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云飞扬_第四十四节 左右开弓(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节 左右开弓(下) (第4/4页)

不过审配大军已经深入河东,而且张郃连占我两县,如何会轻易吐出已经吃进口的rou呢?”王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反问道。

    “哼哼,如果他那么不识抬举,那就等子颜统率五万手续步兵赶到,大干一场好了,反正韩遂大军已经撤出河东,我们正可以放开手大打一场,出出胸中这口恶气。好了,不必多说了,赶紧准备去吧,同时派人封锁由东向西的各个孔道,捕拿袁军细作。并命令高将军和赵将军,立即收军备战,以待不虞。”

    “是,属下遵令。”

    九月二十九日,端氏东之马邑城下

    东西两军相距三里,旗帜招展,人头窜动,互相虎视眈眈,但在两军之间的空地上,一百多吹鼓手又敲锣,又打鼓,又吹唢呐,热闹非凡,后面还赶了上百头牛羊猪,更加混乱奇特。马邑守城的将士都趴在高高的城头上观看这奇特的一幕。

    “审君,万分感谢,万分感谢,君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救援河东,飞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则个。”

    “将军客气,勤王讨逆、救弱扶颠,分所当为,更何况河东与雒都唇齿相依,何言感谢二字。”

    审配也是十分客气,当然他的脸皮也真厚,不过要在政治、军事领域混出点名堂,脸皮不厚是肯定不行的。我和他两人亲热地拉着手,一起步入****将士临时搭起的大帐中间,二人在上席坐了。

    虽然我们两个第一次相逢,却好像久别的老友一样亲热。但帐下的将士,包括我们自己都心知肚明,知道是鬼话连篇、言不由衷。徐晃、杨干、弥且不真等都紧紧跟在我的身后,唯恐袁军加害。袁军的大将高览也紧紧护着审配,上党太守许济倒善于转圜,妙语连珠,在中间经常插几句调节一下气氛。

    “此次若非将军率领虎狼之师援助河东,我们如何能够这么快就消灭韩遂、马腾五万大军,斩杀郭汜,生擒马岱、庞德、高硕、夏育等人呢?区区犒军之物,不成敬意,万望将军笑纳。”

    进了大帐坐下后,我举起酒杯,含笑对着审配和许济、高览贺道。第一眼看见他细长而又白多黑少的眼睛,就对他没有好印象。一直想亲眼看看张郃,可惜他仍然率领兵马在濩泽驻扎,没能见到。

    “哦,哦,哦,将军神勇,我们敬将军一杯。”

    审配、许济、高览听了我的话都是脸色大变,心想我能收拾了韩遂五万羌胡骑兵,他们现在这三万壮丁又算的了什么?我是否真的消灭了韩遂五万人马他们不知道,不过淳于琼一万人马一天之内全部被歼灭,只有三百多人狼狈地逃回大营却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容不得他们心里不打鼓。当然我这本来就是虚张声势,虚虚实实,先声夺人,震慑敌胆来着,他现在如果真的和我们打,我们打赢的可能性很小。再说他就是现在想和我打,我也绝对避免,但是等庄灿后续步兵赶到,他就是跪在我面前想和我和解,那我也绝对不会答应的。

    “不知淳于将军现在如何?”

    没有寒暄几句,审配就问道。淳于琼虽然是个混蛋,用兵本事和张郃、高览差远了,但他的身份高贵。他当西园军右校尉时,和袁绍平级,但不顾平级关系,从那时就开始追随袁绍,是袁绍早期的重要亲信,审配等那时还不知道在哪里钻沙呢,以后袁绍跟公孙瓒争夺冀州以及和张燕等盘踞太行山的黄巾余部作战,淳于琼也都是一马当先,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天命朝廷建立后,袁绍任命淳于琼为车骑将军。如果失陷了淳于琼这个军中大将,审配是没法给袁绍交待的。

    “哦,淳于将军乃是我河东的贵客,如何敢轻慢。努,他在那里!”

    我一指西面,亲兵们摇摇豹尾旗,高见让人把淳于琼从骑兵方阵里面推了出来,他的情况是还不错,衣冠整齐,不过手脚被捆在马背上而已。

    “淳于将军乃是相国(袁绍是天命朝廷的相国)倚重的人物,还请将军方便。”许济拱手道。

    “这个当然,何待府君来说。飞定然要送他和诸君一起安然返回邺城的。”

    “将军仁义,我已经给张将军发了命令。可是,哎,将军,您也知道,这些个武夫,经常违抗上命,故意拖延。我立即再派人去催,想来很快就会过来会合的。”审配很聪明,立即听明白了我话中的意思。

    “呵呵,审君说得是,飞久在军中,深知其中端地,也实在难为君以一介书生统兵了。”我知道他说的都是鬼话,不过也不揭破,虚与委蛇而已。

    “还是将军知道我的苦衷啊,来,我敬将军一杯。”审配深有知己之感,敬了我一杯。

    “虽然如此,还是请张将军立即撤兵的好。我来时,多听闻河东百姓把贵军比作土匪下山、强盗入室。虽然谣言止于智者,不过愚民愚妇所在多有,还是请大军快速返回的好,一则少了小人许多口舌,二则也聊解将士思乡之苦,君以为然否?”

    “你?哦,将军说的是,将军说的是!”审配、高览等听我含沙射影,也自不快,但既然我未直言,他们也只好忍着了。

    “那好,秋风大起,正是壮士返乡之时,还请将军明示归期,飞好组织欢送。”我一步紧接一步地逼迫审配说出准确的归期,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韩遂已经完蛋,你们可以走人了,如果再赖着不走,那就休怪我不客气。

    “嗯,这个,既然如此,十五天后大军成行,将军看如何?”审配无法,而且他也不愿意继续待下去,既然我们大军已至,趁危取利的形势已经失去了,还是抽身走人,再寻战机为上。

    “好,好,那我就回去命人收拾送给袁使君和河北各位英雄的礼物了!”听了审配的话,我感觉还是有诚意的,大军的开拔需要时间,张郃率领大军从濩泽返回也需要时间,呵呵着站起身来,举起酒杯准备告辞了。

    “好,那我等也回去收拾行囊了。此行虽然不幸没能协助将军讨逆伐仇,不过见识了将军风采、河东风貌,也算不虚此行了。”审配等也跟着起身,举杯准备告辞。

    “飞一见君就不禁有知己之感,所谓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斯之谓也。惜乎天不假人以时,匆匆而别。不过我相信来日定会与诸君相会于邺城,共论山河风色,人间兴废。”听了审配的话,我心里一阵冷笑,你还敢威胁老子,来而不往非礼也,咱也不是省油的灯。

    说话间我和审配、许济、高览四人拉着手,如同好友离别一样,谆谆相语,难舍难别,高览一介武夫还则罢了,不善作伪,我们三人的样子,不知底细的人肯定以为是三个生死的知己。今日我才理解古人所言:礼多必诈,信哉斯言,越是关系好,礼貌论的反而少,越是关系差,礼仪讲究的反而多。

    与我们的亲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双方的几十个侍卫亲兵,都是手按刀柄、一脸铁青,目不交睫地盯着对方。

    双方就在这种奇特、虚伪的气氛中快乐的分手了。

    (第二卷结束,下一卷翔风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