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云飞扬_第四十四节 左右开弓(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节 左右开弓(下) (第3/4页)

才能如此轻易取胜。”

    “嗯!公孙瓒和袁绍有什么新举动嘛?”我听了心中暗喜,心说看来伯儒的活动有效果,公孙瓒可能有动作了。

    “据我们抓获的袁军士卒讲,似乎公孙瓒一夜之间烧了易京,围攻的袁军部队还以为公孙瓒要*,没想到他趁机突破包围,进入了广阳郡,似乎已经占据了广阳,正在与袁绍、鲜于辅、阎柔激烈争夺。他的弟弟公孙范也从故乡右北平起兵呼应。不过消息不太确切,只是他们运粮的民夫乱传。”

    “这就好,这就好!”

    我心里一阵开怀,公孙瓒的水平我知道,虽然政治、战略上一般,但打仗的水平很高,在战术指挥上袁绍不是他的对手。尤其是袁绍一见公孙瓒大势已去,竟然诛杀了自己最得力的大将凉州西平麴义(麴氏乃是西平的大族,汉末西平起事的很多人都是麴家的,仅仅历史上记载的就有麹演、麴平、麴光。)。麴义这个人最早也是段颎的部下,在凉州、并州各地和羌胡、鲜卑、乌狟打了几十年的仗,极其熟悉骑兵的作战战术和步兵破骑兵的战术,那种以刀牌手使用地趟刀,砍断对方骑兵马腿,以步兵破骑兵冲锋的战术就是他首创,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将才。

    我在太华山的时候就听大哥说起过,在皇甫嵩和董卓麾下的时候也常听人提到他。这个人虽然十分桀骜不逊,但确实是个难得的良将,乃是公孙瓒的克星,袁绍自毁干城,情况对于公孙瓒更有利了。看来上天还不愿意亡我和公孙瓒啊。

    “将军,亲兵营擒获了淳于琼。”

    “嗯,告诉弥且他们把人押解过来,同时告诉高见、徐晃见好就收,防止审配反扑。”

    “是!”过来禀报战况的亲兵听了后平举右手施礼

    “彦云,你去找几个可靠的袁军俘虏过来。”

    “是!”

    “德鲁,麻烦你挥洒一下笔竿子了。”

    “是,请将军吩咐。”杜挚一听赶紧吩咐县吏去取笔墨帛。

    “很简单,就是告诉审配,我们感谢袁使君(袁绍自称相国,杨飞还是用他冀州牧的旧名号称呼他,那是不承认他的天命新朝。)的好意,不过仰赖上天庇佑、天子威灵,我们已经歼灭韩遂兵马,所以支援就不必要,请立即撤出河东,否则如果有将士不听约束,以至于伤了两家的和气,那就太不好了。同时告诉他,淳于琼正在我河东五万大军中做客,虽然我军热情招待,不过他们思乡心切,请审将军斟酌。意思就这样,具体文字你自己润色。”

    “啊,是,是!”王凌等人一听,两军明明打的你死我活,端氏壮丁和男女老幼们看见大军取胜,都蜂拥出城,正在端着刀矛和菜刀等各种工具,把那些袁军的伤员一个个捅死或者打死在战场,割下他们的首级,剥下他们的衣甲,惨嚎声不断传来,袁军士兵的尸体都光着屁股躺在战场上,我却在这里大叙双方的情义。

    “将军,书写完毕!”王凌、杜挚摸不清我的想法,不敢多嘴,老老实实禀报。

    “将军,这样未免太便宜袁绍了吧。他们杀我百姓,围我要塞,攻陷我们的县城,就这样和他们议和?”王凌忍了忍,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异议。

    “哎,彦云啊,你知道对于一个将领来说,打仗时最重要的是什么嘛?是把握战机和捕捉战机,古人云:时来天地皆努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只有善于把握、创造战机的将领才称得上军事天才,在不利的形势下善于虚与委蛇和忍耐,以便积蓄力量等待有利时机的出现,这也是对大将的要求啊。真正的大将就象雄鹰一样,一旦发现猎物,捕捉到战机,就立即直扑而下,而没有机会,宁可在天上翱翔,慢慢等待。

    此次和韩遂作战,虽然我们最后把他们撵了出去,不过我们也损失惨重啊。今年汾水以南各县,特别是涑水流域,因为兵灾,庄稼基本都没有收成了,被杀害的百姓总计可能超过了三万,死去精锐士兵就很多了。而汾水以北各县,因为把壮男壮女几乎征调一空,没有劳力秋收,收成也不比往年,整个河东的粮食收成比去年少了六成。而我们能打赢淳于琼,一方面是如你所说,此次来得不是袁军主力,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打了袁军一个措手不及。如果我们真的和当面之敌对抗的话,虽然他们可能来得不是主力,但敌军将领审配、高览、张郃都是一时名将,可不都是淳于琼这样的饭桶,胜算极小啊,还是趁机议和的好。等到我们力量恢复,时机有利的时候再找回这个场子吧。”

    “将军英明!”王凌一听,知道我教诲的深意,深深地躬下身子施礼。

    “嗯!”我负手凭着女墙观望,但见杨干他们已经把淳于琼捆在马背上抓了回来,河东的老百姓在道路两边用石头、土块砸马上的淳于琼。不过我的心思已经不在这里了。

    审配会同意我的意见嘛?应该会吧,淳于琼是袁绍身边重要的人物,加上我们大队后援赶到,以及马邑久攻不下,以及失去了偷袭的初衷,与我们议和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嗯,彦云,去准备些猪、牛羊和酒,装上车,准备犒军!”

    “将军,高将军他们都快回来了,直接宰杀了就行,何必费那劲?”县丞杜挚一听不解。

    “将军,您这是送给审配他们嘛?”王凌不傻,猜出了我的意思。

    “嗯!”

    “没有!”王凌、杜挚等人一听,十分恼火,自己和袁军作战一个多月,现在自己打赢了,竟然给他们犒军?

    “别闹意气了,去执行命令。忘了我刚才说的话了嘛?”

    “牛羊都让淳于琼抢走了,那有啊?干脆把袁军俘虏全部腌成rou干给他们送去,直接用他的东西犒赏他们自己的军队算了。也省得埋葬他们,脏了我们河东的地方。”王凌还是一肚子气。

    “胡闹!赶紧去准备的,同时多找些吹鼓手!都由你负责。”我心里也很不情愿,但没有办法啊,谁让咱弱小呢,打赢了还得感谢人家。

    “将军,并不是小人不明事理,舍不得几个牛羊。我是担心这样,反而让审配看清了我军的虚实,更加不会撤军了。”王凌思考了一下,躬身说道。

    “你能想到这一点说明学习兵法很有心得,不过凡事得具体分析,你说的这用在一般人身上是对的,但对于审配就不一样。根据情报了解,审配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我们这样主动结好,他反而会以为我们有什么阴谋诡计,要算计他,肯定会撤掉对马邑的包围,收缩兵马,加强防御,并且派出人马探听情况。这样的话,一方面马邑之围就解了,另一方面,他这样做,需要耗费时间,从而为我军恢复体力,以及后续部队赶到争取时间。当然,审配是个很聪明的人,他敢于进攻河东,主要是趁人之危,一旦知道我们打赢了韩遂,又主动提出和解给他个台阶下,他应该会知趣地趁机收场。”

    “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