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招行与建行的妙论 (第3/3页)
是上娘家的多嘛!现在连过年回家都是先往娘家去了。没听说吗?”
杨淑芳说到这里喘了口气,端起茶杯喝一口茶,接着说: “现在上海的丈母娘找女婿时,首要的条件就是,一年三节必须回丈母娘家里过!当然,儿子、儿媳也有回婆家多的时候,什么时候?生孩子的时候!生了孩子会在婆家多住些日子,可那是回婆家来啃老呀!是回来让婆婆当免费保姆呀!是回来剥削上一代呀!你说说看,现在的小夫妻是不是这种情况?” 张学儒听完后,张了张口,欲言又止。 他若有所思地想了想大女儿和大女婿婚后的情况,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便不由得笑了起来。 “是这样吧?”杨淑芳见张学儒默认了自己的观点,便诡异地笑笑,接着又说: “所以呀,现在又有人说,养儿子是开建设银行!” “什么,开建设银行?这话又怎么讲?” 张学儒听杨淑芳突然又提到建设银行,真有点被她说得云里雾里了。 “当然是建设银行啦!”杨淑芳见老张被自己吊起了胃口,便得意地继续演讲: “你看哈,生了儿子要供他读书,是不?上了小学上中学,上完中学上大学,上完大学呢,很多孩子还要读研究生。这得投资多少钱?咱们先不说读研究生吧。就拿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孩子来说,工作后,赚两个工资要吃饭、要租房、要谈恋爱、要结婚、要生孩子。而且,现在结婚前,很多丈母娘还要女婿必须先买房买车。你说,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孩子,哪有那么多钱买房买车?还不是又要回家啃老吗?非得把老俩口的骨髓榨干不可!如果是读完大学再去读研究生,那种花费就更不敢算了!想想看,生下个儿子,别说享他们的福,这辈子你得天天为他花钱,天天给他当牛做马!你说,这生儿子不就跟搞基本建设一样吗?天天要往他们身上投资。如果他们真能成为建设银行倒也罢了,可是不行啊!银行投资后可以产生利息,到期了还可以收回本金;养儿子呢?却是只有往儿子身上投钱,永远没有回报,永远也收不回本金!你说,现在养儿子能够图啥?” “嗯,听你这么说嘛,倒也有些道理。” 听完杨淑芳的长篇大论后,张学儒嘿嘿地笑了起来。 “当然有道理啦!人家都说哇,这是硬道理呢!” 杨淑芳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继续说:“如果说到张师付的话,你家就是真正地生了个招商银行!” “我——?你怎么说到我家了?” 张学儒大约知道了杨淑芳这话的意思。 但他愿意听听对面这位过去的冤家,今天会怎样评价自家的命运,便故作疑惑地问。 “对呀!张师付,你看哈,你家女儿不但给你找了个好女婿。而且给你全家都带来了好运气!”杨淑芳呵呵地笑着回答。 前些天,杨淑芳从站长嘴里听说,张学儒的二女儿张丽萍,好像被省城哪位市长的儿子看上了!那时,她还有些半信半疑。 现在呢? 想不到这个一贯让自己瞧不起的张老头,居然也调到省城去了! 所以,杨淑芳现在完全相信站长的话不会错了: 张丽萍一定是被哪位高干的儿子看上了,张丽萍将要成为高干家的媳妇了! 有了这个信念,杨淑芳十分肯定地对张学儒说: “张师付,你女儿给你找的女婿,不但会给你源源不断地送钞票、送烟酒、送营养品,而且,你看,现在他们还没结婚呢,就把你这个老丈人调到省城去了!你说,你和张师母开的不是招商银行吗?依我看,你家开的招商银行,比招商银行还招商银行呀!” “呵呵、呵呵,承蒙夸奖,承蒙夸奖。来来,喝茶!” 听完杨淑芳的分析,张学儒想想好象是这么回事,便开心地嗬嗬大笑起来。边笑边请杨淑芳喝茶。 “爸,你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搬家呢!” 这时,张学儒的大女儿建萍听得不耐烦了,便从后屋走到前屋来提醒父亲。 “哦,对对,张师父,你们明天要搬家了。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吧?明天我再来送你们。” 看张建萍一脸不悦的表情,杨淑芳知道张家这位大女儿跟自己的过节还没有消除。 不过,现在她不想跟建萍计较了,也不愿跟她计较了,就赶紧知趣地起身告辞。 “哦,不再坐一会吗?唔,对了,今天这么晚来,你有什么事找我帮忙吧?” 张学儒看着杨淑芳送来的一桌子礼物,以及今天她对自己态度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估计八成是有事相求。 “不、不,没事,我没什么事。你们忙吧,张师付,明天见!张师母,再见——!” 杨淑芳满脸堆笑地出门了。 出门后,她还热情地回头向张学儒招呼: “张师付,去了省城,以后一定要常回来走走哟!” “哦,会的,会的!你慢走。”张学儒礼貌地回了杨淑芳一句。 杨淑芳笑吟吟地走了。 不过,杨淑芳今天为何而来? 为何来了还要送礼? 她不说,张老头确实搞不清楚。 其实呀,杨淑芳今天来张家拜访,对张学儒还真是有事相求呢! 原来,她那位在当营长的丈夫,马上就要从部队转业了。 杨淑芳希望丈夫转业后,能分到省城的政府机关工作,而且希望能分到一个好的岗位。 当然,她还有自己的愿望,她希望自己也能从这个小小的县城车站调到省城火车站去! 毕竟,这个县城车站实在是太偏僻、太落后、太没有时代气息了! 杨淑芳在这里早就呆腻了、呆烦了、呆够了! 不过,杨淑芳今晚还不想对张学儒说明自己的来意。 她是个有心计的人。 她要等到把自己和张家过去的裂痕完全修复,而且要等到两家关系完全融洽后,再向张学儒和盘托出心中的愿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