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设计离间 (第1/3页)
于刘宇这个常识上素来糊涂的君主,郭嘉也不好说什给孩子起名字的事情,底下的升斗小民大概不是很清楚,但当年与儒学大家坐论经典而成为忘年之交的,被称许为文武双全的刘元瞻竟然连这种基本的东西都不知道,那就真是让人难以置信了。不过人家刘宇既然不耻下问了,郭嘉当然不能不回答,于是便向刘宇详细的解说了起来。 自西周春秋以来,中国人的名字起法就不断的在完善,所谓的“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说:“幼名、冠字。”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表字便代表了家庭长辈对后辈自立后的期望。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礼,也要取字,供朋友称呼。 起名的学问,在春秋时代最终发展成为一门学问。尤其是社会上层家族中为后辈起名的话,所要遵循的规则要更多一些。春秋时代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为后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句话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 同时。他也提出起名时要注意规避的地方,也就是“七不”,也就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当然,到了战国时期,部分官员家族为了起名方便,便统一在中为男孩捡取名字,而在中选字为女孩取名。不过像刘宇这样身份地人,他的孩子起名的话,却要更加斟酌。不是简单的一本书能决定的! 郭嘉滔滔不绝的说了半天,把刘宇听得头晕脑胀,而这些还只是为孩子取名的总则而已,至于如何具体的取名。取字,却还一点都没有涉及道,看着郭嘉还要接着往下说,刘宇连忙摆手打住道:“行了奉孝。没想到起个名字都这么费劲。、这样吧,我对这些事情并不是很在行,你和三省的长官,都可说是饱学之士。于经典文章自然是精熟,所以就由你们来拟出一些名字,待清晓和>|u挑选适合的名字吧!” 话说的好听。说白了就是他自己没信心能够取个好名字。结果把这个麻烦事儿扔给了手下的官员,要知道。这个差事可不是什么轻松地差事,虽然是个小小的名字,但用这个名字的,几十年之后没准就是一国之君了,万一到时候新君一时心血来潮,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好听了,想起给自己起名字地那些人,一个不高兴,来个秋后算账,试问有谁能够担待的起!不过刘宇这个人一旦决定的事情,基本上,是无法被推翻的,所以郭嘉也只好把这个麻烦事担待下来,去集思广益了。 接下来地近半个月时间里,整个益州上下可说是忙成了一团,先是在上庸掌理军务的太守张超之子镇东将军张林被改任为益南都督,统领益州南部六州大小军政要务。同时,传令将原蛮王瓦突利即刻押解至成都,关押于刑部天牢,等待刘宇奏报朝廷走个形式之后,便定罪问斩。瓦突利被解往成都待罪,南中蛮王之位虚悬,鉴于现在南中各大部族还不是完全能够接受汉人饿完全统治,所以刘宇便传令任命孟氏家族长子孟节为节制南中各部大统领,并请旨加封其为新任蛮王。这个请旨本就是个表面形式,可以说,孟节成为南中蛮王这件事已经是定论了。 表面看来,南中地区在名义上还是由他们的蛮王统领,但实际上,这南中蛮王地称号,一直以来都是由南中各族自己挑选出来地,从未受汉家朝廷管束,可以说,是完全独立自主地内政,在那种情况下选出的蛮王,可以说是南中各部独立于汉家朝廷地一个象征。但这次不一样,首先是瓦突利这个前任蛮王要受到汉朝律法的处置,第二就是孟节这个新任的蛮王虽然也是各部族所共同信服的,但他的蛮王称号,却是刘宇以汉王朝朝廷的名义册封的,也就是说,从这次开始,整个南中已经由表及里全部成为汉朝的附属,接受大汉官方,实际上也就是是刘宇集团的领导了。 这些是军事与部分人事任命,另外,主公刘宇的两个夫人都有了身孕的消息也同时传遍了益州各级郡县,因为刘宇已经下令,让汉中留守,已经晋封为讨逆将军的张辽派遣五千人马,护送蔡>=而南中那边,在张林到任之后,便由刘、张郃统领五万征南大军护送孙琳回转成都。这两路护送人马要想安安稳稳,舒舒服服的将两位夫人送回成都,自然少不了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所以益州小主人就要诞生的消息,就传遍整个益州了。 这个消息所引起的轰动之巨大,出乎刘宇的预料,几天的时间,从益州各地送来的恭贺奏疏,几乎淹没了临洮县衙,而益州周边的几个势力,比如荆州刘表,兖州曹cao,甚至现在还和益州兵戎相见的关中董卓,在得到了消息之后,也都在第一时间准备了礼物,派遣使者进入益州道贺。因为刘宇还在临洮前线,所以这些使者都统一由成都礼部进行招待。 不过,来自长安的一封所谓的祝贺文书,让刘宇开始不得不关注起如今长安朝堂上的变故。其实如果不是南中地区地军事行动,益州的军事目标应该是关中的董卓势力。因为当时董卓刚刚和关东诸侯血战一场,元气大伤 益州趁虚而入,攻入关中的话,董卓恐怕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