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长恨歌_第三十二章 招行与建行的妙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招行与建行的妙论 (第2/3页)

问题,今后就完全仰仗你啦!”

    “好说,好说。你儿子不就跟我儿子一样?我会当自己的事来办的!”

    张学儒满口答应,就象现在当了市长一般。

    世态炎凉,变化如此之大,连张学儒自己都不敢相信了。

    张学儒清楚地记得,去年春节前,他按照车站职工家属多年形成的习惯,专程去站长家送礼,送的是两瓶52度的“四特东方韵”白酒、一条“芙蓉王”香烟。

    站长好象嫌档次低,皱着眉头推辞了几回,最后才勉强收下。

    今天呢?

    居然是站长给我来送礼了!

    而且送的是世界著名的国酒“茅台”!

    太阳从西边出来喽!

    张学儒这时才真正体会到:

    在这个社会上生活,一个人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啊!

    同时,他也明显感觉到了,自己和全家的生活,今后将充满灿烂阳光了!

    还是在昨天晚上,站长走后,最让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什么事情?

    原来,对面邻居、也是多年的冤家杨淑芳,居然也带着礼物到张家登门拜访了!

    杨淑芳拿来几盒精致的广东蜜饯、糖果,还有两条软包装“中华”香烟。

    一个多次与自家吵过、闹过的邻居,一个车站有名的“母老虎”、“母夜叉”,今天怎么到我家来送礼了?

    她、她哪根神经搭错了?

    这回,张学儒是真正感到大跌眼镜了!

    来到张家,杨淑芳在上回郝德胜主任造访张家时坐过的凳子上坐下,先是客套了几句,然后就向张家老俩口道歉了:“张师付,张师母,你看,我们在一起邻居多年,我这人脾气不好,性子急躁,过去有许多做得不当的地方,你们二老量大胸宽,对我以往做错的地方,可要多担待哟!”

    “咳,没事没事,大家都在一个单位工作,既是同事,又是邻居,锅碗瓢勺哪能不磕磕碰碰呢?”

    听到杨淑芳主动作自我检查了,张学儒便以大人为计小从过、“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概,向杨淑芳表示了谅解与宽容。

    古话说,“人之将死,其心也善”。

    张学儒现在则是:“人逢喜事,其心也善”!

    在确认张家老俩口原谅了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和小孩子脾气”后,杨淑芳不无羡慕地与开始与张学儒侃上了。

    “张师父,要我说呀,现在还是生女儿好哇!”

    在侃大山之前,杨淑芳首先对生男养女作了个判断,而且还特意朝静坐在旁的张丽萍望了一眼。

    “嗨,生女儿有什么好处?人家都说,生女儿是生赔钱货,是替别人做嫁衣裳!”

    张学儒明知杨淑芳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他装作没听懂,言不由衷地嗬嗬笑答。

    “不,张师付,怎么能说养女儿是赔钱货呢?你那是老观念啦!人家现在都说,生女儿就是生招商银行!”

    杨淑芳并不管张学儒装不装傻,只管按自己的思路笑吟吟地说。

    “生招商银行?这话怎么讲?”

    这回,张学儒是真的不理解地望着杨淑芳。

    “招商银行不知道吗?就是为你家招财进宝呗!”

    杨淑芳得意地吃吃笑道,“你想想看,谁家生了女儿,将来找女婿时,女婿不得给老丈人送聘金、送彩礼吗?现在这年头,没个十万、八万的礼金,谁会把闺女嫁出去?这还说的是我们这种小地方。如果在省城啊,没个三、五十万礼金,只怕女婿连丈母娘的门都不敢进哪!”

    “哦,你是这么分析的呀?那我们一把屎一把尿地将女儿养大,可不止花十万、八万呀!”

    张学儒觉得杨淑芳的话题有些意思,便也笑着跟她搭讪。

    “我还没说完呢,张师付,”

    杨淑芳继续刚才的话题一本正经地说:

    “你看哈,女儿结婚后,女婿每年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一年三节吧,哪个节日不要给老丈人送礼?哪次送礼少得了万儿八千?如果碰上当官的人家,或者是有钱的土豪,没个三万五万的,他进得了门吗?所以人家说呀,现在养女儿等于是买了优质股,她可以不断地给你分红,不断地给你送钱、送礼,让父母一辈子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呵呵,那敢情好,那敢情好!来来,小杨,请喝茶。”

    张学儒觉得杨淑芳说得有理,便客气地请她喝茶。

    同时,张学儒自己也端起茶杯抿了两口,开心地笑道:“不过哇,依我的观点讲嘛,我还是认为生男孩子好。”

    “你说男孩子好?男孩子好在哪呢?”

    杨淑芳见张学儒与自己聊得开心了,这正是她所希望的效果,便索性畅开来聊,借机也好与张老头多套套近乎。

    “男孩子当然好啦!”

    果然,张学儒看杨淑芳与自己聊开了,一时高兴,早把以往的过节丢到后脑勺去了。

    “你看哈,”

    张学儒打开话匣子说:

    “首先,男孩子可以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对吧?这个不多说了。其次呢,男孩子长大后,可以把别人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娶回家,白赚一个媳妇啊!第三呢,谁家过日子都不敢说没个意外,一旦家里有了大事,最后还得靠儿子处理!你说对不对?”

    “嗨,张师付,你说的都是从前的事啦!”

    杨淑芳笑嗬嗬地接过张学儒的话说:

    “咱们公平地说吧,你自己看,现在有几个儿子是有良心的?一年到头吭哧吭哧赚两个钱,不够他送丈母娘呢!至于传宗接代嘛,不过是说说而已。现在生了儿子,跟父姓跟母姓都无所谓,甚至不跟父母姓的都很多了,还谈什么传宗接代?姓名嘛,不过是一个人的符号罢了。别,你先别插嘴,你让我把话说完好吗?”

    杨淑芳见张学儒要插嘴,微笑着朝他摆摆手,继续说:

    “现在的很多男孩子呀,长大了不但不会赚个媳妇回家,反过来还要‘嫁出去’,还会成为丈人家的倒插门女婿!你去看看现在的小夫妻吧,看看小俩口是上娘家多,还是上婆家多?肯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