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节 观风闻喜 (第4/4页)
点头谁敢发兵? 这事情可真是难办的很那!派兵那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他们各大族集合的那些人我也没放在眼里,更不担心牛辅或者董卓事后和我算帐,他们是什么鸟人我清楚的很。但这军队一旦派出,就等于把虎狼放出了笼子,一场大屠杀大劫掠大灾难在所难免,闻喜县现在一万多人,过后可能就剩不了多少。当然也不是我怕杀人,这么多年了对这些都看淡了。问题是这样做后,双方完全势同水火,深仇大恨根本没法调解了,我们以后在这个地方怎么待?但如果不惩治这些家伙,不仅对营里的将士没法交代,地方上的人和其他营可都把我们当软弱可欺的孬种,那还不以后人人跑我们头上拉屎撒尿,我们中垒营以后也不要抬头做人了。 难啊,真难啊!这将旗不是这么好掌的,领导不是这么好当的!在原地转了一会儿,思前想后,最后决定先礼后兵,虽然牵逵郝锗等人一肚子不情愿,那也没办法。派出了陶成和卫会等人去交涉后,让庄灿总统中五屯、左五屯以及骑兵队准备作战,听我命令开拔,刘遇率领右五屯防守营区。 卫氏等大族本来是挺畏惧的,只想把人抓起来,审问治罪,挽回颜面,现在一看初战告捷,士气正旺,再见陶成卫会过来交涉,傲气更盛,当然这也是我所要的。因为我主动提出交涉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第一可以在尽量占住理,赢得舆论支持,毕竟我们已经让步了,主动提出交涉,如果他们拒绝和谈而开战,曲在于他们;第二就是使他们变得更加骄傲,离开闻喜县城,盛气来战,从而以逸待劳,一鼓歼灭。 卫固等人刚开始极其骄傲,根本就不想什么交涉和解,准备把陶成卫会和那些俘虏的老兵一起杀掉祭旗,然后发兵左邑。这时候年仅十九岁的卫觊起到了挽狂澜于既倒的重大作用,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避免了卫氏的灭亡,也避免让我背上屠夫的恶名。 面对卫氏和其他各姓主要人物在大堂上嘈嘈嚷嚷,议论如何趁胜追击,他越众而出讲了一通道理,说服了那些年纪虽大、但不够冷静,胡子虽长、但见识不高的长辈们。 “各位前辈见解精妙、词气慷慨,令人佩服,但晚辈心中颇有几点疑问想请教:以我们现在两千人的民军能否打败中垒营两千精兵?大家没有忘记巫咸山一战的步兵都督就是中垒营的司马杨飞吧?” 说道这里他顿了顿,给别人一点思考的时间。 “就算我们消灭了中垒营,安邑的牛辅能善罢甘休嘛?我们能否接着打败驻扎在安邑的一万牛辅军队?如果打败牛辅,我们能否打败驻扎在雒阳的十万董卓大军?试想以白波贼十万大军纵横并州河东,无人能挡,但在巫咸山一战中被歼灭大半,从此逃出河东,现在都不敢回来;关东诸侯誓师讨伐董卓,传檄天下,声势何等浩大,但三十万大军驻扎在酸枣,个个畏惧董卓,不敢前进一步,而我们却以两千民兵单独挑战这样的虎狼之师。我恐怕我们的祖坟都要被夷平,我们的家族都要被灭绝了吧!” 卫觊几句话问完,堂上人个个都象霜打的茄子,哑口无言、无话可说。经过商量,同意双方磋商,卫氏就派出了卫觊随同卫会一起到中垒营交涉,伯儒也算得胆识兼俱的佼佼之士了。 最后双方议定:卫氏交出杀害老兵的凶手(至于他们找什么人顶缸,那我就不管了,只要给兄弟们一个交代就行,最后他们交出了三十三个人,全部在左邑校场当着全营的面斩首。);南湖村土地交给退役老兵;中垒营在盐邑的盐田和各处的盐铺则按照朝廷法度一律交官(实际上就是交给卫氏等大族);已经在盐铺做事的老兵不能被解雇,掌柜则由官府任命;每年要从盐田收入中提出三成利润作为中垒营的军饷。 对于这个决议双方都比较满意,我安顿了老兵,而他们利用几个替死鬼平白得了一大块盐田和许多铺子,而那些替罪羊我也不知道他们从那里弄来的,反正送来前都被剪了舌头。说实在话,盐田的利润比这几亩地强多了,不过我也不为己甚,反正我们已经赚了不少钱,而且牛辅对我们中垒营带头贩卖私盐也很不高兴,这大大减少了他盐税的收入,我也赶紧见好就收。再说谁知道以后会调到哪里去,盐田虽好,又不能占一辈子。而老兵们既然要在这里安家落户就不能与当地人形同仇寇。 能有这个结果,我是十分高兴的,自己虽然不想在政治上有什么发展,但鸟儿都知道爱惜自己的羽毛,我也不想弄得声名狼藉。 事后听说是卫觊从中斡旋出了大力,专门备了份厚礼,让大牛代我上门拜访致意。我手下这些人,也就大牛在杨家大族待过,还懂得一点礼数,其他人派去了只能起反作用,当然也只有他还对那些名门大族存有尊敬的念头,其他人根本就不甩他们。 对于我主动和解的姿态,卫家反应很快,卫觊第二天就来左邑回拜。毕竟乱世中有兵就是王,我们中垒营也算河东一只重要的武装力量。既然不愿意冲突,能够与中垒营拉上关系也是他们求之不得的,更别说是我首先上门,于他们也是一件可以炫耀的事情。 这一来二去,双方关系改善了不少,正旦的时候还互相拜访,不管是虚情还是假意,至少比没有强。而经过半年的整顿,士兵没事都不让出门,中垒营的形象改变不少,特别是二月一日的社日,我带领主要军官和能歌善舞的士兵两百多人参加了闻喜县的庆祝活动,军民关系算是基本恢复,甚至可以说比其他各营要好,而这个主意就是伯儒给我出的。 相对于各大族的其他人,伯儒算的上一个与时俱进的后起之秀,能比较快的接受并适应现实,老一辈那种抱残守缺的名门意识在他身上体现的比较少,也因此很快就和中垒营的主要干部成了好友,而不象其他人,虽然勉强和你交往,但那种俯就和卑薄的神情总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让大家都不痛快。 为了感谢他给我出的好主意,今天天气晴好,特地请他出来踏春游玩,然后一起去洗温泉浴。 相对于前线的战事,我们这里可真是舒服的很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