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第四节 斯坦因篇 中 (第5/5页)
能随便出示他人的。” 扎布:“那他可是黑瞎子掉井,熊到底了。” 纪蒲泰:“能会呢。他可是和尚抹头油,是个又光又滑的人。针对王道士这种思想,狡猾的斯坦因投其所好,利用王道士十分崇拜唐玄奘的心理,借题发挥,把自己也装扮成唐玄奘的信奉者,自己宣扬自己,他自称是玄奘的崇奉者,并说自己以玄奘为榜样,从他取过经的印度,万里迢迢地沿着玄奘走过的路,诚心来此取经。藏经洞的显现,说不定正是佛菩萨对他求经诚意的满足。自己见到王道士,真有福?” 喇嘛王:“以我看,他是黑瞎子装弥勒佛,面善心不善。竟把王道士骗!” 纪蒲泰:“不错。他是横垅地拉磙子,一步一个坎儿。斯坦因花言巧语,这一招果然很灵,没用多长时间,少耍手段,就达到目的。斯坦因用宗教信仰把王道士的思想蒙蔽,王道士果然为这一套鬼话所动,答应让他看那些经卷,遂悄悄给斯坦因拿出一些卷子,让他翻阅。” 喇嘛王:“那他是狐狸念经,假充圣人?” 扎布:“斯坦因是啥人?那王道士是胡萝卜栓驴,跟着跑了?” 纪蒲泰:“那王道士也是胡敲梆子乱敲罄,一时高兴,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说来也巧。最初从藏经洞中给斯坦因拿来的,竟然又都是玄奘从印度取回,并由他译成汉文的佛经卷子。于是,那位满脑子充满因果报应、菩萨显灵思想的王道士,,对斯坦因的鬼话更加深信无疑。” 喇嘛王:“王道士就是那黑瞎子提包袱,走的哪门亲?这家伙,真笨!” 喇嘛众臣:“是啊,那斯坦因就是剥了皮的黑瞎子,说不清是人是兽?” 偌尔曼:“斯坦因在《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中叙述:‘在这种半神性的指示的影响下,道士勇气为之大增,那天早晨将通至藏有瓖宝的石室一扇门打开,从道士所掌微暗的油灯光中,我(指斯坦因)的眼前忽然为之开朗。卷子紧紧的一层一层的乱堆在地上,高达十呎左右。’。这就是斯坦因亲眼目睹的世界瑰宝!但他还没满足,因为这些瑰宝还未真正到他的怀抱。” 喇嘛王:“可恼,可恼。这些国之瑰宝将难保,有些将被骗到国外了!” 喇嘛众臣:“是呀。斯坦因是黑瞎子蹲庙台,装相(象)。” 外交大臣:“正因为这样,他的手才能伸得长?” 偌尔曼:“此后数天,王道士一捆一捆将藏经洞中的文书拿出来,让斯坦因及其助手蒋师爷(名蒋孝琬)翻阅。” 扎布:“王道士呀,猴儿弹弦子,瞎拨拉。” 喇嘛王:“这一下,可就坏事啦。那一捆一捆的都是啥?” 偌尔曼:“据资料介绍:斯坦因所看到的宝藏,大约有三种,第一种是用坚硬的纸张所写的汉文佛经。第二种是藏文写本。第三中,也是斯坦因最高兴的,是一些古画,绢上画的全是美丽的佛像,颜色协调,鲜艳如新。” 喇嘛王:“那斯坦因一定很动心!” 偌尔曼:“不错,两人一番讨价还价后,斯坦因仅用40块马蹄银(合200两)贿通王道士,就换去了24箱敦煌遗书,及其他文物5大箱,计有500多幅中古代的绘画和刺绣精品。” 喇嘛众臣:“他们就交易得那么顺利?就没人阻止!” 偌尔曼:“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他们怕外人知道,盗宝工作一般在晚上进行。” 外交大臣:“这两个家伙真能。” 喇嘛王:“那个吃里扒外的王道士盗卖文物的行径,可对不起列祖列宗!” 喇嘛首相:“他们用了多少时间,才把这种出卖祖先遗书的事儿干完?” 偌尔曼:“他们用瞒天过海的手段,连续盗掠了7个晚上,才选了许多他认为最有价值的文物,打包装箱后,斯坦因雇了40多头骆驼,才讲其全部运走。” 