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_第168章 迎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迎接 (第1/2页)

    万历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近中午。

    “宁武这个地方。还真是不错!”

    此时。黄来福一行人。正浩浩荡荡地往宁武关而来。从神池堡进入宁武关地界后。原始森林到处可见。路的两旁。尽是粗壮的落叶松。针叶林。阔叶林。行进中。不时可以看到一些褐马鸡。黑鹳。金雕。金钱豹等野生动物从树林中窜出来。

    这种生态环境良好。原始森林密布的景象。在五寨堡。还有神池堡。老营堡等地是难得见过的。由不得黄来福等人不赞叹。

    由于宁武关是镇城。所以走在路上。颇多的驿站火路墩等。越近宁武关。火路墩越是密密麻麻。每隔一里就有一个。按大明的烽火报警制。边关有警时。点燃烽火。一日一夜就要传警四百里。最大的支撑就是这些火路墩。

    宁武与神池堡隔着管涔山。驿路沿山而过。路况不是很好。到处是坑坑洼洼的。不过路况虽是如此。但山西镇却是无财修理。只能让他越发破败了。黄来福寻思。要加紧宁武关与五寨堡的联系。这个路面。说不得以后得整理一下。

    翻过管涔山后。慢慢的地势平坦起来。前面多丘陵平川。也可见过一些小河流往恢河而去。不过这里的耕地不多。大多是沿着恢河两岸或是各个支流。种着一些庄稼。大多为莜麦。荞麦、小麦等物。宁武关这边大多种的是春小麦。眼下早己是秋收完毕。田地里。并没有多少忙碌的人群。

    黄来福可以看出。这一带的水利设施都很简陋。而且由于连年干旱。恢河等地地水位己经下降了了许多。而且依黄来福后世电脑资料。宁武关属高山严寒区和寒冷干燥区。冬季漫长寒冷。多大风。无霜期短。并不怎么适合耕种。加上这里是镇城客地。各方的利益纠缠都没有五寨堡简单。黄来福寻思。要想在宁武关屯田。还真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黄来福从五寨堡出发后。在神池堡停留了一日。顺带送三姐黄璧柔回神池堡。三姐黄璧柔在五寨堡也待了许久。她有点儿想念神池堡。加上母亲杨氏己经去京城了。黄来福就送她回去了。反正现在三姐夫田大付也知道错了。对三姐温柔了起来。黄来福会放心些。

    由于黄来福上任。山西镇各地的兵将都要前往宁武关拜见议事。因此。身为神池堡参将的三姐夫田大付。就带着一些家丁们。顺路与黄来福一起前往宁武关。此时。他策马行走在黄来福的身旁。

    自己的舅子升任为山西镇总兵官。田大付自然是得意洋洋。他骄傲自豪的同时。也为黄来福担忧。他道:“军门。很快就到宁武关了。您受圣上重托。在宁武关屯田发展。以解决当地的军兵粮饷问题。不过宁武关不比五寨堡等地。那边将官众多。各成山头。末将担忧到时不好办啊!”

    黄来福现在升为山西镇总兵官。挂征西将军印。加升都督佥事衔。可说是官位显赫。不过现在地大明总兵官。名意上是统领全镇兵马。实际上只是镇守一堡之地。

    全镇军队的战事决策谋划等物。是由巡抚主理。本地的巡捕、军器、漕运等务。是由当地兵备官主理。粮饷的分发。是由户部官员及监军主理。就是当地地屯田等物。也是由当地卫所都司主理。黄来福只能管一点。那就是拿饷打仗。

    不过黄来福很奇怪。他现在除了是总兵外。还是五寨堡。神池堡。八角堡。宁武关几堡的治理使。专门在当地屯田开矿设厂等。这个官职很奇怪。在现在大明官职上是没有的。

    这是万历帝看中了黄来福的种田能力。专门搞出来的。就是为了黄来福治理好几堡后。财源滚滚。他好与黄来福分钱。关于这一点上。内阁及各个官员己不知道是议论了多少。也有不少御史进言这种做法有造成藩镇之嫌。不过万历帝一盖不理。不过黄来福治理五寨堡。八角堡。神池堡。老营堡等地可以。要在宁武关屯田开矿。却是有些复杂。毕竟那边地田地矿山等物都是名花有主。各方势力硬悍。利益盘根错节。黄来福要顺利进行。除非如在神池堡一样大开杀戒。不过这是不可能的。

    三姐夫田大付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为黄来福担忧。如果在宁武关之事进行地不顺利。就会影响黄来福在万历帝心目中的地位与形象。这是最让他担忧的。

    杨小驴身后的顾大刀一直是兴致勃勃。左看右看。此时他奇怪地道:“军门是总兵官。自然只管打仗了。屯田。那不是那些卫所旗军们干的事吗?……怎么军门要去宁武关屯田呢?”

    顾大刀身前的杨小驴得意地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