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崛_第六十八章 一地鸡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一地鸡毛 (第2/2页)

徐老太爷生死关头,他那些小聪明早已忘得无影无踪。

    “通判大人,徐衙内,想来他不会、也不敢害老太爷,莫若先将老太爷放下,令其躺平!”刘县令瞧了神色肃然的崔硕一眼,便是灵机一动,劝说着徐通判父子二人。

    徐通判和徐衙内早已慌得没了主意,望了望刘县令,又看了看崔硕,便无声地放下了徐老太爷,在崔硕和刘县令的搭手下,将徐老太爷平躺在地。

    此时,师爷之眼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徐老太爷躺下的一瞬间,一床锦被已是铺在青砖地面上。

    “散开,都散开些,老太爷呼吸不畅,再不散开些这气就接不上了。”崔硕摆了摆手,焦急地再次大吼着。

    这昏厥之人,最怕的就是空气闭塞,因为其呼吸本就微弱,若是周围的人多了,氧气供应不足,大大不利于其苏醒。

    徐通判和徐衙内,望着一脸铁青色的徐老太爷,心底登时变得冰凉冰凉的。

    徐通判这些年和父亲相依为命,虽说前些日子和他闹了些别扭,但父子有哪有隔夜的仇,眼见着父亲危在旦夕,滚热的泪水在眼眶里连连打转,硬是忍了好久,才未让泪水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垂落。

    徐衙内脑海里早已是一片空白,今日他算计得好好的,要在这县衙正堂好好修理修理崔硕三人,让这不知天高地厚的破落户见识见识自己的厉害,痛快地出口恶气。

    未曾想,刚刚将崔硕按下,那水火棍已是高高举起,爷爷不知从何处得了风声,竟是盛怒之下闯进了县衙,把自己那位引以为傲的通判父亲打得鼻青脸肿、官威全无。

    便在这满心纷乱之时,爷爷突然晕倒,这徐衙内此时早已没了主意,平日里仗着父亲的权势欺负些市井小民还行,遇到此等紧急时刻,他那满是吃喝玩乐的肥硕脑袋里,哪还有半点的灵光。

    徐通判更是被一个“孝”字和背后靠山那可预见的盛怒压迫得几乎喘不过起来。今日本想着亲至这县衙大堂,为自己那宠坏了的宝贝儿子好好出一口气,没想到这局面竟然乱成了一地鸡毛。

    父子二人或悲痛或茫然地愣怔着,竟是没有听清崔硕的招呼,待刘县令和师爷上前劝说拉扯,这父子二人才清醒过来。

    “众人围聚,四下里气息闭塞,于老太爷不利,通判大人还是后撤些!”刘县令倒也通些医理,他忙劝说着徐通判父子,引着二人连退了五六步,这才停了下来。

    此时,众衙役早已驱赶着围观的众人早已散开,给大堂的正门让出了两尺许的空隙。

    眼瞧着徐老太爷晕了过去,这把年纪若是有个三好两歹,他们再凑得近些,若是救治不过来,引得悲痛的徐通判迁怒,那就大事不妙了。因此,围观的人群这次让开得倒也利索。

    赵与莒母子二人,踌躇着,也随着众衙役退下。

    赵与莒面带忧色地望着崔硕,心下担忧道:这位仗义的崔小哥,心地倒是好的,却不知懂不懂得医家手段,莫要行善不成反倒惹上了一身的不是。

    顷刻间,山阴县衙大堂内,徐通判父子、刘县令和师爷、赵与莒母子二人,还有那些衙役们,纷纷后撤,直到撤得贴住了墙根,这才停下了脚步。

    空荡荡的大堂正中,面若白纸的徐老太爷直直地平躺在地;瞧着昏迷不醒的徐老太爷,毛遂自荐的崔硕那棱角分明的稚嫩面庞上满是凝重之色。

    便在众人或悲痛、或茫然、或担忧、或幸灾乐祸、或好奇的目光注视下,少年崔硕竟是跪了下来,膝盖跪在坚硬的青砖地面上,跪在徐老太爷侧前方。

    只见崔硕俯下身子,轻轻伸出头去,歪着脑袋将耳朵贴近徐老太爷鼻口之间,细细地探查着徐老太爷此时的呼吸。

    若有若无的温热气息,缓缓滑过崔硕耳畔,此时徐老太爷的情况万分危急,他一呼一吸断断续续、细若游丝,离着彻底气息断绝已是不远了。

    再听听其心跳,那原本应该咚咚如擂鼓的心跳声,此时竟是几乎无声可寻。

    情况危急,必须即刻着手救治。

    崔硕抬起头来,咽了口唾沫,深吸一口气,神色便平静下来,心底默默地回忆着救治突发昏厥者的要点。

    对前世的安全主管崔硕而言,这急救之法正是其职业必备之技能。想当年卫生局培训、安监局培训、甚至消防队培训,每次都会涉及这急救之法。

    单说每年公司组织消防演习,崔硕更是手把手地教过那些义务消防员。可以说,对这突发昏厥之人的急救,其理论和实践可谓兼而有之。

    便在眨眼间的功夫,崔硕已是将急救之常识、施救之手法要领,迅速地回忆了一遍。

    崔硕定了定神,对于如何救治眼前突发昏厥的徐老太爷,他心中已是有了计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