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第二节 古埃及人 (第2/5页)
岛上,埃及人和他们的邻居努比亚人——猎象的黑人,常常见面。为了交易,埃及人在地上摆出铜刀、珠子和手镯,努比亚人却用象牙和金沙换取。” 喇嘛王:“从此,埃及人懂得了贸易?我说的对吗?” 偌尔曼:“是呀,他们还讨价还价。” 喇嘛众臣:“那么说,埃及人做生意,还是很精明的!” 纪蒲泰:“埃及人把发生这些事情的村落叫做‘谢维涅’。” 喇嘛首相:“那是什么意思?” 纪蒲泰:“就是价钱的意思。” 偌尔曼:“随着交易的不断深入,扩展,住在北方的别的邻居就把自己的货物运到埃及来。腓尼基人的船舶越来越经常地来到埃及的海岸。” 喇嘛众臣:“啊,那些人也不简单,那时候竟会造船?” 偌尔曼:“是啊,那时水手们把船拖上沙滩,用缆绳牢牢地系在石头上,就着手搬卸圆木头和铜矿石。” 喇嘛王:“他们所做的这些事情,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贸易。” 纪蒲泰:“有的人,随着贸易就同时进行地理研究。于是,岛屿、山岳和盆地得到了名称。根据这些名称,可以立刻说出,这地方的哪一种出产最富饶。” 喇嘛众臣:“啊,地理研究原来是这样的,我们知道了。可那些地方都出啥东西?” 偌尔曼:“腓尼基的雪松盆地盛产雪松。从铜岛——塞普路斯岛运出铜。在孔雀石半岛——西奈半岛开采绿色的铜矿石——孔雀石。银子是从辽远的银山采运来的,银山人们现在称作托罗斯山。” 喇嘛王:“啊,那时的人们开始冶炼铜?他们是否能成功?” 纪蒲泰:“古老的人象瞎子似地摸索着,探寻走向金属的道路。在‘铜屋’——煅冶铺里,聪明的锻冶匠,用火砸断了把原子——铜的最小微粒——锁在矿石内部的锁链。于是,铜就从牢狱里走出来,变得颜色鲜明,声音响亮,又闪闪发光。” 喇嘛王:“难以想象,古人打开了矿石块,就像打开一只装宝贝的小盒子。这是为了在物质的小世界里,找到走进大世界的门上的钥匙。” 偌尔曼:“人们一但掌握了开启物质门上的钥匙,就从矿石里取得了金属。” 扎布:“什么是金属?它有啥用途?” 偌尔曼:“大叔,我先不给您讲解金属。我只给您说,人们从矿石冶炼出了金属,再用金属制造斧子,用斧子建造船舶,用船舶征服海洋,去占领地球这个大世界。” 扎布:“他们怎样造船呢?” 偌尔曼:“在黎巴嫩山脚下的雪松盆地里,高大的百年老树,被斧子一棵棵地砍倒。腓尼基的造船匠用锐利的铜斧,砍削结实的树干。他们看出的愣木,用墨斗把它排齐了之后,就把木板安装在它上面,象肋骨连在脊椎骨上一样,开始造船。他们把甲板装在上面,好把肋骨联接起来。他们把船尾雕刻成象鱼尾巴的样子,把船头雕刻成鸟头的样子。” 喇嘛众臣:“瞧,它就象个怪物,它将人们带到奇妙的世界里。” 喇嘛首相:“我懂那些人的意思。让它和鱼一样漂浮在水面上,让它象鸟儿在天空飞那样快地在浪涛间行驶。这就是他们造船的目的。” 喇嘛王:“但是我有个疑问,腓尼基的造船匠安装在船头上的那个木头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偌尔曼:“那东西是矮子普安姆——小小的锤子神。” 喇嘛王:“啊,它不是人,是神!” 偌尔曼:“所以人们,怎能不带它一同去远航呢?要知道,正是它帮助人们在孔雀石半岛上的梅鲁赫矿山里开采矿石。正是它在锻冶铺里锻打出斧子。木工在造船的时候,正是它在使劲地干活。” 喇嘛王:“是啊,它的确很了不起。那就让这个矮子神保护它的孩子——船奔向辽阔的海洋吧!” 纪蒲泰:“那是离现在五千年前的事了。世纪不停地逝去。腓尼基的船舶,在地中海上乘风破浪航行。船越走越远,向海岛和沿岸各地移民,为海外贸易和殖民事业打下了基础。” 喇嘛众臣:“那腓尼基人航行到了哪里?” 纪蒲泰:“腓基尼人一直走到了大洋的门口,看见了前面就是直布罗陀的岩石。他们把这些岩石,叫做美尔卡斯的柱子。” 喇嘛王:“他们为什么把岩石,称为美尔卡斯的柱子?” 纪蒲泰:“美尔卡斯是他们的神。” 喇嘛王:“啊,原来事出有因?” 偌尔曼:“他们相信,美尔卡斯为他们的故城提尔修了城墙。正是他在从海到洋的出口的地方,竖起了一些柱子,叫谁都不敢再往前去。” 喇嘛王:“那么说,他们就一直困在海里,没有出去?” 偌尔曼:“是的。美尔卡斯仿佛在向水手们说:‘站住,一步也不许向前走了。你已经走得离故乡的城墙这么远了。你至少要在这里,在世界的边缘上停住。’”。 喇嘛王:“这就是神在给他们警嘱,所以,他们不敢雷池半步。” 纪蒲泰:“从此以后,许多世纪,水手都不敢违反这个禁令。” 喇嘛王:“那后来,他们怎么贸易航行?” 纪蒲泰:“虽然说,在直布罗陀的门口外面展开的无边无际的大洋是可怕的。但是,陌生地方的财富,还是把勇敢的商人吸引了去。” 偌尔曼:“因此,重载的船舶,一艘一艘地驶进了大洋。在船上,每一举浆,被锁在板凳上的划手的锁链,就当啷当啷地作响。用力划浆的划手,一滴滴的汗珠从烙着印的前额,和剃光的头顶上流了下来。” 喇嘛众臣:“那浆手为什么会剃光头?” 偌尔曼:“这有一定的理由。奴隶的头都是剃光的,免得头发遮住烙印。” 喇嘛首相:“啊,这是将奴隶和自由人区分!” 纪蒲泰:“从此,人们开始起航。随着一次又一次的举浆,海洋就变得越来越宽广。腓尼基商人沿着那时还居住着野蛮人的西班牙,和法兰西的海岸,一直航行到锡岛——不列颠,一直航行到琥珀海岸——波罗的海岸。” 喇嘛王:“这就是人类开始在海洋上的航行。这就像人们在地球上旅行。而地球同时也走它自己的路程——绕着太阳转。” 偌尔曼:“所以,在小小的巴勒斯坦,国王所罗门在建造船。他要求他的邻居腓尼基国王希拉马,派给他一些熟悉海洋的船员。于是,犹太人和腓尼基人乘了这些船,经过红海,出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