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单刀赴会 (第2/2页)
信,只是不知我等该如何做才能既保证家眷平安,还能免去死罪。” 马燧说道:“很简单,李怀光叛逆与诸位无关,诸位只要跟他划清界限即可。哪天朝廷大军攻打蒲州之时,只要徐将军和诸位将领按李怀光的要求坚守长春宫即可。” 众人听马燧的要求居然这么简单,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马燧看大家沉默不语,进一步说道:“当然,为了保证各位将领们家眷的安全,本帅还会在长春宫外留下少许兵马并虚插军旗,制造大军围困长春宫的假象。此举既能让李怀光认为长春宫被朝廷的军队困住了,无法去增援蒲州,同时也防止长春宫内有人跑出去到李怀光面前告密。” 徐廷光一听马燧考虑的如此周到,感动的热泪盈眶,跪倒在地说道:“我等早就商议要归顺朝廷,只是因为家眷受控,所以才投鼠忌器。如今仆射如此维护诸将关切,令我等复为朝廷信任,安敢不奉命?” …….. 浑瑊等人终于见到马燧从长春宫里走了出来,心头悬着的石头这才算落了地。 马燧匆匆回到联军大营,将自己与徐廷光谈判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说道:“徐廷光既已经与本帅达成默契,本帅马上就给陛下上一份奏折说明此事,并恳请陛下为徐廷光授官来进一步安抚他。” 浑瑊佩服地说道:“我原来自认为带兵御敌的能力与元帅不相上下,今日见到元帅走马说服叛军大将,浑瑊自愧不如。” 浑瑊的话如春风拂面,马燧心中十分受用,但嘴上却谦虚地说道:“咸宁郡王过奖了,令马某汗颜。” 浑瑊正色说道:“元帅,休提什么郡王,浑瑊今次带兵就是元帅麾下一员将领,随时听候元帅调遣。”
马燧听了浑瑊这话,心里更是舒服,也端起元帅的身份一本正经地说道:“好,既然众位将领愿意帮衬,马某就不客气了,骆元光将军率麾下镇国军驻守长春宫,务必要多设旌旗,造成朝廷重兵围困长春宫的假象,并严防长春宫内有人逃到蒲州去给李怀光通风报信。” “末将遵令!”骆元光抱拳领命。 “浑瑊将军、唐朝臣将军、韩游瑰将军,三位将军各率本部兵马三日后出发,直奔蒲州,估计我河东军也应该能够如期抵达。你们到了蒲州以后,需分别在南门、西门、北门驻扎,东门由本帅的河东军负责,完成对蒲州的包围。” “遵令!” “好,既然各军都已经明白该怎么做了,那本元帅就即刻赶回绛州。” …….. 长安。 德宗在长安刚刚看到自己的皇长孙李淳大婚仪式圆满落幕,就被金吾卫探来的一个消息震惊了:陕虢兵马使达奚抱晖杀掉了节度使张劝,自任陕虢留后。 这下德宗可慌了,陕虢的治所陕州,离长安不足五百里,所辖兵马虽然不多,但是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陕州西临潼关,北连河中府,东面就是东都洛阳,达奚抱晖无论往哪个方向出兵,都会造成巨大的麻烦。此时德宗手中虽然握有数万神策军,但是真正适合带兵的将领却没有,这让德宗如何不急呢? 俱文珍见到德宗如此着急,马上适时地将左神策军中尉窦文玚最近提拔的一个偏将韩全义推荐给德宗,意图让德宗任命韩全义为将,率领神策军到陕州去平定达奚抱晖。 可德宗一听韩全义的名字就给否决了,并不是因为德宗认为韩全义有多么无能,而是他根本就没听说过“韩全义”这个名字,与其把这么重的的责任交给一个不靠谱的人,还不如拉下脸将李泌请到宫中给自己出个稳妥的主义。 之所以说德宗要拉下脸,主要还是前几日德宗任命宦官霍仙鸣出任监军使一事。因为朝中目前没有功勋重臣,其它的文武百官要么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要么就是被舒王和俱文珍收买了,对德宗此举大多没有发出反对的声音。即便武元衡、陆贽、李绛等人想力陈宦官掌兵的弊端,但是德宗心意已决,根本不给这几人开口的机会。武元衡等人无奈之下只得秘密找到了李泌,李泌当然知道此举将造成宦官干政的严重后果,急忙入宫求见德宗,在德宗面前痛陈宦官掌兵的弊端和隐患,力谏德宗不可将兵权交给宦官。但德宗却将四镇之乱、泾原兵变、李希烈和李怀光叛乱的事情一件一件的说给李泌听,尤其提到自己当初逃离长安之时,身边可用的将士一个都没有,只有几百个宦官忠心耿耿地保护着自己逃到了奉天这一幕的时候,眼泪都忍不住流了下来。德宗用一件件往事来证明兵权不在自己手中的无奈,所以才决定将兵权交给自己最信任的内侍们手中,实际宦官只是在替自己掌兵,兵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德宗还反复强调宦官终归是自己的家奴,只有用家奴替自己掌兵心中才踏实。但李泌不仅列举了前朝宦官干政的弊端,而且明确指出德宗此举治标不治本,会引出无穷的祸患,最终必定会祸及皇权。但德宗对李泌的话根本不相信,君臣二人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最后惹得德宗龙颜大怒,竟然以出恭为借口,把李泌一个人扔在寝宫,他自己却躲到韦贵妃宫中去了。 李泌等了很久才知道德宗有意躲避自己来表示此事无可改变,无奈之下,只得神情落寞的离开了大明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