燋陂,有的说,在今淮水流域。燋湖,在淮水流域,不知与陨石有否关系?” 纪蒲泰:“我只能这样回答您。在《水经注》庐山条记有落星石:‘湖中有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因以名焉。’这正说明,郦道元对陨星现象亦有所留意,随时加以记述。” 喇嘛王:“这都多亏中原古人勤奋著书,才使后人所知。” 纪蒲泰:“若说著书,这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