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云飞扬_第四十四节 左右开弓(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节 左右开弓(下) (第2/4页)


    “告诉城头的人隐蔽好,汜县尉,弥且司马,你们下去整顿人马准备出战吧。德鲁,由你率领老弱守城。”

    “是,属下遵令。”汜懿、杜挚二人躬身领命而去。其他人也都收了刚才玩笑的神色,靠着女墙蹲了下去,城头就剩下杜挚率领的老弱妇孺在走动。

    “赵岑,你个死家伙,我看你往那里跑!”淳于琼带着一队一两千人的骑兵紧紧跟着赵岑的匈奴骑兵追了过来,一直追到城下,但是城门紧紧的关闭,赵岑故意对着城门大喊:

    “快快开门!”

    “赵将军,对不住了,一开门贼军肯定趁机进城,端氏城就难保了。黄泉路远,您老人家一路走好,清明时节我会给您多烧几柱香火的!”王凌看我用眼睛瞄他,从望楼里面走了出去,也演戏一样对着赵岑和众骑兵说道。

    “哇呀呀!”

    “哈哈哈哈哈!赵岑,你个家伙当年追随董卓个逆贼,早都该死了。容你活到今日,已经是造化了,还喊叫什么?乖乖自己抹了脖子,省得我动手,看在老朋友的份上,我会赏你一分薄棺材板的。”

    我侧身在望楼里面,从射孔看着城下,诱敌的一千多匈奴骑兵被袁军人马成扇形包围在城壕边,随着淳于琼后续步兵气喘吁吁到来,立即端氏东面拥挤了一眼望不到边的袁军队伍,里面绝大多数是步兵,我让王凌虚与委蛇就是为了等待他的步兵到来。跑得慢的步兵还在翻越远处的山岭往这边赶。

    我看看淳于琼,还是我在雒阳时见到的老样子,一脸大胡子,浑身酒气,一副色眯眯的样子。这家伙靠祖先的余荫,以及一身好武艺,并且得到袁氏、杨氏、许氏等世家大族的支持,不断升迁,最后累积功为西园军右校尉。这个人久经战阵,在西凉、并州与游牧民族打过许多仗,也在镇压黄巾起义中显过身手,建立过不少功勋。虽然不能说是一员良将,也谈不上什么大将之才,但绝对是个猛将。

    不过我和赵岑对于淳于琼都没有好感,可不是说个人之间有什么冲突,这是北军和西园军之间的恩怨,并且夹杂着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人出身之间的军官的矛盾。

    自从汉武帝以后,大汉的都城都是北军负责防卫,即使宫城里面的宿卫也是北军将士轮番入卫,皇帝出巡前后警戒开路的也是北军屯骑,虽然很辛苦,但这是北军的骄傲,每次宫廷政变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北军。而西园军的建立直接威胁到了北军的这种皇家宠儿的地位,所以上自司马,下自士卒都对于西园军没有好感,北军将士给西园军的将校、司马都起了绰号,比如右校尉淳于琼,大家一般称之为傻大个。虽然我去射声营的时间短,但也受到这种整体氛围的熏陶和影响,我和杨芳、牵逵、景颇、麦铁杖等射声营、步兵营将士的观念直接影响到了****整体对于西园军将校的看法。

    “哈哈哈哈哈,老赵,别费那劲了,自己动手吧。没人救你的,你瞎诈唬什么一万骑兵,还什么大队埋伏,以为咱是傻子啊?我们提前就打听了,杨飞个崽子一共就他妈四千骑兵,跟韩遂打了这么长时间,现在能剩下一千都不错了,还一万呢?就你这点老弱病残,不知道从那寻来的,也敢出来现世。哎呀呀,老哥我真佩服死你了。”

    淳于琼好像一只抓住了老鼠的猫,对赵岑肆意调侃。我在望楼上,看着淳于琼一张胖脸上得意的笑容,心里一阵厌恶,也不想好友继续忍受这种侮辱,就轻声问身边的近卫。

    “准备好了嘛?”

