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六七 无边的欢腾,无尽的喜悦 (第1/2页)
晨曦初上。唐军大营打开。一队队唐军秩序井然的开出了大营。奔赴各处。他们的使命只有一个。最大限度的略地。尽可能控制最多的险关要隘。 现在。吐蕃军队已经不复存在了。正是扩大战果的良机。昨天之所以没有派兵去做这事。是因为打了一天一夜。将士们都乏了。需要歇息。经过一晚上的歇息。虽然不能尽复。也差不多了。毕竟现在没有吐蕃军队能够威胁得到唐军。 郭虔把唐军分成几十队。每队两千人。要他们奔赴各处。此举。唐军好象豆子一般撒向吐蕃各处。给他们占领的吐蕃土地不计其数。这为后来的治理。为后来吐蕃的彻底灭亡做好了准备。 唐军的使命不仅仅在于占领土地。控制要隘。还在于要宣扬唐朝的新政。要他们帮助唐朝官员废除奴隶。弹压反抗者。 可以这样说。大战已经不可能有了。但是。唐军的使命还没有结束。因为唐朝刚刚到来。还没有立足。有了军队的帮助。新政的推行就快多了。只要唐军一到。把唐朝的新政一宣扬。奴隶们轰然响应。在唐军的安排下。开始分配奴隶主的财产。 奴隶主要是敢于反抗。立即就会给镇压。这种奴隶主有。却不多。只有极少数人宁愿要财不要命。更多的却是选择了配合。因为他们妄想着“先忍着。等唐军走了之后。再弄回来!” 想法是不错。只是这些奴隶主没有想到一点。那就是唐军的行动远非他们所能预料。不仅把他们的财产给分了。还从奴隶中挑选那些身强力壮。信得过的人进入军队。发给他们武器。对他们进行训练。 吐蕃实在是太穷了。要想在这里长驻十万大军。那是不可能地事情。养不起。只有把这些忠诚可靠。年富力强的奴隶召集起来。武装起来。由他们帮着唐军维持秩序。才能有稳定可言。 奴隶一下子有了自由。有了财产。有了生活的希望。对唐军的感激非笔墨所能形容。无不是真诚拥戴唐军。死心塌地地跟定了唐军。唐军要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新政推广起来就顺利得多了。 数万大军奔赴各处。光是开出大营都要费很多时间。直到分配了饷午。这才全部开出去。原本人欢马腾地大营为之一空。所剩的军队不多。 直到唐军都走了。郭虔这才道:“监军。张大人。我们也该出发了!” 一声令下。炮兵开出了大营。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们身后是程晓天地骑兵。再后是从各营选出来的将士。他们全是立下赫赫战功的有功之臣。 他们的目标是逻些城! 行军速度并不快。以正常地速度开进。到了黄昏时分。就看见了逻些城高大的影姿。 “到了!到了!终于到了!”王少华异常开心。指点着逻些城。笑道:“我在死人堆里爬过那么多次。就没有进入敌人都城的经历。我地心怦怦直跳!” 哥舒翰笑言:“王兄。能进入敌国都城者。可不多!你能有一次经历。就足以荣耀一辈子了!” “敌国都城可不是那么容易进入地。有一次就该满足了!不过。这心跳得真是厉害。怦怦直跳!”陈晚荣也笑了。 王忠嗣发话了:“谁的心不跳得跟蹦跳地兔子似的?” 陈晚荣打量炮兵。个个兴奋不已。眼睛明亮如红日。脸上泛起了红光。攻占敌国都城这事本来就很难发生。一百场战争也不见得能有一次。能以堂堂之阵进入敌国都城。那是莫大地荣幸。 最重要的一点是。炮兵是公认的立功最大的军队。他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最为人瞩目。这是对炮兵苦战的肯定。是无上荣耀! 紧跟其后的程晓天率领的骑兵也是兴奋不已。人人眼里光芒四射。 不过。兴奋归兴奋。唐军却是鸦雀无声。排着整齐的队形。隆隆开进。唐军都明白一点。此次进入逻些城不仅仅是一个仪式。不仅仅是一种荣耀。