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9章 天工房内说朝局 (第1/2页)
咱们还是说说正事吧。谢宏无力的摆摆手,中止了刚刚的话题,显然他倚为干城的这个才子也是个不着调的,而且不着调的症状还跟正德不太一样。 嗯贤弟,刚刚说的也是正事哦,人伦大道,怎么能说不是正经事呢唐伯虎还没感慨完呢,对谢宏的突然叫停很是不满。 咳咳 按照谢宏的指令,最后才有人去请曾鉴,因此,老人来的也比较晚,不过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了唐伯虎的高论,老人也是哭笑不得,只能干咳两声,以作提示了。 对于唐伯虎这今后辈,他还是很欣赏的。谢宏在一开始就对唐伯虎委以重任,虽然不大,可军器司中也有一些质疑声,毕竟是个不知底细的,可曾鉴却是一反常态,坚定的支持了谢宏这项任命。 当然,唐伯虎的不羁放dàng也让老人觉得很头疼,不过这都是小节了,反正这里不着调的人很多,也不多他这一个。 曾伯父谢宏急忙起身相迎。 曾大人唐伯虎和春丽也不敢怠慢。春丽自不用说,她手中的情报系统虽是日渐举足轻重,可她还是保持了最初谦卑的心态。 而且,对曾鉴在军器司中的地位,她也是很清楚的,说是仅次于谢宏也不为过,甚至超过了皇上。正德地位虽高,终究是不怎么管事的,发挥作用的主要是他的身份。 唐伯虎虽是xg情狂dàng,才学也隐隐在曾鉴之上,但是经过了几番挫折之后的他,却不会如同普通的狂生那样目空一切他深知老人的阅历和谋算是何等重要。 当年的事,若不是得了曾鉴的一番详解,唐伯虎恐怕至今仍被méng在鼓里呢。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是很复杂的,再聪明的人,没有在朝堂上磨砺过的经历,和相应的了解,也没法对朝局做出准确的判断的。 如今渗宏对自己颇为倚重,唐伯虎也有心更进一步,因此,在做了三公公文学上的师傅的同时,他也隐隐以曾鉴的弟子自居,学的当然是老人对人心的把握和对朝中局势的理解。 奉茶安坐谢宏微一沉吟,整理了一下言辞正要开口时,却听曾鉴悠然说道:贤侄可是为子皇上大婚之事烦恼 正是,曾伯父以为外朝此举如何被曾鉴先点出来了,谢宏也不吃惊,外朝为了快速推动此事,把声势搞得很是不小,只是半日之内,京城就已经街知巷闻了曾鉴好歹也是工部尚书,哪里会不知道9 立储。曾鉴一手拂须,直接点出了文臣们的目的。 立储这个答〗案确实出乎了谢宏的意料,他微微一愣,然后却是马上松了一口气,如果是这种程度的图谋,那还真是不用着急了。 历史上正德就不喜欢那三个女孩因此他也没在宫中留下血脉,嗯,朱厚照同学自〗由恋爱的成果,外朝是不承认的有没有都一样。 如今正德的表现也一样,那一后二妃还没入宫他就已经有要逃婚的冲动了,婚后的生活会怎么样,也是可想而知的,反正不会太甜mi就对了。 就算自己引起了蝴蝶效应,导致正德捏着鼻子走了火,然后运气也好,正中靶心了,可那至少也是十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到那个时候,近卫军已经成型,就算翻脸动手,谢宏也是很有底气的,哪会象现在这样战战兢兢啊。 唐伯虎,春丽也是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 谢宏现在已经把唐伯虎当做了心腹,而春丽执掌午夜系统,更是不用说,大多数情报都是经过她亲手整理的,两人如何不知谢宏现在面临的局势他俩可不是江彬,没有那么勇猛无畏,面对强大的对手,纵是不会动摇,可心里却难免有些忐忑。 二位贤侄,你们可是觉得高枕无忧了谢宏三人脸上都泛起了轻松的微笑,曾鉴却依然是一脸凝重,环视一周,将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之后,老人很突兀的问了一句。 嗯听了这话,唐伯虎当即就是一愣,而谢宏却是心中一凛。 他和曾鉴相处日久,知道以老人稳健不会无的放矢,既然话里有话,那就一定是有些自己忽略了的地方。 莫非伯父的意思是大婚,立储,逼宫,废帝从头推演了一番,谢宏猛然惊觉,一下站起身来。 不错,正如贤侄所想。曾鉴面sè沉重,微微领首。 曾伯父,谢贤弟,此举到底有何深意伯虎愚钝,还请二位为我解一直处心积虑和士大夫斗争的谢宏不同,唐伯虎终究是刚入伙,对于京中的局势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因此,谢宏和曾鉴的对话,他完全不得其解,很是茫然。 此番谋划1见效甚慢,我们大可以从容应对,只不过,从这番谋划1 中,却可以窥见谋划1者心态的变化曾鉴看重唐伯虎的理由很多,最重要的还是对方不容于士林,而且心态也是洒脱,在自己年事渐高之际,他也有心教导唐伯虎,为谢宏增加一位有力的臂助。 而他自己,毕竟已是年逾七旬,年前又受过丧子之痛,近来也时有精力不济的感觉。所以,曾鉴抢在谢宏前面说了话,为的就是不错过任何一个教导这位弟子的机会。 在常春藤书院兴办以前,要如年应对谢贤侄以及限制皇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