    “好了,将军!”

    “嗯,随我出去!”

    “是!”

    说完我和近卫们(弥且不真、杨干、卢丹等都在城门口整备人马准备率领队伍冲出去厮杀)从望楼里面走了出来,亲兵们早竖起了我的大将悬纛,藏在女墙后面的老弱们也站了起来,一时间端氏城墙旗帜林立,人头窜动,袁军看到这情形不由自主倒退了几步。

    “袁军将士听真,我乃是镇东将军杨飞,你们已经被我河东五万大军包围了,赶紧弃械投降,降者免死,抵抗者格杀勿论。”我提高嗓门,对着城下高喊,城头将士和老弱跟着高声呐喊。

    我的露面引起袁军极大的震动,他们都没想到我会出现在这里,我的出现必然代表着整个河东大军的到来,登时袁军部伍大乱。

    “韩遂大军已经被我歼灭,奉劝你们莫要作困兽之斗。来人,擂鼓,磨旗!”

    随着我的命令,城头鼓声震天,大旗磨动,端氏东门哐铛一声打开,弥且不真、杨干率领亲兵营三百精锐骑兵当先,端氏壮丁随后,呐喊着冲了出去,赵岑一看,哈哈大笑,也指挥匈奴骑兵开始反扑。

    而高见和徐晃的埋伏兵马也从城南、城北的山背后如同洪水一般冲了出来,把袁军围裹在中间,端氏城外人喊马嘶,锣鼓震天,气势差点就把端氏这个弹丸小城给掀翻了。

    一万骑兵冲锋呐喊的声势,任谁看了都心惊胆战不已,马蹄踏在地面上的剧烈震动,我站在城墙上都可以感觉得到,站在城外的袁绍步兵可想而知了。按照河东骑兵轻重配合的一般要求,他们冲锋的时候都是轻骑兵在前,匈奴骑兵边奔跑边不断向斜上方放箭,箭雨嗖嗖、遮天蔽日,双方还没有直接冲突,袁军的步兵们就被箭雨洗礼过多次,被射倒无数。一直快到跟前,匈奴骑兵才向两边散开,给重骑兵腾开道路,但也是边跑边射。对于这种作战样式,袁军士兵都没有心里准备,拥挤在一起,躲都没处躲,只有挨箭的份。

    弥且不真、杨干等三百亲兵营骑兵按照我的嘱咐,一马当先直冲淳于琼,其余士兵一看两边旗帜飞扬、人山人海,不知我方到底有多少人,都是乱成一团,争相逃命。

    徐晃、姚兴率领剩余的一千名重骑兵当先破阵,从敌人步兵队伍里面来回冲锋,更增加了敌人的混乱,很快战局就明朗了,在大队骑兵的压迫下,袁军士兵很快丢盔弃甲向东逃跑。

    此次我带来的一万骑里面,一大半都是匈奴骑兵,虽然他们冲锋陷阵不行,但追亡逐北乃是他们的强项。只见骑兵们也不截断袁军东归之路,而是跟在后面和两侧,不即不离的跟着,不断发射箭矢进行攻击,迫使两侧的逃兵本能的往中间躲,这样更增加了袁军的混乱,自相践踏死掉的人不计其数。

    “没想到袁军也就这水平嘛!”看了袁军溃散的狼狈模样,我一阵冷笑,以前没有和袁绍及其麾下将士直接对阵过,对于这个先后打败匈奴、白波、黑山黄巾、公孙瓒的人物还是充满了敬畏,今日一见,袁军不过如此。

    “将军切切不可如此轻敌!”身边的王凌听了我的话,直言进谏。

    “哦,为什么?”我回头问这个年青的县长。

    “据属下的情报,此次袁绍派到河东的兵马并不是其主力军队,而是征集的壮丁民军,其主力正在对付公孙瓒和张燕。而且这些冀州壮丁可能以前没有和匈奴骑兵作战过,没有见过这种战术,所以我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