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写废了的三国发来给大家看看 (第1/7页)
第一章 这是光和六年的暮春,雁门塞外万里晴好,天空湛蓝无云,草原上的草长的疯狂肆意,蓝天之下,尽是绿色的海洋。 高可过人的草从之中,有一个少年的身影潜伏其中。 碧草跟随着风的力道不停的摆动着,而穿着黑灰色短褐的少年却是纹丝不动,在碧草的轻拂下,犹如一块沉在水底的岩石。 一头雌黄羊步履从容地走了过来。 闻闻嗅嗅,再用美丽的双眼打量四周,没有狼的恶臭,也没有人类的踪迹,雌黄羊低下头来,开始放心的嚼食着鲜美的碧草。 此时,少年动了。 飞速起身,左手持弓身,戴着铁扳指的右手以拇指和食指夹住弓弦上羽箭的尾端,屏住呼吸,一眼开一眼阖,顺着铁羽的箭杆到箭头,再到前方的目标,用力,拉! “嗡……” 弓如满月,箭似流星! 在猎物惊醒过来之前,铁羽破空而出,如闪电惊雷,直入目标体内。 “唔,果然中了!” 射中猎物的少年并没有急着奔上前去看,相反,他却停住了脚步,伫立在原地,看着后背插着铁箭,伤处正在沽沽流血的黄羊,脸上阴晴不定,心中波澜大起。 “不过十几天时间,看来和这身体已经完全融合了。” 拎着手中铁弓,少年一脸的漠然,心中如是想着。 适才发射羽箭时,他双手紧握木弓,心中是一种从来未有过的与手中弓箭血脉相连的感觉……这一张黄杨木弓,似乎就是他身体的一部份,是精神和rou体的统一延伸。 到此时,他便知道,自己已经与这个身体充分融合,庄周梦蝶,又是庄生,亦是蝴蝶。 在公元两千多年的后世已经过而立之年的他,此时却上溯时间近两千年,灵魂附身到一个普通的汉家少年身上。 如果不是多次生死关头锻炼出来的钢铁般的神经,恐怕他早就崩溃了。 但和常人相反,十来天下来,从抵触到接受,再到思索未来的前途,这个别人可能要很久的过程,对少年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 只是知道现在是赫赫有名的汉灵帝的治下,而且就是黄巾之乱的头一年了……他只能摇头苦笑……还真是中了头彩。 天下大乱,蚩尤旗现,生民十不存一……看来,要早做打算,须有自保之策才行。 只是,现在还谈不到太远的事情,不积跬步,何以致千里? “这个身体……很好!” 就算以他后世苛刻的眼光和经验来说,融合后的这个少年的身体素质,令人惊喜。 少年精通射术,施展开来如神鬼之技,那种十几年苦练的纯熟射术亦绝非后世人能比……握弓在手,犹如那木弓也有生命一般,从瞄准到出箭,几乎是一息间事,而羽箭飞出时,那种笃定会中的感觉,只有千锤百炼之后,才能有如此的自信! 除了射术纯良,骑术也是行家里手。 并州铁骑,天下闻名,雁门郡的少年郎,当然也是开得铁弓,骑得烈马。 少年的身形也是壮硕无比,记忆中多半是吃粟米、麦子、野菜的情形,这样的饭食并没有影响少年的生长发育,身高过八尺,虎背熊腰,浓眉大眼魁伟相貌,行走之时,犹如移动的山峦,沉稳,而有力量。 这是常年在山中和草原射猎,雨雪风霜中打熬出来的好身子骨,不幸中有大幸,他是捡到宝了。 …… …… 少年开始奔向他的猎物。 他射箭时动作果决狠辣,到是垂死的猎物跟前,手上的动作也是丝毫不慢,解下挂在腰下膝间的小刀,将挣命的黄羊一刀了账,等放干了血,又拔出羽箭,好生收在箭袋里头,做完这些之后,他这才伸手把黄羊尸体一拎,放在自己肩膀上,扛着便走。 这羊少说也一百来斤,他拎起便走,力气之大,也实在令人咋舌。 走动之时,筋rou盘结鼓起,明显能看的出来,这一身灰黑色的短褐紧紧贴在身上,似乎要爆裂开来。 黑灰色的短褐上还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补丁,看的出来,少年家境不宽裕,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穷困。 不过,衣服虽破,却是浆洗的干干净净,说明少年在家中有人照顾起居衣物,不至于穷困潦倒之余,又复肮脏邋遢。 狩猎的地方距离家中不近,少年扛着一头黄羊,疾步如飞。 犹如一头猎豹,得手之后,立刻狂飙远遁。 他的身形隐藏在长草之中,时不时的还停下来观察着远方的情形,还好,有惊无险,有几股骑马的匈奴人路过,但都隔的很远,并没有看到藏迹于草从中的汉家少年郎。 一路上全是平坦的草原,等走走停停两个时辰以后,才出现稀疏的灌木从和坡地,隐约可以看到一幢幢茅草结顶的民居……少年知道就要到家,鼓一鼓劲,虽然是上坡,不过走的却更快了。 …… …… 背黄羊而行的少年名叫刘岩,所居之处是雁门郡的极北之地。 刘岩少年丧父,家中只有老母在堂,靠着几亩薄田和帮人浆洗衣物,辛辛苦苦将刘岩带大。好在,少年无病无灾平安长大,到今年已经十七岁,贵人之家已经可以加冠元服,娶妻生子了。 但刘岩家中实在贫苦,自给自足都是困难,每到寒冬,青黄不接之时,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过日子,御寒的被褥衣服也很少,并州塞外,经常过了夏就是寒冬,数月间积雪不融也是有的,此时趁着野物吃了一春,到夏季开始肥美的时候,多打一些,积储些rou,鞣了皮子换钱,以备寒冬。 今天刘岩运气好,在潜藏的地方等着一头肥大黄羊,一箭将它了账,算来除了腌制一些rou块留着自己吃,卖了皮子和剩下的rou,最少也能落个一千多文钱,一石糙米三百钱,省着些吃,也够娘儿俩吃上两月了。 往年不必这么潜藏行踪的打猎,夏秋之交时,草原上到处都是野兽,獐子、兔子、野鸡、大雁、黄羊,应有尽有,少年能骑射之后,冬天就没有断过rou食和皮子。 但现在不行了,匈奴人越来越凶恶,原是客人,现在竟是反客为主。 光和四年十二月,这些匈奴人和鲜卑人一起抢劫五原、云中、定襄和雁门诸郡,抢了大汉边郡多少财帛,又杀了多少人,掠走了多少丁口! 待抢完了杀完了,却又号称对大汉效忠,请皇帝宽恕,愿再为大汉忠臣孝子……这变脸的戏法,老百姓都知道信不得,但是对上,却是屡试不爽! 至于平时小打小闹的烧杀劫掠,更属平常,就算是边郡官府,也常被攻打,边郡各地已经习惯,不当回事了。 雁门北制匈奴、鲜卑,郡内还有乌恒也经常闹事,虽然不比西河、朔方、五原已经等于落入胡人之手,但局面也好不到哪去。 时局这么坏,又知道将来还会更坏,所以少年丝毫没有大手大脚花钱的想法,家中只有他和老母在,他父亲一族又是从东海厚丘犯法被迁来的刑徒后人,母亲一族也是小族,没有什么助力可言。 没有宗族依靠,生活自是更加艰难。 但刘岩却是抬高了头,昂然直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