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第四节 探索火星 (第2/3页)
但经过观测,有没有收到可以确认为是,宇宙人发来的讯号呢?” 偌尔曼:“人们虽然经过坚持不懈的观测,并没有收到宇宙人发向地球的讯号。” 喇嘛王:“所以,无从知道在那些星上,是否存在有智慧的高级生物,或者说居住着这种生物?” 偌尔曼:“直到目前,确实没有能发射我们能收到的电波讯号。” 喇嘛王:“这事儿,你就这么肯定了?那是不是目前我们人类的科技水平还未能达到?” 偌尔曼:“我不是在盲目地下断语,因为人们还在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虽然至今尚未收到宇宙人发来的讯息,但科学家坚信,在浩瀚的宇宙中,一定会有许多智慧高度发达的宇宙生物。” 喇嘛王:“这话我信服。那就再谈谈宇宙星空的奥秘?” 偌尔曼:“一般科学家都认为,在茫茫无际的宇宙中,有上亿个宇宙岛。” 喇嘛王:“什么,宇宙中竟还有岛?莫名其妙,说说那宇宙岛,让大家知道知道。” 偌尔曼:“这也是天文学家的术语,一般人怎能知道。所谓宇宙岛,指的是在宇宙空间稀稀落落地漂浮着宛如岛屿的巨大星团。” 喇嘛首相:“你出此言,我们理解起来也不难。” 喇嘛众臣:“那你举例,我们才服气。” 偌尔曼:“我告诉你,仙女座大星云,及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宇宙岛而已。” 喇嘛王:“银河系我们是可以看见的。但科学家是怎样看待的?” 纪蒲泰:“在天文学家眼里,在银河系中,有上亿个像太阳那样的发光恒星,漩涡壮地聚集在一起,并呈透镜壮。而且,这些恒星中大多数各有若干行星伴随着。” 喇嘛王:“那么多行星漂浮在宇宙中,上面可有生命吗?” 纪蒲泰:“目前,人们还很难断定。因为,如果在这些行星上,诞生象地球上那样的高等生命,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喇嘛众臣:“说吧,我们也想知道呀?” 纪蒲泰:“第一:恒星的大小及温度要适当,寿命要长。第二:行星的大小要适当,要有足够的空气。第三:行星的温度要适宜,应有足够的水分。” 喇嘛王:“是呀,如果温度不合适,人是不能生存居住的,再说,空气和水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缺少的。” 偌尔曼:“于是,就有人根据这些条件估计,至少在十万个行星上,可以居住高等生物。” 喇嘛王:“十万个!那么说能和我们地球人,共同生活在宇宙中的星球,可不在少数?” 纪蒲泰:“这也不过是猜测。因为,至今还不知道,在所有这些行星上,到底是否生存着具有高度智慧的宇宙人。” 喇嘛王:“通过我与你们这些学者接触,我也学到不少东西。据我理解,可能由于文明昌盛的过程,和行星长达数十亿年的寿命相比,毕竟太短暂了。” 纪蒲泰:“有道理。我们居住的地球,已有四十五亿年的漫长历史。但是,从人类开始有文明算起,充其量也只不过一万年。况且,开始使用射电望远镜,也只是近年的事。” 偌尔曼:“自天体观测装置迅速发展以来,出现各种不同的观测结果:‘通过探测火星发出的光来看,不存在植物叶绿素’;‘可能生长着苔藓和地衣(比苔藓低级的植物)’;‘用红外线探测,发现了类似有机物的证据’等等。” 纪蒲泰:“但是,就目前而言,无论哪种论点,都不足以作为证明生命存在的根据。” 喇嘛王:“不错,你这种观点,我同意。要想找到根据,除非人们亲眼目睹,看到那些东西。” 偌尔曼:“这正是人类需要努力的问题。也许不久的将来,人们通过新的科技手段,有重大的发现,解开火星的真面目。” 喇嘛王:“如果真有那一天,那是人类的福!” 纪蒲泰:“不言而喻,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物,在科学观测仪器尚未在火星着陆之前,是难以确定的。不过,我们地球人与其他的天体人,用无线电波对话的日子终将会到来。” 偌尔曼:“我们还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人类通过火箭进入宇宙的深处,进行探索,也可能有与宇宙人突然相遇的机会。”‘ 喇嘛王:“你的想法虽然对,可是,宇宙是那么广阔无垠,宇宙人居住的星球,又离得太遥远,那人类怎么办?” 纪蒲泰:“可以想象,与宇宙人相会的几率是多么渺茫,也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 偌尔曼:“在1820年,人类第一次正式提议与外星生命联络的是,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他提出:可在西伯利亚的森林里,伐出一片直角三角形的空地,然后在三角形里种上麦子,以三角形的每个边上,种一片正方形的松树,这就组成了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最经典、最优美、最简捷的证明图。” 喇嘛王:“那会怎样呢?” 偌尔曼:“如果又外星人路过地球附近,看到这个巨大的数学图形,便会一眼认出:‘这个星球上有智慧生命呢!他们都懂勾股定理啦!..” 喇嘛王:“那我们人类还是想寻找外星生命呀?” 纪蒲泰:“接通地外文明,这是一个人类思索了千百年的问题。” 喇嘛王:“宇宙中,除了人类文明以外,还有其他文明存在吗?” 纪蒲泰:“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谈。不久前,拉里夫赖教授曾在《和未来相撞》,一文中写道:‘任何人,即便是现代科学家中最有才干的人,也不能真正地知道科学会把我们引到哪里去。我们乘着火车奔驰着,速度越来越快,路轨分叉越来越多,方向不明。驾驶室中没有科学家,每一个指针的背后都潜伏着危险。社会的一多半人都在最后一节车厢中向后看。” 喇嘛王:“那象你们这些学者,是向何处看的呢?” 偌尔曼:“拉里夫赖教授这段话,非常形象地表现了目前一些西方科学家对科学发展的态度。今天,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象科学家那样带来那么大的进步,那样令人神往和充满希望,但也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象科学那样,给人类造成空前的不安和迷惑。” 喇嘛王:“这是为什么?科学不是一直在进步吗?” 纪蒲泰:“四百年来,尤其是20世纪,科学正以它神奇的力量,改变着我们生存的世界和思维方式。在人类手中,它犹如阿拉丁神灯,有着翻天覆地的威力,又具有把幻想变为现实的魔法。” 喇嘛众臣:“那魔法是啥呀?” 纪蒲泰:“依靠科学,人类幻想着登上月球,在太空中遨游,希望能在别的星球和外星人相遇。这就是人类的高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