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重生[红楼]_第11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第3/4页)

笨,却是想破了头仍不明白,为何贾母竟会将目标对准了史湘云。哪怕她前世今生都跟史湘云的关系很一般,也从未想过要坑史湘云。

    就在王熙fèng很是不安的情况下,让她更为不安的消息传了出来。

    贾母让人去保龄侯府请史湘云过来了,且等王熙fèng知晓的时候,人都已经进了荣庆堂。这倒不是没人及时递消息予王熙fèng,实在是史湘云时常往荣国府来,加之去接人的又是赖大,这知道消息的人,不觉得这有甚么,知道其中□□的,譬如林之孝却是没法打听赖大身边的事儿。也因此,直到人都进了荣庆堂,王熙fèng才堪堪知晓了这个消息。

    左右也已经晚了,王熙fèng干脆又养了几日身子骨,待彻底痊愈后,才循着旧例去荣庆堂晨昏定省。不过,她原就同史湘云只有些面子情,私底下并无深交。倒是史湘云,后来逮了个机会送了紫鹃一个银戒指,又听说除了紫鹃之外,也就只有贾母跟前的鸳鸯王夫人跟前的玉钏,以及宝玉房里的袭人有此待遇了。只这么一来,王熙fèng却是愈发的担忧了。

    史湘云怕是确有这个心争夺宝二奶奶的位置。

    可笑的是,这厢史湘云刚给了几个丫鬟小恩小惠,那厢薛宝钗却再度来拜访王熙fèng了。

    说起来,前世的薛宝钗却是一次都不曾进入王熙fèng院子,可今生,一来一去的,似乎已经有好几回了,且一次比一次更为热络。甚至在那些不方便拜访的时候,人不曾到,厚礼却是一次都不曾落下,譬如王熙fèng生荣哥儿时,又譬如她前些日子病了的时候。

    因而,薛宝钗过来时,没人拦阻,紫鹃更是直接将她带到了正堂里,不等吩咐便送上了热茶和点心。

    “宝meimei来了?原是该我去拜见小姑母的,却被手头上的事儿给绊住了,meimei回头可要替我同小姑母好生告个罪,千万别恼了我。”王熙fèng面上挂着大大的笑容,走到薛宝钗跟前时,作势就要作揖。

    薛宝钗哪里敢受她的礼?忙起身拦了下来,面上的笑容却是比王熙fèng更为灿烂也更为真诚许多。

    “fèngjiejie何必如此?说起来,咱们可是一家子,先前jiejie身子骨有恙时,母亲不知有多担忧。偏巧,我那老毛病又犯了,恐过来反而给jiejie添乱,故只遣了人过来送上几份薄礼,怕只怕jiejie嫌弃了。”薛宝钗一面说着,一面将王熙fèng让到一旁的椅子上,又亲自端起了茶盏,恭恭敬敬的送到了王熙fèng跟前,笑道,“jiejie若不嫌弃,那就由我借花送佛,喝了这盏茶才好。”

    “瞧瞧我这妹子,多会说话呢。”王熙fèng干脆利索的接了茶盏,略抿了一口,才拿眼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的打量起了薛宝钗。

    说起来,薛宝钗也不是那等没见识的人,相反她不单单为人世故圆滑,比起一般的大家闺秀,她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可王熙fèng那眼神实在是丝毫不加掩饰的打量,饶是薛宝钗也有些吃不消了,只能拿了帕子半掩着面,含羞带怯的道:“fèngjiejie这是作甚?拿我逗乐子不成?”

    好半响,王熙fèng才总算是打量够了,望向薛宝钗的眼神里,满是戏虐的神情,且大笑道:“宝meimei这是真的长大了,也是时候让小姑母给你说亲了。meimei瞧着我们家如何?”

