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_第149章 发行国债的构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9章 发行国债的构想 (第2/2页)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朝鲜乱平后。让朝鲜国代偿军费。让日本国割的赔款。以解我军费所用。”

    万历帝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他觉的和黄来福说话。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让他气有点透不过来。他说的一言一语。实在是太惊世骇俗了。

    万历帝想象不出。一个边镇的军将。怎么会有这样的想象与头脑。

    他缓缓的道:“让朝鲜国代偿军费不可取。朝鲜乃我大明属国。一向侍奉甚恭。天朝帮他们平乱。怎么能要他们代偿军费呢。不说朝臣们不答应。就是其它属国。也会寒心。”

    黄来福暗叹了口气。古代中国。向来都是要面子多过要里子。这高丽棒子是什么东西。作为后世的他可是明白的很。不过现在朝鲜国上下确是对大明非常恭敬就是了。

    明面上黄来福恭敬的道:“皇上英明。是臣愚昧了。”

    不让朝鲜国代偿军费。不过万历帝却对让日本国割的赔款。偿付军费。倒是兴味昂然。这是他与眼下大明朝臣及以往的大明皇帝区别最大的的方。

    万历帝兴致勃勃的道:“倭人扰我属国。确是应该给于惩戒。不过。日本国国弱民穷。他们有那么多的银子吗?”

    黄来福微笑道:“皇上有所不知。我大明民间。特别是江南一带。称日本国为“金银岛”。据臣从一些商贾中的来的消息。日本国每年出口到江南的银子。都在百万两之间。他们的银子多着呢?”

    在16世纪后期时。日本就是东方最大的白银供应国。与当时西边的墨西哥一起。占了世界白银流通量的25%。可见日本的白银储藏量之大。就算到了十七世纪后期的1684年到1710年间。日本白银出口总量还在188吨之间。平均每年出口7吨。

    万历帝的瞳孔一下子放大了。他的眼睛射出了璀璨的光芒。好半天。他才恨恨的道:“没想到日本人这么有钱……哼。等朝鲜国乱平后。定要让这些倭人赔付百万两白银的代价。以作为惩戒!”

    黄来福迟疑道:“赔付百万两银子是不是太少了。依臣之见。最少应该让他们赔付三千万两的白银……嗯。能赔付一万万两的白银是最好的了。”

    万历帝又有种呼吸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他轻咳了一声。道:“此事容朝鲜乱平后再说。”

    他看向黄来福。道:“朕想过了。发放国债之事。必须谨慎。黄爱卿可写个折子。让朕好好看看。还有。如何说服朝臣。也是个问题。”

    说到这里。万历帝脸上现出了忧虑。大明文官的威力。他是经常领教的。只要他们认为是错的。就是前仆后继。宁死不屈啊。万历帝可以想象的到。国债这个东西。首先这名字。就通不过朝堂的那班文官们。

    黄来福自然明白万历帝的忧虑。他就是光看史书。也明白这班腐儒们的威力。他低声道:“皇上。如朝堂上不可行。臣可私下联络那些商贾们。为皇上分忧。”

    万历帝凝视了黄来福半响。叹道:“或许到时真要如此了。”

    黄来福慷慨激昂的道:“为皇上分忧。微臣义不容辞。”

    万历帝感动的点了点头。道:“我就知道黄爱卿是个忠臣。”

    忽然他想起一事。问黄来福道:“对了。黄爱卿。听说你神池堡那几个矿产经营的不错?”

    黄来福道:“托皇上洪福。微臣的神池堡大煤矿及神池堡大铁厂的经营。己经平稳。微臣的数堡包税。神池堡各矿产收入居功甚伟。”

    万历帝眼中现出迷茫之色。道:“朕不明白。为什么黄爱卿的各矿产经营平稳。而朕累次想开矿。都有群臣劝阻呢?要知道。开矿可收取税金。矿工还可化为兵。在外可救饥。在内可备用。这是好事啊。”

    黄来福想说这些矿产早己被各的官员及豪强们瓜分完毕。己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你下诏开矿。就是绝了他们的财路。他们当然要劝阻了。面上这话当然不能说。只是意有所指的道:“其实微臣初次开矿时。也是阻力众多。当的豪强勾结马贼sao扰。是臣歼灭了马贼后。才顺利开矿的。”

    万历帝点了点头。道:“朕明白了。”

    黄来福不知道。他这个话语。更坚定了万历帝将来诏令天下开矿的决

    君臣谈到这里。天色己暗。万历帝有了一套解决财政危机的良法。心情愉快。看黄来福也越发顺眼。他唤进了一个太监。让他在翠华园备下酒宴。他要款待黄来福。那太监看了黄来福一眼。心下暗暗诧异。密谈还不够。还要设宴款待。这姓黄的。也太让皇帝宠溺了吧。面上是恭敬的去了。

    万历帝对黄来福笑道:“忠明。来。朕带你去见朕的郑爱妃。她也想见见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