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在前_第九十四章 大风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大风部 (第4/5页)

观要求人们,要张显自己个性,反对一切规则的束缚。

    如此、、、困扰出现了。

    另外。

    对于统治阶层而言,二个以上的价值观,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也会造成这样的困境。

    以你们树叶小街的、、、主流观点的角度:一个价值观体系,会让一个阶层,处于统治地位。

    所以,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存在两种以上的价值观体系。

    那么,一个困境,就会出现、、、

    因为。

    农业社会,有代表地主阶层利益的价值观。商业社会,有代表商人阶层利益的价值观。理想社会,有代表人们利益的价值观。

    如此,让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中、、、”

    “怎样?”希望问道。

    “乱!”

    “乱?”

    “没错。”厨娘点点头:“三种价值观,代表三个利益阶层的,如此、、、乱,怎得一个乱子了得!”

    “你的意思、、、”

    希望想了想,说道:“在一个社会中,只有一种价值观,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

    “没错。”

    “你这么确定?”

    “当然确定。”厨娘一笑:“在回部落的路上,这个观点,你不是说过好多次了。”

    “这个、、、”

    看着一时无语的希望,厨娘的笑意更浓了:“我说的,难道有错?”

    “这个、、、倒也没错。基本上、完全的、、、符合树叶小街的主流观点。”

    “既然如此。”

    厨娘追问道:“我还有一个疑问,在农业社会,儒家,是主流价值观体系。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佛教、道教,这些同样体系完整的价值观体系。如此,有该如何解释?”

    “简单!”

    “简单?”

    “没错。”希望用力的一挥手:“儒家是一套完善的价值观体系,它给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完全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行政体系、道德体系。

    然后,从而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

    不过,儒家作为无神论的价值观体系,在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

    “无法克服?什么无法克服?”厨娘问道。

    “情绪疏解。”

    “情绪疏解?”

    “没错。”希望点点头:“有句话说得贴切,世上不如意事,十之七八,可对人说者,一二也。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的事。尤其是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农业社会,能够出人头地,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更是少之又少。

    如此,各种不满的情绪,会在人们的心中,不断的积累就滋生。

    面对这样一个情况,如果不寻找一个疏泄口。当不满情绪积累到一个临界点,会对社会的稳定,形成巨大的冲击。

    所以,佛教、道教,这种信仰生命轮回、信仰生命永恒。

    认为因果循环、善恶有报,坚信今生,只是永恒生命的一个驿站。只要积善行德,在生命的下一个轮回中,就能得到福报的宗教,就成为了一种很好的,情绪疏解渠道。

    当然,作为一个成熟的宗教。

    佛教、道教,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也会给出一整套,成熟的思维和行为标准。

    如此、、、”

    “怎样?”厨娘问道。

    “佛教、道教,作为儒家管理社会的一个辅助,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作为成熟价值观的佛教、道教,也存在一种可能、、、取代儒家,成为管理社会的的唯一价值观体系。

    所以。

    面对这样的一个可能,传统的儒家社会,对于佛道的态度,是既允许它存在,又不允许它做大变强。

    如果、、、

    如果儒家发现,或者认为、、、佛道的力量,已经超过了一个可以允许的范围。那么,不同程度的打压,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而这个打压、、、

    从历史上看,毁庙,逼迫和尚还俗,就是一种常态。

    所以,在长久的磨合中,儒家和佛道,达到了一种稳定的平衡。而这个平衡、、、我们可以看到,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儒家社会,形成了这样一个现象:信奉儒家朝廷,除非特殊情况,不会讲自己的司法权,延伸到寺庙之内。

    反之,寺庙的戒规、律条,也只能对寺庙内的僧侣,进行管理。而对那些归朝廷管辖范围的信佛居士、普通信徒,寺庙的戒规、律条,没有任何的强制管理。

    这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平衡。

    无神论的儒家,有神论的佛道,在这种平衡之中,对整个社会,进行了长期、有效的管理。”

    “如果、、、”

    听到这,厨娘想了想,问道:“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同时存在几个、、、比如,是三个无神论的价值观,对社会的管理权,进行着激烈的争夺。

    面对这样的情况,属于有神论的佛教、道教,或其他宗教、、、会怎样?”

    “这样啊、、、”

    希望很是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事,可大可小。”

    “怎么意思?”

    “说这个事,可小,原因很简单。在一个商业急速膨胀的社会中,人们的欲望,很容易被满足。所以,只要经济保持持续的发展,宗教的疏导作用,就会变小。

    如此,只要在持续的经济发展中,三种不同的价值观,分出胜负。然后,以胜利的价值观为核心,有神论的佛、道、、、为辅助。

    这样,就如同传统儒家,与佛道之间的平衡一样。可以很好的,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

    反之。

    这事,也可以很大。

    如果经济的发展,不可持续。

    如果,经济出现了断崖式的崩溃。

    事,可真、、、大了!

    经济的崩溃,人们原本、、、被激发的欲望。瞬息之间,就变成了崩溃后,那极度的失落和沮丧。如此,巨大的心理落差、三种互相对抗的价值、疏导人心的宗教、、、

    好吧。

    不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其他的成熟的宗教,只要给于合适的环境,就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社会运行的体系。

    如此,当经济出现了断崖式的崩溃时、、、

    原本,还是三种无神论的价值观,对社会管理权,进行激烈的争夺。

    可是,经济崩溃后,各种宗教,也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参与到、、、对社会管理权的争夺中。

    哎呀呀、、、

    依照如此的逻辑,传统宗教、新兴的各种宗教,会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下,快速发展、、、真不敢现象,那时、、、

    万教共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