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初入军营 (第2/4页)
政治学习很重要,毛主席他老人家说“政治是生命!”读完后,每个人都对照自己作了发言,屈班长对这次学习非常满意! 走进食堂吃晚饭,看着满筐的大饼子,大家都没有任何胃口,在凳子上坐着,谁也不想上前,只有李洪才一人在小米粥桶前鼓捣着。 一会儿,李洪才捧着,一大碗小米粥走了来了,只见他碗里全是小米。 “怎么?今天的小米粥稠啦?” “没有,老样子!” “那你怎么……” 李洪才翻了翻白眼,“要不要我教你们八字真诀?” “你说!你说!” “贴边沉底,轻捞慢起。”李洪才指着他们说。 在大家一片茫然的目光中,李洪才拿起喝完了粥的空碗,又去施展他的八字真决了。 “啊?”大家一下子全明白了,全都拿着碗,围着那个小米粥桶,干着“贴边沉底,轻捞慢起”的活计。 “你们还让不让人吃饭啦?” 上海兵们突然清醒,回身一看,周围围着十几个老兵,都手里拿着空碗,看来是等了有一会儿了。 上海兵们只得让在了旁边,让那些老兵盛完了。他们再上去,“贴边沉底、轻捞慢起”。以后这便成了上海兵的习惯,他们都拒绝吃苞米面大饼子,每当吃苞米面大饼子时,他们就“贴边沉底,轻捞慢起。” 屈班长是六一年兵,他们这批沈阳兵一共是五个,因此他有四个哥们。谁知他们五个哥们,就像十八罗汉一样,个个截然不同。第三天晚饭后,那四个哥们相约一起,来到了屈班长带领的新兵班。 老大马士英长着一张长长的脸,既不英俊,又不猥琐,但很高傲,一付居高临下的神态。他是一内科的医生。 老二叫赵连营,长着一张圆脸,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做人做事从不认真,但是很哥们,很讲义气。他是二外科的医生。 老四叫杨遇春,这人的长相就是那种,扔到人堆里找也找不到的,那个样子,但他两个大门牙又宽又长,一直伸到了下嘴唇的上部。尽管他不时地抿着嘴,但仅仅是欲盖弥彰而已。他是五官科的医生。 老五叫刘长喜,这人不错,脸上总是乐呵呵的,待人很和气。因此他是唯一一个,没被上海兵们起外号的,班长的哥们。他是口腔科的医生。屈班长也是二外科的医生。 “当了兵就应当知道,当新兵的诀窍,得多学学我们,这些老兵的!”马士英得意地指导着。 “那是什么诀窍呢?”羊希和问道。 “这个你们得一点一点地学,你们多学学他。”马士英指着赵连营。 “对,你们想知道什么,尽管找我,我就住在前面那排房子,二楼的最后一套公寓里。”赵连营拍着胸脯。 “怎么样?你们看我们这些,老大哥们不赖吧!”杨遇春翘了翘大拇指。 李洪才看着他,心想:“得给他起个‘二鬼把门’的外号。”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马士英指着赵连营。 “你看老赵家,孤胆赵子龙,赵匡胤一根杆棒打下了八十二座军州。老杨家,那不用我说了,北宋杨家将。喜子更不用说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那屈班长呢?”李洪才问。 “你过没过过端午节,那是为谁过的?”马士英问道。 “你们东北应当不过端午节的吧?那是南方过的。”姬季远提出了疑问。 马士英懵了一懵。 “那你们老马家呢?”诸国平问道。 “我乃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马士英得意地说。 “青海三马,马步芳、马步英、马步青,也是你们老马家的吧?杀了好几万红军。”诸国平开始损他了。 “那你姓什么?” “我那个姓,就是挥泪斩了你祖宗的那个姓。”诸国平得意地扬起了下巴。 “他姓诸,诸葛亮的诸。”羊希和解释着。 马士英有些恼怒了,他忍了忍,指着李洪才:“你姓什么?” “唐朝的皇帝姓什么,我就姓什么。”李洪才逗笑着说。 “反正我们老马家,就是名人!”马士英恼羞成怒地说。 “您是叫马士英吧?”姬季远走了上来,他打算烧最后一把火,因为上海兵们对马士英很反感。 “是啊!” “您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 “这名字不好吗?” “不好,谁给您起的?”姬季远皱了皱眉头。 “这重要吗?” “重要!因为给您起名的那位,肯定没有读过南明史。” “什么意思?” “因为南明弘光朝的首辅,是个大jianian臣,就叫马士英。同您的名字一笔也不差。” 这下子马士英闷掉了,脸涨得通红,手指着姬季远:“你胡说!” “自己去看嘛!” 马士英调头就走了。 “你们干什么?把他弄成这个样子?”赵连营不满地说。 “他自己要比家谱,比不过就发怒,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诸国平两手一摊。 事情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可说,三个哥们打了个招呼也走了。 以后,赵连营、刘长喜、杨遇春,经常去上海兵宿舍坐坐、聊聊。上海兵们也常去,他们前排二楼的,公寓里坐坐、聊聊,彼此都很投缘。但马士英,却从此再也没有,搭理上海兵。半年后,听说他犯了纪律,把一个护士搞怀孕了,被医院处理回了沈阳。部队里是严禁士兵谈恋爱的,军官不禁止。但马士英是未婚先孕,同样是部队里严禁的。因此两个人同时被处理了。塔美哥的哥们就只剩下三个了。 每天晚饭后,这是自由活动时间。上海兵们都三三两两地到处玩,最多去的地方是接诊室。因为接诊室的金护士长,是六二年兵,是上海郊区入伍的。上海兵们老是去看病,顺便聊聊天。 晚饭后,也经常有老兵,来上海兵宿舍玩,女兵当然是不会来的,来的比较多的是药房的李药师,有外科的李医生。 李药师一来就缠着要学上海话。 “我来教您吧!”上海兵们围着李药师。 “那你先教我,‘到我家玩玩。’” “阿拉屋里白相相。”阿毛一本正经地教着。 “阿拉屋里不像样!”李药师生硬地学着,听得上海兵捧腹大笑,富方正连眼泪也笑出来了。 “是白相相。” “是啊,阿拉屋里不像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