还在于震慑那些不甘心失败的人。还在于要给吐蕃的老百姓树立起信心。要让敌人知道大唐军威不可侵犯。要让百姓对大唐有着绝对的信心! 还在离城五里处。就是人流的海洋。不计其数的吐蕃百姓站在道旁。手挥鲜花、带着吃食前来迎接唐军入城。 这些吐蕃人里。更多的是刚刚获得自由的奴隶。有些人太过激动。根本没有来得及换衣衫。还是做奴隶时的破衣衫。只能蔽体。 吐蕃军队大败。奴隶主听说唐军要来了。无不是惊惧难安。逃的逃。散的散。奴隶们眨眼之间就获得了自由。当他们得知这一切都是因为唐军的原故。无不是激动难已。 费俊行到了逻些城并没有闲着。一是维持秩序。二是派人宣扬唐朝的新政。奴隶拥有自由和财产的消息不胫而走。以最快的速度传了开去。这些乍获自由的奴隶听说之后。更是感激涕零。得到唐军大队人马就要进入逻些城的消息后。还有不赶来的么? 有些奴隶是逻些城附近的。有些是赶了几百里路。为的就是看一眼他们的恩人。向他们的恩人叩一个头。 “恩人呐!大恩人呐!谢大恩人!”一见唐军的雄姿。老百姓们难以自已。不由自主的跪在地上。叩头哭泣。陈晚荣一挥手。炮兵刷的拔出横刀。举在身前。向百姓行军礼。齐声呐喊:“父老乡亲们。请起!你们不再是奴隶。你们是人。和我们一样的人!你们会有草地、牧场、牛羊!你们会过上好日子!” 这不是虚言。自从唐军挺进吐蕃腹心以来。不计其数的奴隶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他们翻身做主人地事迹早就传扬开去了。百姓们哪会不信。齐声高呼:“大唐万岁!大唐万岁!” 就在老百姓的欢呼声中。唐军齐声呐喊:“大唐万岁!”声势雄壮。宛如晴空霹雳。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吐蕃百姓把唐军当作了大恩人。在他们的眼里。无论唐军做何事都是对的。唐军一声声势十足地呐喊立时引得吐蕃百姓点评不已:“不愧是大唐地军队。好雄壮!” “威武。不凡!” “快瞧。最前面的唐军与别的唐军不同。好高大地身材!好雄壮的气势!” 走在最前面的是炮兵。炮兵出身龙武军。个个都是千挑万选的。身材高大。气势如虹。是唐军里面最引人注目地了。 “恩人呐!你们辛苦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不少吐蕃百姓拥上来。把手中的吃食。牦牛rou、青稞酒、酥油茶递上来。 陈晚荣一挥手。炮兵带头。唐军齐声呐喊:“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唐军自从通过石堡城以来。给养非常困难。但是唐军始终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他们只是找奴隶主下手。弄补养。是以老百姓对他们很有好感。深知唐军地作为。说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真地是做到了。 “这是王师呀!真正的仁义之师!”百姓中有熟悉汉学地人不由得感慨万端。 唐军不要。这也不要紧。吐蕃百姓把吃食放在路边。等到唐军过后。路边的牦牛rou、青稞酒、酥油茶堆成了山。 对于吐蕃来说。食物很珍贵。要是扔在这里地话。会坏掉。太可惜了。实在没有办法。张说下令。把这些食物分给了缺衣少食的奴隶。传为佳话。 就在百姓的注视中。唐军隆隆开过。进入逻些城。逻些城虽是吐蕃的都城。但是比起长安来说。小得可怜。繁华更是远逊。 费俊行带着先到的唐军在城门口迎接唐军。在先到唐军的引导下。唐军一队一队的开进城里。去了驻地。 到了驻地。把炮兵略一安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