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畏罪潜逃 (第2/2页)
后如果有其他藩镇发生这种擅杀朝廷命官的情况,朝廷再想派官员去,就会因为今天对你秋后算账而不被藩镇信任和接受,最终受苦的还是当地的黎民百姓。我今天决定放你一条生路,但你必须答应我,将达奚小俊的人头交给我,还要你亲自到张劝坟前祭拜悔罪,然后带着你的家人离开陕虢,隐姓埋名度过余生。” 达奚抱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怀疑地问道:“大人此话当真?只要我按大人说的去做了,大人真的能放我一条生路?” “你觉得本官此时还有必要对你许诺什么吗?” 达奚抱晖忙不迭的磕头谢李泌不杀之恩,然后说道:“我一会就把达奚小俊的人头给大人送来,然后明天一早就去张劝大人坟前祭拜…….” …….. 果然不出李泌所料,德宗收到李泌的奏折,得知他已经完全掌控了陕虢的局势,马上派一直赋闲的左仆射张延赏充任宣慰使去陕州,并叮嘱他,天下平定在即,正是朝廷重树威严的机会,此去陕州务必要给李泌施压,一定要让他将那些叛将缉拿到案并交给朝廷处置。 张延赏知道自己一直不能拜相,除了当年的宰相卢杞杯葛之外,还有就是像李晟这样的功臣反对,如今李晟击败朱泚、收复长安又立了大功,在德宗面前的份量更加显重,自己想爬上相位,就必须抓住宣慰陕州这个机会,将德宗交给自己的任务圆满完成。于是他马上赶往陕州。 可张延赏一到陕州就发现有问题,在李泌领衔的迎接人群中,根本没有达奚抱晖的身影。 一阵寒暄之后,张延赏先要求李泌屏退左右,然后才说道:“李大人,本官奉陛下之命宣慰陕虢,其实此行目的只有一个,督促李大人将那些参与谋杀节帅张劝的人员交给本官,由本官将他们带回长安严惩。” 李泌十分遗憾地叹了口气,说道:“哎----,都怪本官大意,刚到陕州只顾得赈灾,未能及时抽出时间详细调查张劝被杀一事。这个达奚抱晖也确实狡猾,他首先向本官提供了节度使张劝贪墨粮食的人证和物证,同时还检举张劝通过自己的侄子,也就是李怀光手下大将达奚小俊,暗中勾结李怀光意图谋反的事情,他大义灭亲,不仅擒杀了达奚小俊,并将首级交给了本官,因此造成本官判断误判,误认为达奚抱晖是忠于朝廷的,一时没有将他入狱羁押。昨日本官命他到张劝坟前祭奠,以此来向陕虢官员表示他未请示朝廷就杀掉张劝的擅权之罪,谁想到他却假借祭奠张劝之机逃跑了。”
“什么?达奚抱晖畏罪潜逃了?他可是陛下钦点的要犯,这让本使如何回去向陛下交差?” “是啊,本官发现他潜逃之后,命陕虢境内沿途各地缉拿他,可一直没有发现他的踪迹。本官心中也是懊悔不已,好在此事与张大人无关,李泌愿一力承担,还朝之后自会亲自向陛下请罪。” 张延赏也是聪明人,他当然猜出了达奚抱晖是李泌私自放走的,其目的无非是不希望陛下利用达奚抱晖杀张劝一事大做文章,借此来复振朝廷威望。但是他不能善罢甘休,他必须帮助陛下达成心愿才能给自己挣得资本,于是从怀中逃出了德宗给他的那份名单,说道:“李大人,首恶虽然逃了,但是这些协从将官还在吧,还请大人配合,将名单上剩余的七十四人交给本官带回长安。” 李泌连看都没看那份名单就说到:“张大人这份名单,本官手中也有,但是经本官查证,杀害张劝本是达奚抱晖在与张劝争吵过程中一时激愤所为,事先并没有与他人预谋。而且事发之日,名单上的很多人并不在陕州,本官不能毫无凭据的就将这些人抓起来吧。” 张延赏此时完全明白了李泌的意思,他是打定主意不想让德宗用张劝被杀之事立威了,不由得心中气恼,说道:“李大人,你明知道陛下欲借此事重振朝廷威望,因一个陕虢弹丸之地而忤逆了陛下,其中利弊还请大人三思。” 李泌坦然说道:“本官当然知道,如今陕虢虽看上去已经恢复稳定,但实际官员们已是惊弓之鸟,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破坏这种微弱的稳定,最后还是苦了百姓。再说陕虢官员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此时大肆捉拿官员,必定会造陕虢复乱,今后如果再有藩镇发生此类事情,谁都会担心朝廷秋后算账,还有哪个藩镇会允许朝廷派官员前去安抚呢?到时候朝廷唯一的选择就是武力平定,但那又将花费多少人力和财力?今天如果朝廷对弹丸之地的陕虢都能宽容大度,其它藩镇的官员就能体会到朝廷的真诚,日后再有类似情况发生,那些藩镇官员又怎能会不接受朝廷委派的官员呢?” 张延赏当然知道李泌良苦用心对朝廷长远利益非常好,但他追求的却是眼前自己的私利,他见李泌态度如此坚决,只能退而求其次,说道:“李大人为了朝廷的长远之计本官固然理解,但还请李大人也理解一下陛下的苦衷,自四镇之乱至今,数年之间,朝廷的威信一落千丈,陛下急需利用严惩杀害张劝的凶手这一做法来重塑朝廷威望。李大人执意用长远之利牺牲陛下眼前之需,本官认为这恐怕并不完全适合现在的局势。” 李泌听了张延赏的话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张延赏的话也不无道理,经过反复权衡,他说道:“本官最多将达奚抱晖的五名亲信交给张大人,而且本官还会再次上奏陛下,为朝廷长远考虑,这五人能流放就千万不要杀掉。” 张延赏听了李泌的话已是无话可说,只得冷冷说道:“既然李大人心意已决,就请将这五人和达奚小俊的首级交与本官带回长安复命,至于陛下会如何决断,本官不敢妄自揣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