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弄臣_第299章 天工房内说朝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9章 天工房内说朝局 (第2/2页)

,朝中就一直存在着两种意见。ji进的一派以刘东山为首,持稳的一派以李西涯为首,开始的时候。两派中,是后者占了上风的。不过,随着贤侄布局逐渐展开,如今形势已经有所变化了。

    ,立储这番谋划1虽然见效缓慢,威胁甚小,不过其中透lu出来的意味却是令人惊心,废帝立幼也好,或是另立宗室也好,其实不过是个名目的问题。李西涯既然在今日的朝会上附了议,那就代表着ji进派彻底占了上风,如今只是内部的分歧还没完全解决否则

    曾鉴微一停顿,让唐伯虎消化前面的内容,这才续道:,他们内部的分歧是很难化解的,逼宫的后果也很严重,按常理来说,确是很难成事。不过,谢贤侄如今已经引起了他们的警惕让他们有了这样的念头,若是一切如常倒还罢了若是稍有异变,逼宫也不是不

    听到逼宫二字,唐伯虎不由悚然而惊。这种事在史书上不罕见

    大明朝开国以来也不止发生过一次,但是他原本不过是个普通读书人,猛然听到这样的事情就在眼前,他如何能够不惊

    他并不怀疑曾鉴的话的真〗实xg,别的不知道,学校对士林的影响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对于士林中人的狼狈和对自己的切齿痛恨,唐伯虎当时只觉得很畅快,可如今回想起来,这样的举动未曾不是对整个士人阶层轻蔑和挑衅。

    正如当日的泄题案,为了一两个派别的争斗,他们就可以搞得朝野不宁:为了自家权力和地位不被动摇士大夫们到底能做出来多大的事唐伯虎还真就不敢断言。

    那应该如何应对唐伯虎的不着调是收发自如的,刚刚跟谢宏胡扯,是因为谢宏提起的话题本身就很不着调,他当然也是用胡说八道来应对可现在的这个话题可就太沉重了,由不得他不紧张。

    由此可见正德的没心没肺确是天下第n,就连名声不逊于他的唐伯虎,在这方面也是望尘莫及的。

    ,老夫只管提意见,如何应对,唐贤侄你却是问错人了,你要问的是谢贤侄才对。跟谢宏相处久了,曾鉴也有了几分幽默感,对于唐伯虎的问题,他摆了摆手,却是笑而不答。

    当然了,这个问题也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看得通透并不代表能够解决,否则,他青年时代就看清楚了大明朝的痼疾,怎么会等到年逾古稀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案

    眼下的这个难题的难度并不逊于之前,老人当然没有办法,在他心中,非常人行非常事,这种惊天动的大事,也只能是谢宏这样不走寻常路的人才能应对了。

    谢宏其实也很犯难,现在的这个时机很微妙,正是他势力未成,实力对比最悬殊的时刻,若是翻脸还真就没什么胜算:不翻脸,主动权在别人的手上,头上悬着把利刃也让他很是难受。

    时间,关键还是时间。

    ,伯父,若是外朝的这项谋划顺利,是不是就能拖延一段时日呢

    立储的这项谋划1,是士大夫中两派人妥协的结果,如果能够顺利进行的话,那么稳健派的话语权想必会增加。比起另立宗室这样纯粹的造反来说,辅佐幼主似乎更you人一点,也更能消弭异议,应该是最符合士大夫们的预期的结果。

    ,贤侄所言甚是。曾鉴微微领首。

    所谓的合纵连横,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只要对方不是铁板一块,就可以用利益动之以图拉拢:又或离间其中,使敌人自相残杀:再或者用威吓等其他手段,总之就是个分化瓦解的过程。

    比起谢宏以往用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办法,这种手段才是老人最熟悉的,也是士大夫们用的最多的。谢宏这半年也算是长进了不少,所以很快就想到了这一点上面。

    ,这样的话谢宏的眉头又拧起来了,我擦,这不是又回到原点了吗顺利,怎么才是顺利,当然是二弟在后宫开开心心的搞三飞了,这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可是

    就凭那三个还没发育完全的小女孩,想让二弟开开心心的飞来飞去嗯,不太可能吧。

    咋办谢宏愁的白了头,想麻痹敌人咋就这么难呢搭档不集谱,显然是个大问题啊。

    ,大人,外面的兄弟抓了个可疑的人正犯愁间,猴子突然跑进来了。

    照旧呗。谢宏像是赶苍蝇似的挥了挥手,很是不耐烦的打断了猴子的话,jiān细和探子神马的最讨厌了,尤其还是赶在哥心烦的时候出现。

    南镇抚司的惯例具体是什么,谢宏已经不大记得了,不过他相信,探子们一定会刻骨铭心的,要是忘了,随时都会有儆猴的鸡出现的。

    大人,那个老头说是来求见大人的,他自称是都督府都督同知夏儒猴子有些为难,一般来说探子都是年轻人,很少有年纪太大的出现,年纪大了眼神不好,tui脚也不利落,干密探这行确实不太合适啊。

    ,都督府我管他去谢宏话说到一半,又咽了回去,因为这个名字让他很耳熟,他转头看看曾鉴,问道:曾伯父,这位莫非就是

    ,不错,正是那位未来的国丈。曾鉴微微一笑,很有些意味深长的味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