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四十五章、第五节 斯坦因篇 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第五节 斯坦因篇 下 (第1/5页)

    偌尔曼:“老谋深算的斯坦因,从他所看到的藏经洞文书中,选出了完整无缺的文书三千卷,其他单页和残篇约六千多篇,从画卷中挑选了五百幅,共装了二十九箱,运回英国。”

    喇嘛王:“啊!这家伙竟骗走了这么多!罪过,罪过!可他是用什么手段,将王道士骗?”

    偌尔曼:“他的手段很简单。他以‘布施’的名义,给王道士银元宝四十錠,作为这些无价之宝的‘代价’。”

    喇嘛王:“啊呀!这事儿使我惊得头皮发麻,那斯坦因也真是太狡猾!他竟用这么一小点价钱,骗取了那些无价之宝!罪行难饶,难饶!”

    偌尔曼:“正是王道士的愚昧无能,才使斯坦因1914年再次来到千佛洞。可是,当时的藏经洞,又经过伯希和等人的巧取豪夺,所剩已无多少。但是,斯坦因通过王道士,又骗购去了一些卷子。”

    喇嘛王:“王道士真是天下第一大傻子!斯坦因怎能放过这个大傻瓜!”

    纪蒲泰:“是呀。他怎会放过最后的机会,能捞多少是多少。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考察家,按他们行事的道德标准,用这种方式骗走中国的无价之宝,是不足为怪的。那个愚昧无知、贪婪无耻的王道士,把这样多的国宝出卖给外国人,也是个不可饶恕的民族罪人。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家的软弱落后,应该是这一惨痛损失的基本原因,也是造就王道士这类人物,并使逃脱应有惩罚的社会根源。”

    偌尔曼:“正是由于这种社会条件,才造成了王道士被骗!因此,斯坦因从中国窃走的大量壁画、文书、绘画和其他文物,目前经欧洲学者的研究整理,基本上已编出目录、图录等。其实物大都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此外,还流散在印度、美国、伊朗等国的有关博物馆中,供学者们研究。”

    纪蒲泰:“若从另一角度认识这位考察家,他的考察对推动欧美对我国古代西北史地的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使我国古代文物享誉世界,成为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瑰宝,它所产生的历史价值,无可估量,是研究人类历史的真凭实证,也使我国古代珍贵文物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某些国家的博物馆得以保存展览,供全世界人民参观。但是,鉴于他在我国西北进行了乱掘乱挖,并窃走了大量的古代遗物,对我国古代文物却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和破坏,其负面作用是得批评不可饶恕的。”

    喇嘛王:“正是他这种所应负的罪行,使我愤愤不平。所以,我更想了解他在我国考察的全过程?”

    偌尔曼:“行。那我们就接着进行。斯坦因在楼兰遗址发掘了四天之后,又移向楼兰遗址以西近十三公里的一个遗址。那里是斯文海定首先发现的。但他未仔细挖掘。”

    喇嘛王:“那他什么都未发现呀?”

    偌尔曼:“据斯坦因考察,这个遗址规模亦很宏大。他在那里发现了许多精美的用来装饰房屋、家具的木刻残片,极漂亮的丝、毛织品,草鞋式样的鞋子等物品。遗址中也有用篱笆隔开的果园。他们在那里发掘六天之久,由于饮用水所剩无几,他们只好离去,于12月29日返回若羌。”

    喇嘛王:“没有重大发现,只找到一些残片,发现一个果园,那斯坦因是有些遗憾彷徨?无功而返。”

    纪蒲泰:“到1014年,斯坦因又曾在米兰以北发掘两个遗址,其遗物与这一地区其他遗物类同。这些遗址都与楼兰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称为楼兰遗址群。”

    喇嘛王:“这些遗址群,是出于什么原因废置?”

    偌尔曼:“斯坦因所考察的丹丹乌里克遗址,尼雅遗址、米兰遗址和楼兰遗址群,都是沙漠深处的古代遗址。每个遗址又都位于一条干河床的末端,说明这些河流当年曾流入沙漠,使这些遗址得以维持。同样,由于河流干涸不能继续流入沙漠,居民点也就只好废置。”

    喇嘛王:“那这些遗址中就没有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纪蒲泰:“斯坦因不会无功而返,在这些遗址中他都有重大发现。在四个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文物。除了偌尔曼所说的情况外,还有两点值得注意。”

    喇嘛王:“那一定有更好的东西,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纪蒲泰:“是的,首先,在这四个遗址中,除了发现汉文文书、木简之外,还发现有大量其他文字,其中有古于阗文、佉卢文、古突厥文、古藏文和粟特即窣利文。”

    喇嘛王:“啊,在些文字的发现,值得赞叹!它说明古代西域地区民族众多,语言复杂,文字不一,是东方民族、文化交流的一个大熔炉,是我国历史巨册中具有独特光彩的一页!”

    纪蒲泰:“这些文字的发现,说明那段东西方交往历史的辉煌,补充了我国历史文献的不足,那些鲜为人知的内容,打开了人们对西域历史研究的眼界,丰富了我国西域史的研究。好在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幸能保存在国外的博物馆,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喇嘛王:“这也好让外国人开开眼!斯坦因还有什么具体的发现?”

    偌尔曼:“这方面,我来谈。”

    喇嘛众臣:“那我们就听听你的高见,让大家都开开眼界?”

    偌尔曼:“我并非大言不惭,只是为了说一下那些发现。那些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佛教塑像、壁画和雕刻。据斯坦因等人的研究,这些佛像,特别是壁画、雕刻的风格、构图、色调及用笔等等,受希腊影响很深。有些壁画的人物,就直接来源于希腊神话。”

    喇嘛王:“这有何依据?”

    偌尔曼:“这种看法,除了很据壁画本身的特点以外,也有历史事实的根据。”

    喇嘛王:“根据在哪里?这可是个重要的话题。”

    偌尔曼:“公元前四世纪时,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东侵,兵锋所及达到中亚及埃及,并建立了西起尼罗河、巴尔干半岛,东至印度河的亚历山大帝国。”

    喇嘛王:“这个帝国不是在欧洲吗?”

    偌尔曼:“这个帝国的起源虽在欧洲,但其大部分领土却在东方。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帝国的统治者不得不把巩固对东方的统治作为自己政策的基础。”

    喇嘛王:“这个政策的基础是什么?”

    偌尔曼:“他们的一个基本政策,就是使被征服各地和民族希腊化。”

    喇嘛王:“那他们都怎样做呀?”

    偌尔曼:“帝国统治者在非洲以及亚洲许多地区,建立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一面屯兵驻守,一面移民通商,作为推行希腊文化的据点。它还提倡马其顿人、希腊人与东方人通婚,将希腊人大量移至东方,在征服地推行和使用希腊语言等等措施。”

    喇嘛王:“那会产生什么影响?”

    偌尔曼:“随着这些措施的实行,希腊的经济、文化确实在东方许多地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古代巴克特里亚(即大夏)范围内(阿姆河上游至印度河之间),希腊化推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