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路_第一百三十八节 扫盲与黄河决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节 扫盲与黄河决堤 (第1/2页)

    俾斯麦此时的言语,王韶毫不怀疑其中的诚意,至少在普鲁士一统德国之前,双方连结友好关系是一种双赢,至于普鲁士统一德国后,双方关系如何成长,那只有到时候再看。

    对这次接见,双方无疑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映像,俾斯麦果然如同列传中描述的那样,即性格粗野,又不泛狡猾,看上去直言不讳,只是却三番五次的暗示欧洲各国对远东的威胁。

    固然,作为一国宰相,又有着杰出外交才能之人,俾斯麦无论如何也不是只靠自己的粗野就能成功,事实上,俾斯麦对外交的措置相当圆滑。为了统一德国,普鲁士先后策动三次战争,第一次是普丹战争,第二次是普奥战争,第三次是普法战争,

    由易到难,普鲁士在统一德国的过程中却从没有与二个以上的国家战斗,始终只击败了它想击败的国家就赢得了胜利,并且每次战争还都是让对方忍无可忍,先期挑起来的,这种外交手段不但仅是狡猾,简直是可怕。

    俾斯麦虽然对年夜汉提出诸多批评,通过这些天的走访,对年夜汉的潜力却是暗暗心惊,目前汉军控制的区域已经比整个德意志数倍还年夜,人口更是和欧洲相当,并且这只是汉军一部分罢了,北方鞋靶人统治的人口、土地更多,一旦汉军统一,更非普鲁士能比。或许到时整个欧洲真的会在远东这个强国面前战栗。

    他虽然没有到过鞋靶人的土地,只是却深知以鞋靶人以前表示出来的实力,不成能阻止汉军绕一,而普鲁士的统一却是遥遥无期,这让俾斯麦心中暗自心焦,也更坚定了他暂时留在远东的决心,或许可以看到远东这个强国的统一战争。

    而后,王韶又召见了俾斯麦几次,两人每次都相谈甚欢,许多意见两人都不谋而合,让两人年夜起知己之感。

    受俾斯麦讲话的刺激,王韶重新向教育部分追加了一千万元经费,使得今年教育经费一下子增加到三千四百万元,让杨春海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花钱了。

    经过这几年年夜力办学,如今年夜汉已经建立起一万五千余所官学,在校学生上升到百万人左右,教师三万余人,固定经费需要一千二万,今年一下子多出一千二百万,杨春海原本筹算再建五千所学校,招收五十万学生,加上培训万名左右的教师,这样年夜概差不多可以花完,可是一下子又多一千万,他就是想再建学校也没有那么多老师可用,马上培训也来不及。

    最终,还是王韶直接给他支了一个招,这一千万,一百万用来资助学生到欧洲留学,二百万再筹建两所年夜学和办十所技术学校,对农民进行培训,以便能够适应工厂需求,其余七百万则用于扫盲。

    杨春海获得汉王的指示,马上恍然年夜悟,开始在会境内安插扫盲运动来,扫盲利用了晚上的时间,一般在学校、祠堂里进行,为了提高年夜家的积极性,教育部规定每个成年人来上一晚课发二两米津贴,扫育考试通过后,发一块银元作为奖励。

    至于扫盲的考师,那就要辛苦那些原本官办学校的老师,教育部会给上课的老师每月多发二块钱津贴,对平均薪资水平在十二元左右的教师来,也不无补。

    虽然每晚只发二两米,考试通过后奖励一块银元,这样的奖励对晚上无所事事的农民来还是有着很是年夜的吸引力,加上识字也不是坏事,很快获得各地农民的欢迎,官学的教师供不该求,基本上都介入了晚上扫盲活动。

    以一年学习三百天计,给一名农民扫盲津贴六十斤年夜米,合银元二块,通过后发给一元奖励,每名农民费用为三元、对三万名教师津贴七十万元左右,资料书本费、灯油费等费用三十万元左右,每年七百万元的经费年夜约可以给二百万农民扫盲,固然,如果加入扫盲的人一年还没有通过扫盲考试,那以后就没有津贴。

    投入七百万,每年就可以少二百万纯文盲,增加二百万识字之人,这样的投入无疑很是值得,汉军境内一亿人口,其中九成以上是文盲,要想将文盲全部扫除,以现在的速度需要几十年时间,不过王韶就是想加年夜投入也不可,因为没有那么多老师,只有慢慢再增加经费,他都有点后悔没有早一年开展这项扫盲运动。

    七月下旬,江南的早稻已经收割完毕,而晚稻也已经栽了下去,这段时间,原本是农闲的季节,只是天空中突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