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借调市局_第126章 青龙山探险 (第2/2页)
出去,滚到了张教授的脚底下。诶,这是什么东西,张教授毕竟年纪大一点,视力恢复没那么快,定了定神,啊,这不是龟趺的头吗? “啊,这是龟趺啊,小心,小心,大家都帮我仔细盯着,看看有没有石头碑刻之类的东西?” “龟趺,什么东东?”邓勇不解,照着这个发音问。 “龟趺啊,又叫赑屃等,在我们汉族的神话中里,龙生九子,它呢,排行第六。貌似龟,好负重,有齿,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它的背上也总是负以重物,所以多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墙头的装饰,属灵禽祥兽。简单说吧,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碑下的龟形石座。” 哦,这么一解释大家都明白了,明孝陵里这些东西多了,以往大家都以为是乌龟,原来这玩意叫龟趺。 除龟趺外,从这个山腰向南通往山下的路上,需要跨过一道水沟,上面有一块长方形青石搭成的跳板。 苏怡这次小心了,轻轻地牵着若兰的小手,跨了上去。 这块石头外形让鱼头联想到了碑刻,上面被雨水冲洗,人来回踩踏,已经行成一层包浆,表面光滑无纹。朝下的一面,鱼头趴下去,简单摸索后感觉也无文字,也许是多心了。 这一块密林里,散落着多件古代和尚墓塔的构件,不远处还有一个石刻龟趺,这些墓塔属于谁,又和哪座寺庙有关系呢? “这是一座塔林,是我们最近爬青龙山时无意中发现的!”张教授在“青龙山传奇2,天宁寺再现”里是主角,他介绍说,这一个山头叫黄龙山,这批构件就散落在黄龙山西南山麓的树林里,附近还有几口小水塘和一条山涧,山涧那边就是溶洞的入口发现处。
这些石构件有正方形的、长方形的,还有圆锥形的。 张教授对佛教文物比较了解,他很快认出这些构件都是古代僧人墓塔的组成部分。墓塔,又称为“僧塔”,是供奉和安置僧人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的佛塔,一般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构成。墓塔又分为亭阁式、覆钵式等多种类型。 这批墓塔构件是宋代文物,是文物新发现,很可能与一座已经消失了数百年的古刹——天宁寺有关。 “墓塔是分段雕刻的,然后组合在一起,如果被毁,一般都散落成三个部分,如果构件完整,组合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张教授说。 张教授给记者提供的图片显示,这些墓塔构件大部分都较完整,上面有狮子滚绣球纹、覆莲纹、云纹等多种精美的花纹。 在墓塔构件不远处,四周散布着青石条,张教授说,“按照这种结构,很可能这地下还有一处墓圹,规模更大,应该有墓塔的地宫。” 另外,现场还发现了一个石龟趺,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驮碑乌龟”。石碑早已经不见了踪影,石龟身上还留有放石碑的槽。张教授说,根据石龟颈部的纹饰判断,这也是一个宋代文物。 按照这个铭文信息,透露了这里是一座失踪已久的千年古刹,“天宁寺”。 很多人都知道少林寺塔林,里面放置了历朝历代少林寺僧人的墓塔。 张教授说,古代寺庙旁边,往往会设置塔林,密布寺庙历代圆寂的僧人的墓塔。 因此,黄龙山西南麓山林出现了这些墓塔残件,说明附近曾有过一座寺庙。 张教授试图从现场残存的墓塔塔身上寻找线索,因为墓塔上铭刻僧人的身份信息。 在一件塔身上,张教授读出了这样的文字“临济第三十四世天宁霈庵澍和尚塔”。 “临济”,是指临济宗,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张教授说,“天宁”,可能是寺庙的名字,说明该塔林所属的寺庙叫做“天宁寺”。 “天宁”,是寺庙的常用名字,苏江省内扬州、龙城、通州都有天宁寺,都是历史悠久的古刹,但金陵历史上有没有天宁寺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