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男才女貌_第八十七章 权力争夺的序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权力争夺的序幕 (第1/3页)

    就如同贾诩所预料的,益州的兵马一个也没有追上来,那一万人马都被刘宇下令去长安西城扑灭大火,救助百姓了。就算知道自己的这个命令有可能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但刘宇依然还是下达了这样的命令,这也就是贾诩的高明之处,他虽然没有见过刘宇,这次也是和刘宇第一次正面交锋,但他对刘宇的了解却是很到位,刘宇确实是不忍看到这些平民百姓无辜受到战火的波及。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安的地位。

    长安和洛阳,从西汉到东汉的四百年中都是大汉帝国的两个都城,如今洛阳已经被董卓一把火烧光了,作为大汉王朝最后剩下的这一个都城,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它再被烧毁了。更何况,刘宇这次确实是打算呆在长安不走了,成都虽然号称天府之国,但蜀中的道路实在是让人感到头疼,所以益州可以作为大后方,作为战略物资基地,但绝对不适合作为控制全局的权利中枢。长安就不一样,在刘宇的心中,日后他如果能够大功告成,建立起自己的王朝的话,长安应该就是帝都的候选地点之一,这么重要的城池,加紧时间增筑还来不及,怎么能让它再被烧掉呢。

    李从长安离开会到哪里去,刘宇心里有数,距离长安最近而且最坚固的城池就是董卓当年兴建地新城坞了。而且刘宇也不准备对坞进行攻击。他手底下地这一万人确实是不适合进行攻城战,没有攻城器械不说,就算是有攻城器械,刘宇也是无力分身,毕竟在长安同样也有着大量的事情要做,比如说对城卫军还有皇城卫军的重新编制。对长安附近散兵游勇们的聚拢以及重新编制,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些兵马再被重新编制时,长安城的防御以及治安!

    这些事情都是必须要马上进行处理地,只有将这些事情处理妥当,刘宇才能真正的将长安城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至于说逃到坞的李军队,刘宇也没有任何的必要费心。如果李够聪明的话。他应该不会在坞停留太长的时间,在第一时间召回樊稠地八万大军之后,相信他们会马上离开长安地区,另寻他处投奔。

    刘宇能够做出这样地预测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在武功还有益州的二十万大军在不断的向长安逼近,那可是真正的益州精锐,近战、远战,野战各类兵种一应俱全,同时装备了全部的攻城器械。这样的大军根本就不是坞这样的城池能够防御的了地,现在贾诩既然还在李的军中,那为了他自己的性命着想,他一定会力劝李到别处暂避风头的。至于说他们最终会躲到什么地方去,那就不是刘宇能猜到的了。不过想来日后还是免不了一场麻烦。

    整顿长安兵马地事情。虽然看起来是不少,但刘宇倒也不用亲自动手。他这次带来地张辽、高顺还有徐盛三个人都是具有极高统帅才能的将领,这些事情交给他们去办,是绰绰有余了。整编长安皇城卫军地事情由高顺带着三千陷阵营的兵士办理,皇城卫军是皇帝的卫戍部队,战斗力虽然不见得怎么样,但身份却是很敏感,保护皇帝的卫队,应该是只对皇帝忠诚才行,如果被臣属所控制的话,那皇帝的安全可就难以有保障了。

    所以凡是想要成为权臣的人,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将皇城卫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他们同样要掌握好一个尺度,免得到时候让皇帝太过难堪。这一次皇城卫军之所以会听从刘协的调配,拼死守卫皇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初董卓被王允还有吕布杀死之后,皇城卫军落到了王允的手中,而王允怎么说也算是汉室的一个忠臣,所以他统领的皇城卫军都被灌输了一定要听从皇帝指挥,要保护好皇城的思想,正因如此,这些禁卫军才全力保卫内城到现在。

    不过刘宇并不想成为一个权臣,权臣的权利再大,也不过是臣属而已,刘宇不希望有个人总是在自己的头上压着自己,所以,如何才能将刘协从长安赶走,让他回到洛阳那个东汉旧都中去,已经成了刘宇日程上最首要的事情了。刘协如果走了,这长安的皇城当然不能没有人防守,所以刘宇需要将皇城卫军收编过来,补充自己的军力,当然,这个补充也不是毫无原则的,高顺的陷阵营自然有他们自己的练兵方法,到时候将皇城卫军当中的精锐挑选出来就是了。

