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第三节 两幅画作 (第6/7页)
:“不错。《大卫》像的创作,给米开朗琪罗带来了极大的声誉。” 扎布:“要叫我说,他是多么的不容易!” 偌尔曼:“所以,1508年起,他以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连续工作四年,在罗马西斯廷教堂800平方米的天花板上,独立完成了规模宏大的《创世纪》这幅巨型天顶画。1516年,他又创作了《摩西》像,歌颂了《圣经》中的这位民族英雄。倾注了他爱祖国、爱民主的沸腾热血,借以反抗西班牙军队,对意大利的占领。” 喇嘛王:“那他又成了整个意大利人心中的英雄?” 偌尔曼:“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529年,西班牙和罗马教皇勾结起来,向佛罗伦萨共和国发动进攻。在此间,米开朗琪罗一度负责城市卫戍工作,管理防御工事。战败后受到种种屈辱,被迫为统治者雕刻装饰坟墓的石像,最后流亡国外。” 喇嘛王:“那你说,他从此就不再作画啦?” 偌尔曼:“那能呀。1535年,罗马教皇强迫米开朗琪罗,为西斯廷教堂制作一幅大型壁画。” 喇嘛王:“那他还干呀?” 偌尔曼:“画画是米开朗琪罗毕生的追求呀。1542年,米开朗琪罗完成了一幅名叫《最后的审判》的壁画。这幅画高10米,宽9米,其中有200多个人物,气势雄浑,是他生平的重要杰作之一。” 喇嘛王:“是幅巨画,了不起!那罗马教皇该满意了吧?” 偌尔曼:“那能呀。不料教皇看了这幅壁画后,不合心意,勃然大怒,派人对米开朗琪罗说:‘根据教皇陛下的圣谕,你必须将这幅壁画全部涂抹掉,或者进行重大的修改!’。” 喇嘛王:“那米开朗琪罗怎么做?” 偌尔曼:“米开朗琪罗说:‘请问,这是为什么?’。来人说:‘因为你犯了渎神大罪!’。” 喇嘛王:“画一幅画,为什么教皇就指责米开朗琪罗,犯了渎神大罪呢?” 偌尔曼:“大王有所不知。原来,‘最后的审判’是基督教的一种教义,说的是耶稣将于‘世界末日’审判古今全人类。” 喇嘛王:“审判全人类,就是世界末日!这怎样解释?” 偌尔曼:“耶稣将于‘世界末日’审判古今全人类的意思是,分别信者和不信者,信者升天堂,不信者下地狱。米开朗琪罗的画,就是根据这个内容构思的。” 喇嘛王:“那教皇为什么还百般挑剔?兴师问罪,说他犯了渎神大罪!这是何道理?” 偌尔曼:“但是,他对画中的人物作了特殊的处理。画面中,耶稣非常狂暴,他的母亲玛利亚表情麻木,似乎心肠十分毒辣。画中的所有人物,都是全身裸露。” 喇嘛王:“怎么会是这种情景呀?蒲泰,你说一句吧?” 纪蒲泰:“我来稍作解释吧。那画意图很明显,这是米开朗琪罗利用这幅画的创作,将教会奉若神明的耶稣和圣母,化作不穿衣服的凶神,来影射教皇和他手下那些为非作歹的教士。以出心中积怨已久的怒气。” 喇嘛王:“那米开朗琪罗真是一身胆气,竟敢抗旨,违反圣谕。此人了不起!” 纪蒲泰:“是的,这幅画在外人看来,不尊上帝和圣母,是大逆不道。但是,米开朗琪罗在创作这幅壁画时,早就作好了坐牢,或再次被驱出境的准备。所以,他听说犯了渎神大罪的指责,神色自若地回答说:‘这幅壁画,我花了整整七年的时间!我不仅不会涂掉它,而且一笔也不会修改它!’。” 喇嘛王:“那他真胆大!真是铮铮铁骨,浑身是胆的汉子呀!为保护自己所作的壁画,决不后退一步,令人敬佩呀!” 喇嘛众臣:“那幅画后来的命运怎样呀?” 纪蒲泰:“教皇吓唬不了米开朗琪罗,只得另外找了一位画家,来对这幅壁画惊醒修改。你位画家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给画中的人物‘穿’上了衣服。” 偌尔曼:“这就是不屈不挠的米开朗琪罗的性格!