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重生[红楼]_第11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5章 (第4/4页)

辈子。

    幸亏这个时候,薛宝钗主动撞了上来。

    要分说贾母这事儿也容易,薛宝钗之所以不曾看透,主要还是因为她同贾母并不熟悉,且因着贾母的不待见,哪怕她在荣国府里住了好几年,也没往荣庆堂里去过几回。至于王夫人那头,估计是不愿意在娘家外甥女这头丢脸,故而隐下不提。然王熙fèng却没有这些顾忌了,在略理了理思绪之后,便嘴角含笑的娓娓道来。

    “老太太年轻时候,据说身旁伺候的人都只是些略平头正脸的丫鬟,甚至嬷嬷占了一半,就跟如今二太太一般无二。可听说,等咱们府上那位老太爷没了之后,老太太反而爱上了年轻俏丽的小姑娘。年年往府里进新人时,都会先往老太太那儿去一趟,尤其那些容貌出挑且能说会道的小丫鬟,几乎各个都被留了下来。”

    薛宝钗知晓王熙fèng接下来就要说到正题上了,因而也不着急,只噙着笑意望着王熙fèng。

    果真,王熙fèng接着道:“可小丫鬟到底只是小丫鬟,就是真心欢喜,又不能真的将人宠上天,真若是如此,却是反而害了人。我还记得我小时候那会儿,府上的人丁更少,唯有珠大哥哥元春大jiejie,还有就是我家琏二爷了。这珠大哥哥要去念书,琏二爷又是个一刻都坐不住的人,真正能陪在老太太跟前的,也就只有如今进了宫的大jiejie。”顿了顿,王熙fèng又添上一句,“还有我。”

    “fèngjiejie这般讨人欢喜,府上的老太太自是拿jiejie放在心尖尖上疼爱的。”薛宝钗笑着附和道。

    王熙fèng坦然受了这话,却话锋一转,道:“可那也是多年以前的事儿了,meimei可知,如今老太太最心疼的是何人?”

    “自然是宝玉。”薛宝钗先是脱口而出,旋即才意识到,王熙fèng乃是荣国府的琏二奶奶,她这般说辞虽算不上错,可万一惹的王熙fèng不高兴了,却是大大的失策了。当下,薛宝钗急急的添上了一句,“原听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我却是不曾见到老太太同琏二爷在一块儿的情形,想来老太太更疼琏二爷一些。”

    “meimei又错了,真要是算起来,老太太最疼的定是珠大哥哥。一来,那才是老太太的大孙子,二来,珠大哥哥生前最是孝顺,偏又那么早走了,老太太这儿疼着呢。”王熙fèng比了比心口,面上也恰到好处的流露出了悲伤的神情,“不过这话meimei可别说出去,珠大哥哥才是老太太太太真正放在心尖尖上的人,可惜,如今却是一提起就生疼生疼的。”

    “fèngjiejie您放心罢,我必不会多嘴的。”薛宝钗张了张嘴,似是想说甚么又忍了下来。

    倒是王熙fèng很是懊恼的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道:“瞧我,说着说着就给说混了。方才咱们不是说,老太太最心疼谁吗?自然,珠大哥哥宝玉,还有我家琏二爷,都是老太太的心头rou。可还有一个人,meimei却是不曾想到罢?”

    薛宝钗心下一动,她虽不曾去荣庆堂,可到底人在荣国府内,且她对下人极为宽和,偶尔打探起事儿来,却也是方便得很。当下,薛宝钗试探的道:“是不是……云meimei?”

    “对。”王熙fèng说的既干脆利索又斩钉截铁,她已经想到了一个既能让史湘云脱身,又能让贾母愈发恨上王夫人的绝佳好法子。

    “我明白了,多谢fèngjiejie。”

    面对聪明人并不需要说很多。王熙fèng目送薛宝钗离开,扫了一眼不曾动过分毫的茶点,面上洋溢起真诚的笑容来。

    br>

    那一日终是到来了,贾政的生辰,虽不是整生辰也不到高寿的年纪,□□国府的主子们决定大办,那自然是要往大了办的。

    席面酒水反倒是其次,这生辰宴最要紧的还是往来的宾客。宁国府是必然要请的,那是贾氏一族的族长。史家那头,因着有史湘云在,倒也请了人来,却既不是保龄侯史鼐,也不是忠靖侯史鼎,而只是史家的旁系。至于王家,王子腾夫妇都不曾过来,连王仁也不曾,好赖还是派管家送了一份厚礼过来。薛家那头倒是到了个齐全,母子三人皆在。除此之外,更有贾政的门人故交前来凑个热闹。

    自然,有宴请就少不了叫一班戏子,因着王熙fèng早已大好,这些事儿统统都交给她来办。索性王熙fèng是做惯了这些事儿的,办得那叫一个纹丝不乱井井有条。

    待席至中场,前院已经彻底热闹起来了。除却今个儿的寿星贾政外,贾赦亦忍着气陪同着,以及宝玉贾兰皆去了前院一道儿招待宾客。不曾想,正热闹间,忽的,门吏至席前报。

    “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

    这话一出,却是真真切切的将诸人给吓到了。贾政因着是寿星,加之来赴宴的多半是瞧了他的颜面,因此多饮了好几杯,这会儿犹有些上脸。倒是贾赦,因着憋气且无人敬酒之故,只顾生闷气并不曾饮几杯,再者他酒量也好,哪怕喝了酒也不至于真的醉倒。因此听了门吏这话,贾赦忙命人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

    几番折腾下来,贾政也清醒了。这会儿,无论是贾赦还是贾政,都顾不得往日里的那点子嫌隙,忙急急的往中门去。

    那六宫都太监夏守忠骑马而至,白净无须的面上堆满了笑容。见他如此模样,贾赦和贾政皆松了一口气,又忙忙将人迎到了前院正厅里,却听夏公公道:“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罢,既不能喝茶,也没给人塞红包的机会,便径直离开,不多会儿骑上马绝尘而去。

    贾赦和贾政皆不知是何兆头.一时命人备车,一时命人去取衣裳,急急离府入朝。

    消息传至后院,诸女眷皆傻了眼。贾母强自镇定的命赖大家的守在二门口,一旦有消息传来,立刻来禀。又思及贾赦贾政皆已经离开,只怕宝玉一人无法料理,忙又让人带话予贾珍贾蓉父子二人。虽说宁荣二府早已分府,却到底是同族之人,倒也能帮着宴请宾客。可事已至此,宾客们哪里还有心思吃酒看戏?忙纷纷告辞,好在如今情况不明,且那夏公公是笑着来笑着走的,因而虽告辞了,却皆是挂着笑不曾有那浑话传出。

    这会儿,却该是王熙fèng出马之时了。

    说来也是凑巧,方才消息传来之前,贾母便已经提了一句,要为宝玉说亲之事,然还不等贾母将话说完,前头的消息便传了过来。王熙fèng原是提着一颗心的,席前甚至还想过,若真的即将说开,她是不是要开口岔开。幸而,消息来得及时,贾母瞬间将这事儿抛到了脑后。毕竟,同圣人宣召相比,宝二奶奶的人选却是半点儿都不重要了。

    王熙fèng带着标志性的笑容,几步走到贾母跟前,笑道:“老祖宗且尽管放下心来。昨个儿我还梦到咱们府上霞光万丈,就知晓要有大喜事儿了。原还纳闷二老爷过生辰虽是喜事,却也不至于这般罢?如今瞧着,定是这宫里头有甚么大好事儿了”

    元春封妃,岂不就是天大的好事儿?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