    至于说长安城的防卫,则是交给徐盛的三千血甲军,徐盛手下的这些人马可是刘宇所有兵马之中最为大公无私的,既然这些人当初选择加入血甲军,那么就说明他们已经做好了随时可能丧命的准备,而有资格申请加入血甲军的,则是刘宇军中那些身经百战的精锐士兵,这样的一支铁血兵团,让他们去对付那些还残存在长安的豪族是再合适不过了。

    张辽和他的手下则被委派去收编长安城中的城卫军,还有在这段时间之中被打散,还游荡在长安城附近山地野地中的那些散兵游勇们。张辽是这次刘宇带来的三个将领之中统率能力最强的人,同时也是在领兵方面心思最细腻的人,那些已经被打散的散兵游勇,不论是精神上还是士气上都陷入了异地低谷,对于这样一批人,如果任用得当的话,那就能再次成为能够战斗的战士,但如果无法将他们的士气鼓舞起来,就算能够将他们再次聚拢,到时候也没有用处。

    刘宇在城下忙着调兵遣将。而城头上地汉献帝刘协也是兴奋不已。说实在地。刚才刘协在听了王越的话之后虽然在表面上好像真的已经相信刘宇会打出一场胜仗,但在他的内心之中,却一直都对这种情况表示怀疑,而且是十分的怀疑,诚然,他也认为刘宇是个能够不断的创造出奇迹地人。但刚才的那种形势,实在是太让人感到担心了。

    不过这一切都已经过去,刘宇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而刘协也不用再提心吊胆的担心自己会落到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手中了。“来人,打开宫门,朕要亲自出城去迎接皇叔进宫!”刘协一边向身旁的侍从高喊着,一边急匆匆的向城下走去。但还没等他走出几步。一个人忽然出现在他地身前,挡住了他地去路。刘协被这个人的突然出现弄得心中一跳,连忙定睛看时,原来是现任的太傅马日。“太傅,你挡在朕的身前做什么?”刘协的语气中有些不高兴,在刘宇胜利的那一刻,刘协认为自己终于能够成为真正的皇帝了,毕竟刘宇是汉室宗亲,他总不会迫害自己的后辈吧!

    既然有了这种想法。刘协那种一直被压抑着的那种身为皇帝地感觉在不断的抬头,他开始初步品尝到那作为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利的味道,而现在,马日这种违逆自己地行为,当然让刘协感到十分地不高兴。看着刘协那有些不快的脸色。马日倒是没怎么感到害怕。刘协就算是在怎么想要做出一副威严地样子,他终究也不过是一个小孩子而已。而且还是一个从来没有过什么皇帝威严的孩子,对于马日这种久历官场的人来说,自然不会产生什么压迫感。

    “陛下,微臣以为陛下亲自出城去迎接蜀王进宫,实在是有违礼制,还请陛下收回成命。”马日虽然低着头,但语气中却缺少了一点尊敬,不过刘协这个时候也没有听出来,他现在只觉得自己很生气,“太傅,皇叔远道而来到长安来救朕,又亲自打退了李那一班叛逆,更何况,皇叔本就是朕的长辈,当初又曾是朕的师长,于情于理朕都应该亲自出去迎接皇叔,何来有违礼制之说!太傅速速退开,再不必多言。”

    刘协不想再和马日多说,但马日并没有想要改变自己主意的意思,相反的,又有一个人从旁边闪身出来,来到马日的身边跪下,刘协心中越加的恼火,不过当他看清楚跪在地上的是谁之后,他的心中也不紧有些惊讶,原来新出来的这个人正是当朝的太尉黄琬。刘协到底是在董卓的威压之下呆的时间太长,这时一见到当朝三公中的两个都出来反对自己出迎刘宇,他的态度顿时就软化下来,勉强的挤出一个笑容说道:“黄卿家,难道你也认为朕有违礼制?”

    黄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