喇嘛王:“这个斯坦因贪心哪,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呀!可惜,可叹,中国敦煌的文物几乎让这些外国人盗掠完?” 偌尔曼:“10月份,斯坦因委托蒋孝琬和另一个中国人,潜回莫高窟又诱取了230捆手稿。历经一年多时间,这批文物被偷运至伦敦博物馆。” 喇嘛王:“这个冒牌英国人的斯坦因,竟然把那些珍贵文物运到伦敦!可恨,可恨!可那些文书经卷都是啥?你俩还没介绍呀?“ 偌尔曼:“这让蒲泰回答。他可比我知道的多呀?” 纪蒲泰:“大家应该知道啦。藏经洞中的文书,因为纸质精良,所以保存完好。有不少宽达一尺左右,长达两丈开外,卷成轴卷。” 喇嘛王:“那他们怎么看?” 纪蒲泰:“也有的因存放时间过长,粘在一起,不易解开。其中最古的为公元五世纪之物,大部都是汉文佛经,也有于阗文、龟兹文、突厥文、回鹘文、叙利亚文、印度婆罗谜文、梵文和藏文的卷子。” 喇嘛王:“啊,那可都是世上无价之宝。难道是佛祖显灵了?可为什么会让那些外国人骗跑?我不说了,你往下介绍。” 纪蒲泰:“藏经洞还有相当一部分画卷,有的画在纸上,有的画在绢上,多为佛像,作为寺院旗幡之用。” 喇嘛王:“这些画卷遗失国外,更让人心痛!” 喇嘛众臣:“我们都愿听听那些是什么画卷,都有什么内容?” 纪蒲泰:“行。在斯坦因骗走的画卷中,有一幅是雕版印刷的卷子,上面的年代是唐朝咸通九年(公元868年),这是当时所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在古书中,有一卷汉文摩尼教经典,还有用突厥文写的摩尼教祈祷圣诗的卷子。我想,大王对摩尼教并不陌生?” 喇嘛王:“摩尼教我知道。” 偌尔曼:“那大王给我们介绍介绍?” 喇嘛众臣:“好。大王赐教。也让我们知道知道?” 喇嘛王:“我简略地说一下。摩尼教是公元三世纪时,由波斯人摩尼创立的宗教,它吸收了袄教、基督教、佛教等宗教的思想资料,形成自己的教义。主张善恶二元论,以光明与黑暗为善恶的本源,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历史上的事儿,有的我就不清楚了,还是蒲泰介绍一下的好。” 纪蒲泰:“它自七世纪传入我国后,曾在回纥等少数民族,以及中原许多地区传布,曾成为一些农民起义的组织形式。” 喇嘛王:“看样子,摩尼教的影响不小?” 纪蒲泰:“摩尼教虽在我国有较深的影响,但其经典在此前不曾发现。所以,各国研究者只能从其他宗教反对摩尼教的有关著作中,看到一些侧面。” 喇嘛王:“由此可见,这些古文书就显得更加重要!只可惜,我们中国人没有保护好,让那无知愚昧的王道士,‘无私’地奉献了!?” 扎布:“那王道士是,猴儿骑羊,上了洋当?” 喇喇嘛首相:“他是猴儿戴帽子,没戴坏,给鼓捣坏了。 外交大臣:“这家伙是,猴儿拿虱子,瞎掰。” 喇嘛众臣:“不光是这,他是猴儿拉血,没治了。” 喇嘛王:“大家说得好。不如让他们二人再介绍介绍,藏经洞的资料?也好让我们多知道。” 纪蒲泰:“敦煌藏经洞中保存的摩尼教经典,和其他有关文书,为研究摩尼教提供了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突厥文写的摩尼教祈祷文,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难得的珍品。” 喇嘛王着急地问:“那斯坦因弄走了多少珍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