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假设 (第1/2页)
李抱真听了裴度的计划心中非常满意,这个计划不仅将各支部队的兵力全部调动起来了,而且昭义军除了几百骑兵参与陈州战场,大军几乎没有派出任何部队,这样就可以完全保存实力,等到其它各路大军把叛军的实力消耗掉了,自己就可以放心大胆,而且是不费吹灰之力摘掉汴州这个桃子。李抱真以往其实并不是这么精于算计,因为他作为中原的主帅,只要打败叛军,无论哪只部队拿下汴州,功劳都会属于他这个运筹帷幄的统帅。他这次之所以对裴度的计划很满意,决定耍一次滑头,主要还是裴度早就揣摩清了他的内心。李抱真自率领昭义军出兵河北以来,仗没少打,士卒也没少伤亡,但真正的大功却没立下。眼看着当初在河北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李晟都封王了,他心里怎么能不羡慕进而产生一丝嫉妒呢?裴度这么制定作战计划,也正是因为他想帮李抱真,毕竟他已经年近花甲,如果再不立一个大功,恐怕以后也没有什么机会带兵打仗了。 李抱真对裴度说道:“裴郎的计划很好,本帅这就下令,派快马命令诸军,各路人马月末统一行动!” 裴度拱手走了出去,直接找到李光颜,问清了樊景超关押的地点,然后信步去了。 进了关押樊景超的军帐,裴度看了看里边食物和水都摆放在帐内,回头看了看守卫军帐的士兵并没有跟进来,于是低声问道:“樊景超,本官裴度,是李仆射帐下的功曹参军,对你说的事比较有兴趣,想再了解一下你姑姑的情况。” 樊景超忙说道:“裴大人请问。” “你说叛贼屠村以后却唯独没杀你姑姑并抓走了她,那是不是你姑姑身上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秘密?” 樊景超想都没想就摇着头说到:“这不可能,姑姑和我一样,当年都是宫中的苍头奴(奴仆),能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那就怪了,你再想想,是不是你姑姑和宫中其它人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 “没有啊。”樊景超一边想一边低头说道:“要说也不是和其它人一点区别都没有,姑姑是当年内宫高将军(玄宗朝高力士为骠骑大将军,封渤海郡公)的义女,小老儿是高将军的养孙。” 裴度听樊景超说出了他们与高力士的关系,立即想到早就听人说过的前朝旧事,当年高力士仗着玄宗宠信权倾天下,在外朝大肆收受贿赂干预朝廷官员的任命和升迁,在内宫更是有大批的太监宫女主动依附于他,以成为他的孝子贤孙为荣。高力士乐得让这些人成为自己在内宫的耳目,将他们安排到后宫各处,监视后宫妃子以及东宫太子的一举一动。 难道这两个人在宫中正是高力士安排监视某个贵人的眼线吗?裴度突然有了一种将要找到答案的感觉,于是继续问道:“那么你和你姑姑分别在后宫侍候哪位贵人?” “我和我姑姑当年都在东宫听命。姑姑开始是世子侧妃的贴身侍婢,因为干活细致麻利,后来又被调到世子妃身边使唤去了。小老儿那时年纪还小,只是负责打扫东宫的庭院。” 裴度听了心中突然一惊,他敏锐的觉察到了樊景超的姑姑被抓,很可能是因为她曾经是世子侧妃,也就是现在德宗的母亲,沈太后的贴身侍婢。 “那这么说你的姑姑曾经侍奉过当今的沈太后了?” “是的,姑姑确实在沈太后身边侍候过一年多,不过那时沈太后因为出身并不高贵,只是一个侧妃,不受重视。后来因为世子妃对身边的人不满意,他就找到高将军,点名把姑姑从沈侧妃那里调到自己身边去了。” “什么?世子妃找到高将军并点名将你姑姑调走?你可知道为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你姑姑干活细致麻利?” 樊景超摇头说到:“哎!还不是因为当年的沈侧妃生了当今的圣上,这可是太子的长孙啊,当年的太子和世子如获至宝的喜悦心情就不必说了,就连明皇(唐玄宗)对自己的第一个玄孙都特别重视,特意让后宫给这个玄孙多安排了一个乳母。这一切世子妃看在眼里怎能不心生嫉妒呢?再加上姑姑那时还年轻,长的与沈侧妃有几分相似,所以世子妃就故意把自己身边的婢女打跑了,然后以身边缺人为借口将姑姑调了过去。其实世子妃就是把姑姑当成沈侧妃了,经常故意找茬,只要姑姑稍有失误,对姑姑非骂即罚,完全成了她发泄妒火的出气筒。” 听到这里,裴度联想到最近舒王大张旗鼓的带着羽林军到洛阳佛光寺迎接太后的事,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舒王派人假扮淮西叛军抓走了这个老宫女,逼着她将有关沈太后的音容笑貌等一切事情都说出来。然后再找一个老太太冒充太后,让那个老太太模仿,等到差不多了,再由舒王再向德宗汇报,就说自己找到了沈太后。或者,舒王的胆子再大一点,直接让这个宫女冒充太后。这么做虽说有些龌龊,已经犯了欺君之罪,但是只要能得到德宗的信任,舒王就算立了一个大功,为自己争夺储君之位增加了一份筹码。而且舒王也根本不用担心会露出破绽。因为太后失踪的时候,德宗年纪还小,对沈太后的样貌早已记不清了,再加上太后流落民间几十年,历尽风霜,德宗脑子里即便还有一些模糊的记忆,几十年岁月变迁,他也根本分辨不出真假。只要这个假冒太后的人随便说几件宫中的人和事,还有谁会怀疑呢?记得德宗刚即位那几年,前后有好几位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