这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更深刻的探索。因此,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与众不同,显示着他灵魂中的生命。” 喇嘛王:“那么,他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中,进行创作的呢?” 偌尔曼:“米开朗琪罗,为了取得良好的造型效果,他舍弃了古典艺术中的两个极重要的特征,那就是连续轮廓线和装饰风格。” 喇嘛王:“这又怎么说?” 偌尔曼:“他的人体作品,是他表达情感的一种工具。” 喇嘛王:“人的思想上的想法,是可以用绘画来表现他所想要表达的东西。或许,这就是绘画所带来的魅力。” 偌尔曼:“不错,他思想上的斗争,通过画笔变成了形体上可以看见的东西,这就是艺术所代来的感染力。这个事实,也可以说明他为什么偏爱男性人体。” 喇嘛王:“那是否还有画家情种于女性绘画?” 纪蒲泰:“当人们研究人体艺术史的时候,会一再惊奇地看到,人体作品是受着严格的构图法则约束的。特别是女性人体,只有少数几个姿势是适宜的。” 喇嘛王:“啊。画女性人体还规定姿势?” 纪蒲泰:“乔尔乔涅(约1477—1510,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主要画家。)在德累斯顿的维纳斯中所创造的,便是那为数不多的理想姿势之一。” 喇嘛王:“那姿势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中呢?” 纪蒲泰:“那是一种古典的威尼斯派人体作品,斜躺着的裸体女性,出现在画面中。在此,我举例说明:象普拉克西特利斯的科尼杜斯的维纳斯一样,成了许多后来著名画家摩仿的原型。例如戈雅的衣着的与裸体的马哈。” 喇嘛王:“哈哈。裸体也没啥,就看他们都画些啥?再说,心正就不会有邪的想法。” 偌尔曼:“大王所言极是呀。这些都不过是艺术绘画的表现形式呀。再说裸体和它的表现在时代和地域上也是有局限的。” 纪蒲泰:“这是事实。正如人体艺术史中,姿态有它的局限一样,值得我们注意。” 喇嘛王:“你注意到了什么?” 纪蒲泰:“公元2世纪后,就再找不到女性人体作品。” 喇嘛王:“你是指的西方。为什么不再画女性了?” 纪蒲泰:“那时,人们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rou体美不再是心灵和谐的表现。” 喇嘛王:“那西方人是怎么想的?” 纪蒲泰:“那是的人们认为,由于rou体只是包裹灵魂,rou体外表被视为肮脏的东西。” 喇嘛王:“啊。这就是灵与rou的关系?那他们是怎样解释的?” 纪蒲泰:“有研究者认为,灵魂为rou体所束缚,这种思想并非来自基督教,而是来自新柏拉图主义。” 喇嘛王:“看来,这种思想是有根据的。” 纪蒲泰:“这种思想所依据的错误道德观,直到本世纪才被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人体也才恢复了在基督教范围内的合法地位。” 喇嘛王:“偌尔曼,你是西方人,他说的对不对?” 偌尔曼:“不错。中世纪早期,不穿衣服的人体并不被认为是人体,而是羞耻与谦卑的代表。” 喇嘛众臣:“啊。经你一说,我们才知道,西方人是这样认为的。那什么是后又重新兴起人体绘画的呢?” 偌尔曼:“到哥特时代末期,人体又在绘画中兴起。” 喇嘛王:“那都是些什么题材的呢?” 纪蒲泰:“这次兴起,是以夏娃的崭新形象出现的。裸体又重新成为人们喜欢的主题,这主要是由于基督教改革运动的结果。” 喇嘛王:“那改革带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