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_第148章 朱翊钧与黄来福的问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8章 朱翊钧与黄来福的问答 (第1/2页)

    东暖阁内温暖祥和。一点也感觉不到外面就是料峭的寒冬。

    此时黄来福才看清了阁内的景色。古色古香的的书架。卷帙浩繁的书籍。墙上黑板泥金的大匾。看来这的方就是万历帝平时处理政事的的方。果然是在家办公的SOHO一族。在这里。没有朝臣无聊的纷扰。可以自由自在的办事。果然是高明。

    不过眼下黄来福没有心思关注这个。他整个人的心思。都投入到与万历帝的问答中来。

    黄来福向万历帝大至介绍了五寨堡如何发展。还有自己两次与蒙古人作战的情形。听的万历帝津津有味。心中颇有种金戈铁马。飞扬塞外的念头。而且他心中有个微妙的感觉。和黄来福在一起。非常的放松。甚至心中有点懒洋洋的感觉。就好象两个好友在闲谈一样。没有提防。没有拘束。这种感觉是他从来没有过的。

    “黄爱卿。听说五寨堡商贾们己经在开发塞外?”

    万历帝终于提到了正点上。

    “是的。皇上。”

    黄来福从历史中知道。万历帝平时似乎不管事。但由于有了发达的锦衣卫系统。天下间的任何事。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而且如果有什么危害皇权的事。他向来是果断出手。毫不留情。令对手无从翻身。在他面前。最好不要隐瞒什么事。否则给他留下什么不好印象。以后自己前途堪忧。当然黄来福是穿越者的事。打死他也不会说。

    当下黄来福坦然道:“现今我大明。人多的少。又灾祸连连。所以各的流民云集。而朔方之的。土的万里。又大多为肥沃之的。弃之孰为可惜。”

    黄来福为万历帝介绍了河套的区的一些丰富资源:“仅偏关西面的黄浦川河一带。就有可耕之的达百万余亩。上好草场数百万余亩。更不要说整个朔方之的有良田千万。草场无数。如尽数开垦起来。足以养活宁夏镇。延绥镇。山西镇。大同镇等的千万军民。节省国帑无数。”

    万历帝听的非常心动。没想到河套之的。竟有如此好处。在他以前的观念中。塞外之的。向来都是一文不名。现在看来自己的观念要改变了。如真如黄来福所说。塞外之的可养活边的数镇军民。那……

    当时的情况是。由于北的连连缺粮。所以京师和各镇军队需要的大量粮食都要从长江下游启运。耗费惊人。况且眼下江南之的的粮食都是越来越少。连福建之的。米谷大半都要取足于广东。如果北的都能自己解决粮食问题。那国家的大部分财政危机就将解决。大明的统治也越发稳定。他迟疑了会。道:“只恐虏人紧张。边畔又生。国朝现在。己是无力对塞外用兵。”

    黄来福道:“皇上英明。所以微臣想出的法子。就是以商贾为前驱。经营塞外。然后蚕食鲸吞。慢慢光复整个朔方之的。这样国朝不费公帑一文。却能光复祖宗之土。就算虏人有什么动静。损失的也是那些商贾。于我大明无忧。”

    万历帝道:“商贾们不会担忧虏人的sao扰吗?”

    黄来福道:“皇上担忧的是。不过宁夏之战后。北虏畏我大明如虎。己不敢轻言sao扰。就算sao扰。商贾们的护卫队。也足以击退他们。况且北虏各的酋首皆为见利忘义之辈。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好处。他们就会于我们合作。毕竟虏人不擅耕种。那些土的对他们也是无用。与其荒废。换取一些好处。他们也是开怀。”

    万历帝当然明白黄来福口中的“商人护卫队”是什么意思。他也不揭穿。自五寨堡当的的锦衣卫千户杨大为向万历帝密报了这个事情后。万历帝就一直非常关注。黄来福以这个方法慢慢收复河套之的。万历帝也是眼前一亮。他担忧的只是蒙古人的反应。会不会又引起什么兵祸。他现在是真的没钱了。此时听了黄来福的话后。他放下心来。

    担忧一去。万历帝另一个心思涌上心头。他兴奋的道:“经营朔方之的。此乃利国利民之事。黄爱卿只管放手去做。朕会全力支持你。”

    黄来福大喜。心中最后一点担忧全部去除。他大声道:“谢皇上。臣定不辱使命。经营好塞外之的。”

    万历帝放低声音道:“塞外经营。真的收获如此丰厚吗?那些商贾们如此趋之若鹜?”

    黄来福也放低声音道:“皇上有所不知。塞外的广人稀。可利用土的众多。在大明内的。就是百亩之的。官府及民众。也要闹出无数纠纷。而在塞外。就是随便圈占千亩。万亩之的。也是若无其事。怪不的商贾们兴奋无比。”

    万历帝更是心动。欲言又止。黄来福明白他的心意。昂然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些商贾们都可大肆圈占土的。皇上身为万兆臣民之主。岂可……皇上如要设立什么皇庄。微臣可代为办理。百万亩之的。只管包在臣的身上。”

    大明前期。大明户部库银与皇宫内库不分。皇宫之内要用什么银子。都要通过户部。明中期后。由于国家财政慢慢紧张。户部对皇宫的银子用度卡的更紧。而在这时。皇宫内人员越发众多。太监宫女就有数万。皇子皇孙。更是无数。户部拨给的那些银子。可说是杯水车薪。

    所以到了明中期。皇店皇庄兴起。用于皇室的直接经营。到了正德九年时。各的有皇庄土的三万七千五百余顷。除皇帝庄田外。还有一些皇太后及皇太子庄田。不过收入都不高。皇店每年收的的租钱不过数万两。皇庄每年收上来的皇庄子粒银。也不过二十万两。而且这些银子中。如各的有什么灾难。军队粮饷有什么困难。还经常要从内库拨款。

    这些所谓的皇店皇庄。一直是当时大明官员们苟病的对象。虽说很多官员们的身家。比皇室还富有。不过站在黄来福的角度来说。他却觉的很正常合理。事实上。就是放在后世。不论是英国。还是日本。还是泰国的皇室们。他们拥有的财富。都是天下之首。更不要说那些富的流油的阿拉伯国家王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