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节 汉王召见 (第2/2页)
同méng古人和俄罗斯人的贸易,晋商才能大发其财,若汉军一旦禁止晋商与méng古各部通商,不但复盛公要倒,就是其余晋商也大部分要倒闭。 王韶轻轻扫了乔致庸一眼,就知道他紧张什么,眼下méng古人支持着盛京的清廷,与大汉无疑是对立关系,禁止晋商与méng古各部经商似乎也是理所当然,不过王韶却丝毫没有这种想法,禁止晋商与méng古人jiāo易,虽然可以让méng古各部陷入贫团,不过这样做对大汉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让méng古离大汉越来越远。 所以对méng古人的商路不但不能禁止,反而要想办法扩大,不过,要想将méng古纳入大汉,光靠商人自然不行,军队也必须跟上。 “乔东家不必紧张,孤并无禁止晋商与méng古各部jiāo易之意,méng古亦是我中华一部,听说复盛公商号与诸多méng古部族关系极好,孤希望乔东家能够协助大汉与méng古各个部族取得联系,只要他们愿意归顺大汉,孤同样不吝于封赏。” “原来如此。”乔致庸顿时心头明亮,他此时才知道汉王宴请晋商的真正目的,其实前面让各个商人为灾民捐献只是晃子,或者不能说完全是晃子,只是一举两得而已,真正主要的目的是借助晋商在méng古各部形成的强大人脉关系,对各部进行招降,甚至是让各商家成为汉军的探子。 乔致庸心中犹豫万分,此事若是成功,无疑会稳固乔家与汉军的关系,对乔家以后的生意大有好处,可是一旦失败,对乔家的打击会更大,很可能尽毁乔家在草原上的根基。
若有选择,乔致庸肯定会一口否决,他偷偷看了看王韶的脸sè,王韶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仿佛对他的回答根本不在意,越是如此,乔致庸越是不敢将拒绝的话说出口。 “怎么,此事令乔东家为难?” “不,小人愿意听从殿下的安排。”乔致庸心中暗叹了一声,所谓胳膊扭不过大tuǐ,答应下来尚有成功的希望,若是拒绝,实在不知得罪了汉军会有什么后果。 “这就好,乔东家,我大汉一向赏罚分明,他日乔东家必定不会后悔今日之举。” “不敢,能为朝廷效命是乔家的荣幸,小人深感殿下大恩。”既然答应下来,乔致庸自然干脆说一些漂亮话,免得让汉王认为自己不是心甘情愿。 王韶“唔。”了一声,没有再多说,而是端起了茶杯,乔致庸顿时明白,从椅子上站起重新跪下道:“小人告退。” “好,下去吧。” “是。”乔致庸从地上爬起,一步步退出厅中才转身而走,出了院子之后才感觉到后背一阵发凉,用手一mō才发出手上湿漉漉一片,这才知道,自己的后背完全被冷汗所湿。 在院中停了一下,乔致庸才重新返回宴请的huā厅中,无意中瞥见又一人被汉军领着向内院走去,仔细一看,却是大盛魁的总掌柜,心中顿时明白,大盛魁总掌柜此时肯定也是受汉王召见。 若说日升昌执晋商票号牛耳,那么执晋商商号牛耳的非大盛魁莫属,大盛魁商号在康熙初年时即已经创立,初时三位股东都是穷人出身,不过凭着自身的吃苦耐劳,加上抓住数次清军在草原用兵的机遇,为军队征集粮草,积累了大量财富。 如今一百多年发展下来,大盛魁正值极盛时期,伙计总计六千人,用来运送货物的骆驼数万头,在座的晋商中大部分人都是从小听大盛魁事迹长大,乔致庸同样不例外。 他心中暗暗庆幸自己刚才答应了汉王的要求,汉军选择的合作对象肯定不止一家,复盛公、大盛魁只是其中之一,若他不答应,汉军多他一家不多,少他一家不少,而乔家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艰难无比。 乔致庸猜想的不错,这天晚上王韶一连接见了十余家晋商,这些晋商都是在méng古各地开设商号的大商家,雇佣的伙计少则数百多,多则上千甚至数千人,因为草原上马贼频发,大多数商家都有自己的护卫,有了这些商家的帮助,汉军化整为零进入草原毫不起眼。 对于愿意归顺的méng古部落,汉军自然会给予一定好处,若是不愿意归顺,汉军也不介意动用武力,以现在汉军实力,只要一个师左右完全可以横扫méng古,唯一担心的就是路途不熟和méng古人提前得到消息逃跑,这才需要商队的掩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