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招行与建行的妙论 (第1/3页)
说起来,要把丽萍的父亲从铁路上调入省城的政府机关,可不是件容易事儿。 前些年,由于找关系、走后门、照顾领导亲属等方面的因素,许多政府机关都人满为患,机关各部门早已满员,要想再往机关里调人,没岗位安排呀! 现如今,要把张学儒调进省城的政府机关,就遇到了与许多政府机关相同的问题。 不过,世界上往往总会发生“瞌睡碰到枕头”的事情! 就在郝德胜接到王副市长的指示,让他“看看有没有办法把张丽萍的父亲调到省城来”的电话后,正在考虑怎么安排张学儒呢,嘿嘿,就有人告诉他说,“市城建局有位科员得了肝癌,听说是肝癌晚期”! 不言而喻,那位不幸患上肝癌的科员的岗位要出缺了! 得到讯息后,郝德胜立马行动,抓紧到铁路部门去查看张学儒的档案。 真是天如人意! 没想到张学儒就有这个福气:前面说过,当年他从农村插队调回铁路时,不是内定过作为干部对象培养吗?由于当时的干部部门工作认真,张学儒作为干部培养对象档案,现在还完好无损地保存在铁路局档案室中! 而且,张学儒当年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超育后,虽然没有得到单位的提拔,没有转到干部岗位上去,但他的人事档案中,关于干部对象培养的材料却完整无缺! 这就好办了! 几十年前的提干档案摆在那里,材料是经得起历史考察的呀! 眼下,只需要按照原有的干部档案,再按现行的干部提拔流程补办一下手续,张学儒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由工人转为干部了。 几经联系协商,加上省城与铁路局关系密切,张学儒调往市城建局任科员的人事通知,很快就签发打印了。 接着,通过铁路干部部门转发,张学儒的调令没两天就到了县城车站。 大家知道,我们的老祖宗曾经有句话说: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 可是,偏偏这句话到了张家就不灵验了! 为什么说不灵验? 你看,张丽萍参加全运会夺得了女子跳水冠军,这是一“福”吧? 张丽萍从县城调到省城,而且正式解决了工作问题,这是二“福”吧? 现在,张学儒又从县城火车站调入了省城的城建局,而且由工作转为干部了,这是三“福”吧? 最让人羡慕的,是张家接踵而至还有第四“福”呢! 第四“福”是什么? 原来,就在张学儒调到市城建局的当口,正好市政府刚刚从开发商那里团购了一栋员工宿舍楼。 而市政府机关的后勤、生活福利等具体工作,又是郝德胜分管的职责范畴! 有了这样的便当,那还不是搂草打兔子——顺手就给张学儒留出一套? 虽说郝德胜为张学儒留的这套商品房是在一楼,春夏季节容易返潮,机关其他干部是不喜欢的。 但张学儒不一样啊,张学儒刚从县城调到省城,碰巧就有了这套房子! 而且张家经济条件也不宽裕,买一楼的房子价格便宜,正好在张学的经济条件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因此,张学儒就举全家之力,先付了首付。 再向银行办理七成贷款,就把房子给买下来了。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到前面话题上去,对张家来说,是不是“祸不单行,福无双至”那句话就不灵验了? 对张家来说,那句话是否可改作: “祸无踪影,福有四喜”了? 张家搬家这天,从来都是平静如水的小小的县城火车站,这下可是空前的闹忙了! 站长亲自为张学儒联系了一部卡车,组织十多名车站休班职工,抬的抬,搬的搬,提的提,扛的扛,三下五除二,就把张家所有家具细软统统搬上了汽车。 接着,汽车直接开进车站货场,休班职工又齐心协力,将汽车上的家具细软小心地卸下来,一件件整齐有序地装上一节特意为张学儒搬家申请的火车皮。 然后,人们就簇拥着张学儒,闹闹哄哄地来到了客车停靠的站台上。 乘着张学儒家人在站台等车的时间,车站同事包括车站的家属们,围着张学儒全家,一口一个“张师付”、“张领导”、“张师母”地叫着,直叫得张学儒心花怒放,连续不断地给大家散烟,半小时左右,一条香烟就散得差不多了。 开往省城的火车进站后,车站职工、家属们又簇拥着张学儒家人送上火车,不断地叮嘱张家的人:“要记着我们啊,不要到了省城就不回来了!” 直到开车了,站台上还聚满车站送别的职工、家属。 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这是在送一位多大的中央领导呢! “张师付再见!” “张师母再见!” “丽萍再见!” “别忘了常回来看看!” 列车开动后,站台上的人们依依不舍地跟在列车旁边行走,不断向张学儒一家乘坐的车厢窗口挥手告别。 令人奇怪的是,那位张学儒家的邻居、曾经与张家几番红脸几番吵架的客运员杨淑芳,居然也挤在欢送的人群中,而且还不断地抢占在人群的前列。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听说张学儒也调到省城去了;而且,张家全家人第二天就要启程去省城了。昨天晚上,站长专门提了四瓶“茅台”酒来到张家。 他对张学儒说,我们在一起共事了几十年,现在陡然要分手了,心里真是难分难舍。今天特意来送几瓶“茅台”,聊表同事多年的心意。 张学儒满心欢喜、满脸得意,嘻嘻哈哈地与站长寒喧着客套,说话间就把站长送的茅台酒笑纳了。 因为站长上次就对他说过,站长的儿子与省城一家宾馆的某女服务员恋爱了,因为户口迁不过去,女方母亲一直不同意小两口结婚。 张学儒知道站长今天来送茅台酒的意思,所以笑纳站长的礼物毫不心虚。 果然,站长临走时,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张学儒拜托:“我儿子的户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