    偌大的荣国府里,人丁可不算多,王熙fèng这么问,等于就是在问薛宝钗可是中意宝玉了。

    这话搁在旁人身上,羞也要羞死了,可薛宝钗却是打小就有主意的,且既然王熙fèng不曾将话挑明,薛宝钗就能装聋作哑,撇开内里的意思不提,只回答明面上的问题:“府上自是极好的,要不然母亲也不会一住就是这好几年。”

    “既是好的,那就长长久久的住下去呗。”王熙fèng向着薛宝钗眨了眨眼睛,有心提点道,“你呀,有颗玲珑心自是好的,可也别寻错了门路。别看这荣国府上下大大小小的事儿,如今都要过我的手,可这些却并不包括嫁娶。太太那儿,你自是用不着担心,倒是老太太那儿……多走动走动,总没害处。”

    薛宝钗面露踟蹰之色,其实,王熙fèng的意思她何尝不明白?可明白是一回事儿,真正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事实上,直到今时今日,薛宝钗依然想不通,为何在最初瞧见的那慈眉善目的贾老太太,过后却对她不冷不热的。倘若真的是挑刺寻麻烦,那倒是无妨了。可偏生,贾母对她一副疏离的模样,她去请安,贾母只说不劳烦。遇到府中要办宴请,却每次都一准将她忘在脑后。虽说她也可以去求王夫人带着她,可一次两次的无妨,次数多了,却是太过于刻意了。按着他原先的想法,应当是先混个脸熟,然后时不时的同荣国府的jiejiemeimei们玩在一块儿,等真正熟稔起来了,纵是一时半会儿的不露脸,也依旧会有人惦记着她。

    “fèngjiejie,不瞒您说,我瞧着府上的老太太似乎对我有些偏见。”薛宝钗迟疑再三,终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有些话,她并不能同身边的丫鬟说,甚至连亲生母亲都没法说。至于那看着和善实则城府颇深的王夫人,薛宝钗却是绝对不会对其掏心掏肺的。可那些话一直憋在心中,却也真的不好受。偏巧,王熙fèng提起了这茬,薛宝钗思来想去,最终却是道出了始终埋藏于心中的狐疑。

    “meimei可是不懂为何老太太不大乐意你过去请安?”

    薛宝钗面露难色,似是不知晓究竟应该如何启齿。其实,贾母何尝仅仅是不乐意让她去请安?她还记得,去年有段时间里,贾母一见到她,就瞬间拉下脸来,偏每次都不等她开口询问,又强撑出笑脸来,说甚么身子骨不适,或是还有要事儿,话里话外都是在赶她走。甚至有时候,薛宝钗都疑心,若非轰走客人不礼貌,贾母都打算让他们一家子离开了。至少,薛宝钗清清楚楚的记得,有一次贾母状似无心的问起他们薛家在京里的宅子。

    每次一想到这些事儿,薛宝钗就满嘴的苦涩。她自认样样出挑,唯一会招人诟病的,也就是商户这个出身了。可薛家并不是一般般的商户,薛父在世时,乃是紫薇舍人薛公,领内务府帑银,户部挂名的皇商。虽比不上荣国府,可自古男婚女嫁也是低头娶媳抬头嫁女,哪怕薛家从不曾同贾家联姻,可她的品貌却是人人称颂的,宝玉又不是荣国府的长房嫡长子,她如何就配不上?甚至她暗中同表姐王熙fèng比较着,左瞧右看的,都觉得自己比之强多了,唯一不足……仍是出身。

    “meimei莫伤感,来,jiejie同你分说分说。”

    王熙fèng这些日子,一直都在为史湘云之事发愁。其实说真的,今个儿倘若史湘云和宝玉的事儿已经定下来了,那她也就不多管闲事了。问题是,待元春封妃之后,哪怕已经定下的亲事,照样能给搅浑了。到时候,若没说开倒无妨,一旦先前说开了,荣国府这头又反悔了,史家那头气恼不说,只怕还会毁了史湘云的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