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六七 无边的欢腾,无尽的喜悦 (第2/2页)
陈晚荣赶去和郭虔他们见面。一见面。也不用寒暄。张说开始安排起事情了。现在。仗打完了。陈晚荣他们是闲了。张说的事情却多了。大军的给养压在他肩头不说。还要着手治理吐蕃。其间的事情何其多。 张说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人手。精通政务的官员自是不用说。稀缺得紧。就连军中的文吏也给借了过来。帮着处理事情。 陈晚荣。郭虔。哥舒翰。王少华他们也帮着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事。他们并不善长。能做多少算多少。总比没人做强。 正忙着。只听外面喧哗不已。陈晚荣猛的抬起头。问道:“怎么回事?” 费俊行匆匆忙忙的跑进来汇报:“大帅。监军。张大人。吐蕃百姓把我们给围住了。说是要感谢我们。” “不必了!”张说摆手道。 现在。最紧要的事情就是把政务理出个头绪来。让吐蕃安定下来。时间紧。没这份功夫。 郭虔附和一句道:“是呀!我们忙都忙不过来。哪有功夫!你去给他们说。要他们回家去过日子吧!” 费俊行一脸的为难道:“大帅。您要我怎么说呀?我磨破了嘴皮子。可他们就是不走不说。人还越来越多了!大帅。我总不能要弟兄们对着他们冲锋吧?” 看得出。费俊行没少费功夫。张说放下手头的活计。伸个懒腰道:“也好!既然这样。我们就去看看。赶了半天路。有些乏了。趁这机会松泛一下。” 盛情难却。众人不得出来。一出屋。看清了眼前情势。不由得吓了一大跳。怪不得费俊行苦恼不已。 原来。前来感谢的百姓足足有好几万人。一眼望去。逻些城的街道上人山人海。不时点着一堆火。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着节日的盛装。即使没有好衣衫的奴隶。也是尽可能让自己好看些。洗了澡不说。还在头上。身上插了不少鲜花。 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好象过节似地。 陈晚荣他们站在布达拉宫上。一眼望去。把整个逻些城看得清清楚楚。整个逻些城一片火光。好象火城似的。 一见陈晚荣他们这些重要人物出来。吐蕃百姓齐声欢呼“大唐万岁!感谢大唐!” 大唐风华虽然让吐蕃百姓迷醉与向往。可是。吐蕃和唐朝毕竟是敌国。是对手。按道理。吐蕃百姓应该仇恨他们才对。然而。事实上却是吐蕃百姓感恩戴德。原因就在于。唐朝能给他们好日子过。能让他们过上正常人的日子! 这不是吐蕃的贵族能做到地。这不是吐蕃地赞普能做到的。这不是吐蕃的雄主松赞干布能做到!这是吐蕃制度地缺陷。奴隶制度早就该给抛弃。
中国的奴隶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就给废除了。早在战国初年。中国就在着手废除奴隶制度。李悝变法就是以废除奴隶为核心。不过。不够全面和彻底。商鞅变法在秦国推行的废奴制度是七大战国里面最彻废的一个。这是秦国能够成功地根本原因。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秦国不蓄奴的举措推行到全国。奴隶制度才真正给终结。正是凭借这一有力措施。秦国变强。最后统一中国。吐蕃的奴隶制度遇到更加先进地唐朝社会制度。还有不风崩离析地? 中国古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 唐朝得到吐蕃百姓的真心拥戴。能不得到这片土地么? 一群身材曼妙地少女在长者的带领下。步态轻盈地过来。把手中的鲜花献给陈晚荣他们。吐蕃民风开放。少女胆大。一个漂亮的少女向陈晚荣伸出手道:“大人。能请您一起踏歌吗?” 吐蕃习俗。不分男女。手拉手。围着火堆。唱歌跳舞。称为踏歌。 陈晚荣一愣。笑道:“我不会呀!” “没关系的。大人。我可以教您!”少女很是期待。 不仅陈晚荣受到热情邀请。就是郭虔他们也是给花枝招展的少女们包围着。莺莺燕燕。要求他们跳舞。 “好吧!”众人是盛情难却。只得允了。 男男女女。手拉着手。围着火堆。开始踏歌。邀请陈晚荣那个少女。歌喉宛转。率先唱了起来:“自今后无仇杀。有买卖。快活做得活计。不被赞普来夺人口牛马也!” 歌声曼妙。很是动听。远远的传了开去。引得其他的人跟着她唱起来。一开始是布达拉宫在唱这首憧憬未来的歌。到后来。整个逻些城都唱响了“自今后无仇杀。有买卖。快活做得活计。不被赞普来夺人口牛马也!” 一遍又一遍。吐蕃百姓是百唱不厌! 雄壮的歌声飘荡在逻些城的上空。饱含着无尽的喜悦! 今晚。逻些城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经历了其历史上少有的狂欢。 逻些城的狂欢在历史上屈指可数!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之后。曾经举行过大规模的庆祝。当时的逻些城为之沸腾。 可是。当时高兴的只有那些贵族。那些奴隶主。奴隶没份。今天不同。奴隶翻身做主人了。他们也能载歌载舞。因为他们即将过上好日子! 饷午时分。红日高悬。长安。建春门。 进进出出的人流如潮。长安的繁华依在。 “吐蕃大捷!活捉赞普!攻占逻些城!”一个响亮的声音突然传来。引得来往的人群猛的停下来。寻找声音的来处。 唐朝和吐蕃的战争打得如火如荼。捷报一个又一个的传来。长安百姓早就经历了数次狂欢。一听这话。仍是惊讶不置。 美事。人人都想。可是。美事一旦多了。让人难以置信!就算天上掉馅饼。也不可能总是砸在同一个人头上!石堡城大捷。多玛大捷。已经够让唐人疯狂的了。 这下更不得了。居然把赞普给活捉了。把吐蕃的都城给攻占了。这两件事中任何一件都足以让人惊喜半年。两件好事一齐报来。这也太不考虑人的承受能力了! 唐人愣是没有反应过来。只见一队骑兵。个个一脸的疲惫。却是兴奋异常。头里的校尉高举着令箭。带着骑兵高喊“吐蕃大捷!活捉赞普!攻占逻些城!” “吐蕃大捷!活捉赞普!攻占逻些城!”唐人猛的醒悟过来。跟着齐声欢呼。吼声直上云霄。含有无尽的喜悦和激动! 这次。不需要守城门的兵士来给清道。百姓们主动让出一条通道。以十二分的敬意注视着骑兵的通过。嘴里喃喃自语“他们是从吐蕃赶来的勇士!大唐的勇士!” 城门兵要来清道也不可能。因为他们也是激动不已。挥着胳臂高呼。 不能怪他们不顾军纪。实在是这事太激动人心了。不呼不快。忍不住。 老百姓激动难捺。不管识与不识。相互庆贺。互祝贺词。人人洋溢着喜气! 不过。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马上就来了。那就是原本交通畅行无阻的建春门一下子给堵住了。不能通行。因为老百姓谁也不愿再出行了。先是相互道贺一阵。然后马上去买爆竹。买酒庆贺。 别说买爆竹。那是送的。卖爆竹的摊贩一听说这事。哪里还会要钱。忙着把爆竹捐献出来。只一会儿功夫。建春门的爆竹声响成一片。 建春门的爆竹声只不过是个序曲。只一会儿功夫。长安到处都是爆竹声。 清脆的爆竹声中。还有惊天动地的欢呼“吐蕃大捷!活捉赞普!攻占逻些城!” 无边的欢腾。无尽的喜悦划过长空。传遍大唐的每一个角落。凡有唐人处。必有人高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