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节 扫盲与黄河决堤 (第2/2页)
一直涛涛的下起雨来,一连十余天不断,各地江河暴涨,许多处所的衡宇被冲垮。 王韶连忙下令救灾,将近十万军队洒了出去,对后世来动用军队救灾是一件平常之事,此时却是一件创举,如果是清兵,不趁乱掠夺就好了,哪谈得上救灾。 受灾最重的是江北地区,许多处所连正在修建的铁路线都被洪水冲垮,这让魏雨农有点、气急废弛,原本若没有这场暴雨的话,八月底完成江北三条铁路线的修建,时间绰绰有余,没想到被这场洪水一冲,时间担搁不,又多出许多要重修的处所。 好在这场雨到了七月三十日时终于放睛,虽然洪水一时还没有退,不过只要不下雨,洪水过不了几天总会退,离八月底还有一个月时间,只要抓紧时间赶工,还有望在他立下的军令状日期之前将剩下的铁路线修好。 这场暴雨,汉军事后统计,受灾的人达到二百多万,其中近千人死亡,十数万间衡宇被冲垮,损失的财富更是不成胜数,让所有人庆幸的是幸亏产生在早稻收割之后,若是提前到六月发年夜水,损失更是会很是惨痛。 除苍生死伤外,救灾的汉军也伤亡一百多人,其中死亡了数十人,对这死亡的数十人,王韶统绕给予了烈士称号,对家属给予丰厚抚恤,打捞上来的遗体葬入烈士园。 汉军的烈士园就建在南京效外的钟山下,从汉军起事以来,虽然一直胜利,可也牺牲了数千人,他们统一葬在一起,享受着朝廷每年四时的祭祀。
对这受灾的二百多万人,朝廷拿出了二千多万元的救助款,全部购买粮食,给灾民分发下去,此时刚刚夏收,市面上粮价其实不高,一些受灾严重的地区本地jianian商还想依照老经验把持粮价,不过朝廷快捷的水陆交通运输很快就给了他们当头一捧,年夜量粮食涌入,本地粮价迅速回落。 基本上受灾的每户人家都发下了可以度过秋收的粮食,至于冲垮的衡宇,那就没有体例,只能由灾民自建,朝廷没有那么多的钱财来帮忙他们重建衡宇。 好在此时老苍生对朝廷要求很是低,水灾时朝廷能命令兵丁来救灾,又能及时发下粮食救助,没有饿死人,jianian商们更是没能把持粮价,普通苍生心中已是感激不尽,越发感觉到新朝的好处。 国一直以来都年夜灾灾不竭,只要有粮吃,饿不死,苍生自然会自救,也不会形成流民,洪水刚过,他们擦干眼泪,马上开始重建家园。 这次洪水其实不是只在汉军境内,事实上波及到全国,湖广、河南、山东,直隶全部暴雨成灾,本地苍生死伤惨痛,无论是清军境内还是太平军境内,他们不成能获得军队救助,只能听天由命。 就在七月三十日,天气放睛,年夜家都以为洪灾终于过去时,对河南兰阳县和山东清河两岸的苍生来,一场更年夜的灾难即将来临。 八月一日,兰阳北岸铜瓦厢,抵抗了洪水连续十余天侵袭的河提终于承受不住,一声巨年夜的响声传来,河堤如同豆腐渣一样垮塌,汹涌的黄河水如同奔马一般,轰隆隆的直冲而去,刹时间将下游数个村落淹没,将数千人吞噬的干干净净。 这只是刚开始罢了,接下来失去约束的黄河水横冲直撞,淹没了年夜片的农田,村落,逃得稍慢之人被黄河水一卷而走,刹时间就无影无宗。 也不知道黄河水流了多久,终于找到一条河流,马上朝这条河流直奔而去,这条河流正是年夜清河,原本清澈的河水立时变得混浊,水位高涨起来。 此时的年夜清河无疑还不克不及容纳整条黄河水,河水漫过年夜清河河堤,不断冲涮两岸,河岸两边的衡宇、村木都被咆哮的黄河水席卷一空,给年夜清河两岸之人带来深重的灾难。 这又是一次黄河年夜改道,从今天起,黄河不再由淮河入东海,而是改由年夜清河入渤海。 这次改道,瞄准河两岸的苍生来是值得欢欣鼓舞之事,他们从此解脱黄河的危害,又没有缺水之忧,对年夜清河两岸的苍生来,原本由准河两岸苍生承受的灾害将由他们承受,因为黄河改道,整个山东苍生受灾的人群就达到数百万之巨。 第三更! 今天三更完成,求一下月票,推荐! 更多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